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

更新时间:2020-10-18 浏览次数:128 类型:月考试卷
一、句子默写
  • 1. 默写。

    ①有弟皆分散,。(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鸡声茅店月,。(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⑤《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⑥李白《行路难》(其一)中“”,表现了诗人对抱负终能实现的坚定信念。

    ⑦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表达了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二、名著阅读
  • 2.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后面小题

    (A)且说     ①     (A.蔡京  B.高俅  C.童贯)得做了殿帅府太尉,选择吉日良辰,去殿帅府里到任,所有一应合属公吏衙将,都军禁军,马步人等,尽来参拜,各呈手本,开报花名。殿帅一一点过,于内只欠一名八十万禁军教头      ②      (A.王进   B.林冲   C.武松)。半月之前,已有病状在官,患病未痊,不曾入衙门管事。殿帅大怒,喝道:“胡说!既有手本里呈来,却不是那厮抗拒官府,搪塞下官,此人即系推病在家,快与我拿来!”

    1. (1) ①处的人物是指()(填写序号)
    2. (2) ②处的人物是指()(填写序号)
    3. (3) 选文中殿帅认为“那厮抗拒官府,塘塞下官”的真正原因是(___________)
      A . 自己的干儿子曾被教头教训而怀恨在心 B . 教头没有给自己送“孝敬银子”而怀恨在心 C . 当年自己找教头的父亲比武却被打败而怀恨在心 (B)“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直甚么,要哥哥还!”遂去包裹里取出一绽十两银子放在桌上。
    4. (4) 句中的“洒家”指的是,“你”指的是,“洒家”借银子的目的是
三、综合性学习
  • 3. 大型朗读类真人秀节目《朗读者》在央视热播,每一期都带给观众们很多的感受和心得,每期的选题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九年级某班组织学生观看了相关视频,并组织了以“离别”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 (1) 央视《朗读者》第三期的主题是“选择”。下面这段话是这期节目开场白的节选。

      选择无处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海子的选择;“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司马迁的选择。

      请你以“离别”为主题,仿照上面的示例写出一段开场白中的一部分内容。

      人生难免离别:

    2. (2) 小明同学准备在活动中朗读一首关于“离别”的小诗,请你帮他完成相关问题。

      我们还是走上了离别的路,

      离别的心情和脚步同样沉重,

      或许,我们无需回

      带着喜盼的泪光更令人心痛

      悲欢离合本是人生的路。

      奋斗的脚步最终要迈向远方,

      勇往真前才是真正的人生,

      回首,今生路,

      抛开一切的一切,

      风雨无法阻挡的是今生的梦,

      纵然,再多的泪水,

      也只能默默的,默默的,

      带着祝福伴你到天涯。

      ①请你帮忙给诗中的两个汉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   回首(

      ②请你帮忙选择诗中划横线句,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风雨/无法阻挡的是今生的梦

      B.风雨无法阻挡的/是今生的梦

      C.风雨无法阻挡的是/今生的梦

      ③请你帮忙选出关于诗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情感语调最恰当一项是()。

      A.伤感   惆怅    B.不舍    振奋      C.慷慨    激昂

    3. (3) 下面是小华同学搜集整理的古人送别的习俗,请你根据诗句总结。

      ①李白的《菩萨蛮》词:“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根据诗句,我们可以得知古人有的习俗。

      ②戴叔伦的《送吕少府》诗:“深山古路无杨柳,折取桐花寄远人。”

      根据诗句,我们可以得知古人有的习俗。

      ③李白的《赠汪伦》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根据诗句,我们可以得知古人有的习俗。

四、现代文阅读
  • 4.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追梦意味着“专心用功”

    吴月

    ①“自古人生于世,须有一技之能。我辈既务斯业,便当专心用功。以后名扬四海,根据即在年轻。”今年春晚的戏曲节目一开场,小演员们在舞台上高声喊出这几句话。有网友说,在他们身上看到的真诚与努力,实在让人感动。

    ②这几句话源自著名京剧科班富连成的训词。戏曲行业有其特殊性,讲究科班出身、练童子功,但“以后名扬四海”所代表的美好期待,也是各行各业年轻人的共同憧憬。而不管具体的梦想是什么,追梦的路上总离不开“专心用功”。

    ③“专心”,便要认清并专注于自己的志业。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不管是校园里还是职场上,想要做到专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学生时,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要上课、泡图书馆,要做社团学生工作,又想多做几份不同类型的实习,还想做交换生去国外看看;进入职场,现在又流行做“斜杠青年”,上班时间是程序员,下班时间当作家,业余时间再做做摄影师……

    ④“自古人生于世,须有一技之能”,确认自己的热爱与核心竞争力,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所在,是专心于此的前提。广泛的尝试与探索,固然可以让生活丰富多彩,但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若想把一件事做成、做好,还是需要专心的力量。

    ⑤确认专心之处后,“用功”则是锤炼一技之能的不二法门。“你们既是入了这一门,就得研究这一门的学问。”这是富连成科班训词里的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戏曲演员技艺精湛背后所下的功夫自不必说。其实,下苦功夫、出好成果,在各行各业都是普遍的道理。

    ⑥电影《飞驰人生》中的一句台词说,一招必胜的“绝招”只有两个字——奉献,“把你的全部奉献给你所热爱的一切”。专心用功就是一种为理想的奉献,一如电影里的赛车手把刻苦练习奉献给赛场,一如春晚上戏曲演员们把汗水奉献给舞台。

    ⑦梁漱溟说,“一个人一生都有他的英雄时代,此即吾人的青年期。”专心用功,最好还要趁年轻时。“戒抛弃光阴”,是富连成科班训词“四戒”中的一条,劝导学生们“趁着这年纪练功夫,学本领”“千万不可把他抛弃了”,而这也正印证了“以后名扬四海,根据即在年轻”。

    ⑧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选择一份志业,为它专注用功,希望再过十年,我们也会感激今天的自己,“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1. (1) 本文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2. (2) 分析文中划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以及作用。
    3. (3) 第⑤段加点字“这”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
    4. (4)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当代年轻人如何才能做到“专心用功”。
    5. (5) 下列对文章结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5.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腕上茉莉

    ①去眉山参加文学活动,晚上,几位文友出去小聚,在岷江边且歌且舞,好不快活。

    ②这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位老太太,手里拿着一串白线。白线呈圆形,上面系着什么东西,走到前来,我们才发现,是茉莉花,新鲜的茉莉花。先生们,要苿莉花不?新鲜的苿莉花。你们男士为女士买一些呗。老太太的声音近乎哀求。卖花的!文友们几乎异口同声。男士们不乐意了,打算喊老板过来,怎么有卖花的窜进来,这无异于在大排档吃饭,被乞讨者摇着饭盒一样煞风景。

    ③老板来了,看了一眼老太太,悻悻地说,客人不要,就不要强行推销了。也许是看出了老太太面露难色,同行的一位女文友查了一下人头,买了十二串,她说,每人一串,女的臭美一下,男的克服一下中年老男人的油腻。

    ④我也领到了一串茉莉花。新鲜的茉莉花。远远的闻,丝毫没有任何味道,手腕移到鼻尖处,异香得很。这让人知道,在药材大市场买到的茉莉花近赝品。药材大市场里的茉莉花完全没有花香,相反,有的还有一种硫磺熏蒸过的异味,为了驱虫,可以长时间保存。

    ⑤那个卖花的老人走了,临走前还冲着女文友鞠了一躬,这一鞠躬,差点把那位女文友的眼泪给惹下来。

    ⑥这时候,饭店老板亲自来上菜,边说对不起,

    ⑦不好意思,一听口音,你们就是外地客人,让你们破费了,今天的花钱我来出。没事没事,女文友忙说,毕竟这么大年纪还出来卖花,实属不易。

    ⑧我脑海里再次浮现那位卖花老太太的样子,满头花白的头发,手指却很光滑,皮肤并不差,不像是出过力的样子。与我们同行的文友老张说,你看那老妇的手就知道,不是辛勤的劳动人民,分明是来骗钱的。饭店老板表情很严肃,打断了老张的话说,这位先生,你只说对了一半,她确实不是乡下劳作了一辈子的妇人,她是市二小的退休教师。但她绝不是什么骗子。

    ⑨我们一愣。饭店老板欲言又止,嗨!我索性告诉你们吧,老太太到饭店卖花是我默许的,这位老太太家里开着一个三分地的花圃,专卖茉莉。她原本生活殷实,拿着一笔不少的退休工资,可是,五年前,她的儿子突然离她而去。

    ⑩是事故,还是疾病?女文友问。是事故,老太太的儿子也是一位教师,到四川一个偏远山区去支教,据说那个山区小学很贫穷,老太太的儿子开着一辆越野车每周往返一次:拉着眉山的特产到支教的小学校去。他把工资全搭在了支教上,连自己的车子也疏于保养。一次,他再次拉着物资去往支教山区小学的时候,爆了胎。

    ⑪满桌文友陷入沉思,共同举杯满饮。那感觉像是在敬老太太的儿子。

    ⑫老板继续说,她的儿子走了以后,还有孙子在儿媳妇肚里没有出生,老太太生了一场大病,然后,卖了城市的房子,在郊区买了一处农家小院,院子里专门种茉莉来卖。一开始,我们以为老太太确实缺钱,后来才知道,老太太主动承担了儿子生前的重任,每个月用卖花的钱定时邮寄给山区那所小学。

    ⑬老张听到这里,风一样地刮出去,两分钟后,他冲回来了,嚎啕大哭,说,我专门去寻那老太太,打算买光她所有的茉莉,老太太却说,她不愿意一下子把茉莉卖给一个人,这样,其他顾客就闻不到茉莉花的香了

    ⑭次日返程,那串茉莉花即便已经干了,我却舍不得扔,我仔细看着一根棉线上串起来五六朵枯黄茉莉花,手工并不好,打了一个笨拙的结,绕了两圈,我却戴在腕上,归程的一路上,仍能嗅到隐隐的香气。

    1. (1) 文友们对老太太的态度和情感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内容。

    2. (2) 说说本文以“腕上茉莉”为题的作用。
    3. (3) 第④段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4. (4) 谈谈第⑤段中老太太鞠躬,为什么差点把女文友的眼泪给惹下来?
    5. (5) 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划线句。
    6. (6) 结尾说返程时茉莉花已经枯黄,“我”为什么仍能嗅到它“隐隐的香气”?
五、对比阅读
  • 6. 文言文阅读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 (1) 解释下列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

      然则北通巫峡           

      佳未而繁阴        

      山间之四

    2.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 (3) [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甲]:

      [乙]:

    4. (4) [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
六、作文
  • 7. 阅读下面文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枫叶刚长出来时,色彩与别的叶子并没有什么两样,也是黄的,也是绿的。从春天开始生长,直到深秋,枫叶才变得像火一样红。是秋天的霜打,让枫叶慢慢变红。很多树的树叶即使到了秋天也不会红起来。让枫叶红起来的是枫叶自己,秋天只是给了它红起来的机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