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

更新时间:2020-11-18 浏览次数:20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第46个世界环境日,中国确立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少开私家车,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B .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 .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变废为宝 D . 大量砍伐森林,作为燃料代替化石燃料
  •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干冰 B . 人呼出的气体 C . 好喝的雪碧 D . 清澈的湖水
  • 3.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熄灭酒精灯 C . 取用固体药品 D . 氧气验满
  • 4. 下列成语或诗句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抽丝剥茧 B . 百步穿杨 C . 铁杵磨成针 D . 朱门酒肉臭
  • 5. 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

    组成物质的元素不同

    D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A . A   B . B   C . C   D . D
  • 6. 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B . ①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 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 . ③的粒子符号为Mg
  • 7. 了解防灾减灾相关知识,有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 B . 图书、档案资料失火,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C . 为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D . 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 8. 豆浆被誉为“植物奶”,其中含有的异黄酮(化学式为C15H10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异黄酮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 . 异黄酮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 C . 异黄酮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D . 异黄酮由三种元素组成
  • 9. Cu、Zn分别放入其他三种金属X、Y、Z的化合物溶液中,反应后有无金属析出的情况如下表所示。则X、Y、Z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X的化合物溶液

    Y的化合物溶液

    Z的化合物溶液

    Cu

    Zn

    A . Y>X>Z B . X>Y>Z C . Z>X>Y D . Y>Z>X
  • 10. (2019·广东) 取一定量打磨后的铝片于某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错误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 11.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
    1. (1) 医疗抢救、 登山运动、潜水作业等都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
    2. (2) 铝合金是制造高铁、飞机的常用材料,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填“大”或“小”)。
    3. (3)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的反应为S+3C+2KNO3 K2S+3CO2 +X ,则X的化学式是
  • 12. 甲烷燃烧时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其中,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1. (1) A中物质的化学式为
    2. (2) 请在上图C中补画微观粒子示意图。
    3. (3) 上述变化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填“原子”或“分子”)。
    4. (4) 反应前后有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三、流程题
  • 13. 水是生命之源!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在生活中可用区分硬水和软水。
    3. (3) 图2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

      A步骤①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

      B 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④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D步骤②的目的是除去可溶性杂质

  • 14.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从含有Al2(SO4)3、CuSO4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设计流程如图:

    1. (1) I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溶液B中所含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3. (3) 过程I、Ⅱ中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均为
    4. (4) Ⅱ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
四、实验题
  • 15.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请回答:

    1. (1) 甲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在装置A和B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右端导气管口酒精灯的作用是
    2. (2) 乙实验中,将紫色石蕊浸泡过的小花一半烘干放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 (3) 下列关于丙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木炭

      C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消耗氧气,且生成固态的P2O5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 16.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一

    实验二

    1. (1) 实验一:

      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装置C、D是收集到的两瓶氧气,若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应选用的一瓶是(填字母);实验中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

    2. (2) 实验二:三天后,观察到序号为的试管中铁钉明显生锈。对照实验①和③,可知铁锈蚀与有关。
五、科学探究题
  • 17. 研究小组对“物质燃烧条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白磷着火点为40℃,普通棉花着火点为150℃。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U型管放有棉花,右侧棉花中裹有少量白磷。

    [实验步骤]I.检查装置气密性。

    Ⅱ.按图示标注,向装置内添加适量药品。

    Ⅲ.向装置b烧杯内加入10℃的冰水,打开K1 , 关闭K2 , 向U型管通入O2

    IV. ......

    V.按步骤IV操作后,观察到白磷及棉花燃烧,在燃烧过程中,关闭K1 , 打开K2 , 向U型管通入CO2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2. (2) 步骤Ⅲ中,观察到U型管内可燃物不燃烧,其原因是
    3. (3) 步骤IV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问题。

      ①操作1:关闭K1 , 打开K2 , 通入CO2至装置c中。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此操作目的是。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操作2:将装置b烧杯内的水换成80℃的热水。

      现象:

      ③操作3:(结合图中装置写出具体的操作过程)。

      现象:观察到U型管右端先产生白烟,片刻后U型管右端的棉花开始燃烧。

    4. (4) 步骤V中可观察到可燃物熄灭,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
六、计算题
  • 18. 向20g铜锌合金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固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 (1) 20g该合金中锌的质量为g。
    2. (2) 20g铜锌合金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