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16-2017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化学...

更新时间:2017-11-10 浏览次数:473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选择题</b>
  • 1. 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C . 1个X分子中有3个原子 D . 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未改变
  • 2.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t1℃时,A, 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 . 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 . 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 . 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 3. 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根据实验实施绘制如图所示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至b段有蓝色沉淀生成 B . d点溶质种类为三种 C . c至d段,溶液pH不断减少 D . c点所含的溶质种类最少
  • 4. (2017九上·泰兴月考) 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 . 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 C . p=0.79p0 , p′=p0是因为红磷和木炭燃烧产物状态不同造成的 D . 由图3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5. (2017·株洲模拟) 某气体由CH4、C2H4、C2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气体可能是由C2H4和C2H2组成 B . 该气体一定含有C2H4 C . 该气体中可能含有CH4 D . 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4、C2H2
二、<b >选择填充题</b>
  • 6. 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
    A . 粮食酿酒 B . 纺纱织布 C . 烧制瓷器 D . 冶炼生铁
  • 7.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加碘食盐 B . 蒸馏水 C . 硬水 D . 食醋
  • 8. 发表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 . 拉瓦锡 B . 达尔文 C . 门捷列夫 D . 牛顿
  • 9. 镍是不锈钢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原子核电荷数是28 B . 属于金属元素 C .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28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克
  • 10. 调查表明人体内元素失衡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下列疾病可能与缺锌有关的是
    A . 侏儒症 B . 佝偻病 C . 贫血症 D . 大脖子病
  • 11. 2015年3月9日,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开始环球飞行,创下了118小时不间断飞行的记录,下列有关能源和环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阳光动力2号”所用太阳能是绿色环保新能源 B .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C . 煤完全燃烧后就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D . 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其主要成分是CH4
  • 12. 蚕丝属蛋白质,在灼烧时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下列物质灼烧时也会产生该气味的是(   )
    A . 猪皮 B . 馒头 C . 辣椒 D . 牛油
  • 13. 下列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
    A . 玻璃 B . 合成橡胶 C . 青铜 D . 陶瓷
  • 14.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油锅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B . 用扇子扇风熄灭蜡烛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C .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就可以燃烧 D . 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 15.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蒸发结晶     B . 稀释浓硫酸 C . 滴管用后不洗插回原瓶     D . 用力下压橡皮塞
  • 16. 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SiO2中的Si的化合价为+4 B . 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 C . 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 D . 酒精挥发时分子体积变大
  • 17. 下列物质俗称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   )
    A . 消石灰  CaO B . 火碱  NaOH C . 碳铵 NH4HCO3 D . 小苏打 NaHCO3
  • 18.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取样,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B

    检验氯化钙溶液中含有稀盐酸

    取样,加入适量的碳酸钙

    C

    除去氯化铜溶液中的氯化锌

    加入过量的锌,过滤

    D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将混和气体点燃

    A . A B . B C . C D . D
  • 19.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Fe3+、NO3-、OH- 、Na+ B . K+、NO3-、CO32- 、H+ C . Ca2+、CO32-、MnO4-、Cl- D . NH4+、Cl-、SO42-、K+
  • 20.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全部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物质

    选项

    A

    Fe2O3

    CO2

    H2O

    B

    C

    CO

    CO2

    C

    CaCO3

    CaO

    Ca(OH) 2

    D

    H2SO4

    H2O

    H2

    A . A    B . B    C . C    D . D
三、<b >信息分析题</b>
  • 21. 通过化学启蒙学习,同学们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了解。
    1. (1) 现有H、C、N、O、Ca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符号: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②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酸根

      ③可做制冷剂的干冰;④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2. (2)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现有A.氧气 B.活性炭 C.生石灰 D.盐酸 E.硫酸铜,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写字母序号)。

      ①能吸附臭气的是;②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③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④可作某些食品干燥剂的是

      ⑤农业上可以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盐是

  • 22. 将下列各名词填在与之相对应的空格中(填写序号)

    ①溶解  ②挥发性  ③酸性   ④碱性  ⑤乳化  ⑥潮解  ⑦结晶  ⑧升华

    A.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潮湿是现象;

    B.打开装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瓶口出现白雾,这是浓盐酸的造成的;

    C.用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时,洗洁精起到了作用;

    D.冷却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出现晶体的过程叫做

    E.由于熟石灰的,所以不能与铵盐混合使用。

  • 23. 中和反应会放热,现用滴管吸取末知浓度的盐酸溶液,逐滴加入盛有4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同时用pH计记录溶液pH的变化,绘制成如下函数图象。

    1. (1) 用玻璃棒蘸取X点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至蒸干,玻璃棒上留下的固体中一定含有。(填化学式)
    2. (2) 验证“中和反应会放热”不能使用氢氧化钠固体和稀盐酸反应,是因为
    3. (3) 试根据函数图象,求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24.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质量比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已知黑火药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S+2KNO3+3C K2S+N2↑+3X↑,则X的化学式为
    2. (2) 硝石的主要成分为硝酸钾,硝酸钾在现代农业上有重要用途,它在农业上属于肥(填写 “钾肥”、“氮肥”或“复合肥”)。
    3. (3) 硫磺的主要成分为硫,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其生成的二氧化硫是形成的主要物质。
    4. (4) 木炭是我国古代炼铁的重要原料(作燃料和还原性物质),试写出其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5. 铅蓄电池在产、生活中使用泛。结合生活实际回答下列问题:
    1. (1) 铅蓄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填序号)。

      a、机械能      b、热能       c、化学能

    2. (2) 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据此可知,铅蓄电池在放电时,溶液的pH不断(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 (3) 废铅蓄电池可以回收利用。

      ①从材料分类角度看,外壳塑料属于材料(填写“有机合成”、“复合”或“无机非金属”)。

      ②废硫酸可以与氟磷灰石[Ca5(PO43F]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5(PO43F+7H2SO4═3CaSO4+3Ca(H2PO42+2HF,反应产物中可用作化肥的物质是 (填写化学式)。

      ③下表是一些金属熔点的数据:

      金属

      熔点∕℃

      231.9

      327.5

      271.3

      320.9

      日常所用保险丝由铋、铅、锡、镉等金属组成,其熔点约为(填序号)

      A.300﹣320℃   B.230﹣250℃   C.60﹣80℃   D.20﹣40℃

      ④废硫酸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拟选用如表物质中和后再排放:

      物质

      CaCO3

      Ca(OH)2

      NH3

      NaOH

      市场参考价(元/kg)

      1.8

      2.0

      6.5

      11.5

      已知:2NH3+H2SO4=(NH4)2SO4 , 如果要求花最少的钱来中和等质量、等浓度的废硫酸,则应选择(填序号)。

      A、CaCO3       B、Ca(OH)2      C、NH3       D、NaOH

四、<b >填空题</b>
  • 26. 亮亮做家务时接触到下列用品.

    用品

    脱氧剂

    洁厕灵

    炉灶清洁剂

    有效成分

    还原铁粉

    盐酸

    氢氧化钠

    1. (1) 他清理垃圾时发现一袋脱氧剂,拆开后看到还原铁粉已生锈,铁生锈的原因是
    2. (2) 他选用洁厕灵清除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3. (3) 他清洗炉灶时戴上橡胶手套,以防清洁剂与皮肤直接接触,其原因是
    4. (4) 做完家务,他用Vc泡腾片冲了一杯饮料.下列Vc泡腾片的主要成分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 维生素C(C6H8O6 B . 柠檬酸(C6H8O7 C . 碳酸氢钠(NaHCO3
  • 27. 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下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

    1. (1) 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
    2. (2) 溶液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写化学式)。
    3. (3) 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28. 高锰酸钾是常用的氧化剂。下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上制备高锰酸钾晶体的操作流程:

    1. (1) 完成操作③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是(填一种即可);实验中通过操作②所析出高锰酸钾晶体,说明高锰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2. (2) 操作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3. (3) 氢氧化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煅烧,生成锰酸钾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五、<b >探究题</b>
  • 29.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X分液漏斗,Y
    2. (2) O2的制取方法有多种,若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O2 ,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填装置字母序号),用排空气法收集的装置为;若以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反应制取O2 , 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小海同学在装置B中加入1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①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a(填“a”或“b”)端通入。

      ②实验时发现氧气流很不平稳。小涛同学提出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将制取的装置由B换为上图中的C装置(填装置字母序号);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如果把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25克。

  • 30. 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某同学做了如下两个探究实验:

    1. (1) 【实验一】探究燃烧条件

      步骤1:在C中加入少量白磷并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进入热水中发现白磷不燃烧;

      步骤2:打开K1 , 关闭K2 , 将A中的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立即燃烧,C中发生的化学方程为。通过以上实验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该条件是

    2. (2) 【实验二】探究CO2与固体NaOH的反应

      步骤1:A中盛有稀盐酸、B中Na2CO3固体、C中NaOH固体

      打开K1 , 关闭K2 , 将A中溶液滴入B中,气球变大,关闭K1同时打开K2 , 一段时间后气球没有明显变瘪,这是因为通入气球的气体大多数是

      步骤2:依据以上实验现象,改进后重新添加药品,再次进行实验。

      步骤3:打开K2 , 关闭K1 , 将A中液体滴入B中,一段时间后,用燃着的木条放在K2导管口,发现木条立即熄灭,此时说明B中的气体基本是 (写化学式)。然后进行后续实验,其实验的操作与现象为,说明CO2与NaOH固体发生了反应。

  • 31. 下图分别是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加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两种溶液反应后的混合物”的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的示意图:

    1. (1) 【甲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加热两种溶液反应后的混合物,生成的黑色物质是氧化铜。
    2. (2) 【乙组】为寻找两种溶液反应后的混合物在加热后没有产生氧化铜的原因,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a.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

      b.在酸性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6NaOH+4CuSO4=3Na2SO4+Cu4(OH)6SO4↓,生成的碱式硫酸铜是不溶于水的蓝白色固体,加热不易发生分解。

      【提出猜想】根据资料分析,乙组同学认为本组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不足,导致试管中溶液偏酸性的原因可能是:

      猜想Ⅰ:过量的硫酸铜导致溶液呈酸性    猜想Ⅱ:生成的硫酸钠使溶液呈酸性。

      【实验与结论】

      实验①:用pH试纸测定硫酸铜溶液的酸碱度,得出其pH7(填“>”、“<”或“=”),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猜想Ⅰ成立。

      实验②:向盛有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仍显紫色,硫酸钠溶液呈(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猜想Ⅱ不成立。

    3. (3) 【交流与反思】

      ①乙组同学认真分析甲组实验后,认为不需要通过实验也能判定猜想Ⅱ不成立,理由是

      ②甲、乙两组实验说明相同的反应物会因其质量比的不同而可能导致不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