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泉州第十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10...

更新时间:2020-11-25 浏览次数:9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在足球场上罚任意球时,运动员踢出的“香蕉球”,在行进中绕过“人墙”转弯进入了球门,守门员“望球莫及”,其轨迹如图所示。关于足球在这一飞行过程中的受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B . 合外力的方向沿轨迹切线方向,速度方向指向轨迹内侧 C . 合外力方向指向轨迹内侧,速度方向沿轨迹切线方向 D . 合外力方向指向轨迹外侧,速度方向沿轨迹切线方向
  • 2. 本组照片记录了一名骑车人因自行车前轮突然陷入一较深的水坑而倒地的过程.下面是从物理的角度去解释此情境的,其中正确的是( )

    A . 这是因为水坑里的水对自行车前轮的阻力太大,而使人和车一起倒地的 B . 骑车人与自行车原来处于运动状态,车前轮陷入水坑后前轮立刻静止,但人与车的后半部分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因此摔倒 C . 因为自行车的前轮陷入水坑后,自行车还能加速运动,所以人和车一起倒地了 D . 因为自行车的前轮陷入水坑后,自行车的惯性立即消失,而人由于惯性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故人向原来的运动方向倒下了
  • 3. (2018高一上·中山月考) 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 B . 榔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 C . 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 D . 因为不清楚玻璃和榔头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 4. (2020高一下·诸暨期中) 蹦床运动要求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起、腾空并做空中运动。为了测量运动员跃起的高度,训练时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弹性网所受的压力,并在计算机上作出压力—时间图像,假如作出的图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则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是(g取10 m/s2)( )

    A . 5.0 m B . 3.6 m C . 1.8 m D . 7.2 m
  • 5. (2020高一下·成都期末) 河水由西向东流,河宽为800 m,河中各点的水流速度大小为v , 各点到较近河岸的距离为x,v与x的关系为v x(m/s)。让小船船头垂直河岸由南向北渡河,小船划水速度大小恒为v=4 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船渡河的轨迹为直线 B . 小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 m/s C . 小船渡河的时间是160 s D . 小船在距离南岸200 m处的速度小于距北岸200 m处的速度
  • 6. (2020·焦作模拟) 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手拉住。现拉动细线,使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手对线的拉力F和轨道对小球的弹力F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 . F不变,FN增大 B . F减小,FN不变 C . F不变,FN减小 D . F增大,FN减小
  • 7. 如图所示,带有光滑竖直杆的三角形斜劈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于斜劈上的光滑小球与套在竖直杆上的小滑块用轻绳连接,开始时轻绳与斜面平行.现给小滑块施加一竖直向上的拉力,使小滑块沿杆缓慢上升,整个过程中小球始终未脱离斜面,则有( )

    A . 轻绳对小球的拉力逐渐减小 B . 小球对斜劈的压力逐渐增大 C . 竖直杆对小滑块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D . 对小滑块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拉力逐渐增大
  • 8. 在两个足够长的固定的相同斜面体上(其斜面光滑),分别有如图所示的两套装置,斜面体B的上表面水平且光滑,长方体D的上表面与斜面平行且光滑,p是固定在B、D上的小柱,完全相同的两只弹簧一端固定在p上,另一端分别连在A和C上,在A与B、C与D分别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沿斜面自由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弹簧都处于拉伸状态 B . 两弹簧都处于压缩状态 C . 弹簧L1处于压缩状态,弹簧L2处于原长 D . 弹簧L1处于拉伸状态,弹簧L2处于压缩状态
二、多选题
  • 9. 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a处以速度va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a恰好落在斜面底端P处;今在P点正上方与a等高的b处以速度vb水平抛出另一小球,经过时间tb恰好落在斜面的中点O处,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 va=vb B . va vb C . ta tb D . ta=2tb
  • 10. (2019高一上·吉林月考) 如图甲所示,A为一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斜劈,其质量为M,两个底角均为30°。两个完全相同、质量均为m的小物块p和q恰好能沿两斜面匀速下滑。现在若对两物块同时施加一平行于侧面的恒力F1、F2 , 且F1>F2 , 如图乙所示,则在p和q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斜劈A仍旧保持静止,且不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作用 B . 斜劈A仍旧保持静止,且受到地面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C . 斜劈A仍旧保持静止,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m)g D . 斜劈A仍旧保持静止,对地面的压力大小大于(M+m)g
  • 11. 建筑工地常用吊车通过绳索将建筑材料从地面吊到高处(如图甲).图乙为建筑材料被吊车竖直向上提升过程的简化运动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前5 s的平均速度是0.25 m/s B . 前10 s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 C . 30~36 s材料处于超重状态 D . 整个过程材料上升高度是36 m
  • 12. (2017高一下·大连开学考)

    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C上足够长的木板B左端放着小物块A.某时刻,A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A、B间最大静摩擦力大于B、C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在拉力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下列反映A、B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及A与B间摩擦力f1、B与C间摩擦力f2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三、实验题
  • 13. 请完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相关内容.
    1. (1) 如图甲所示,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木板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两个细绳套.

      如图乙所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伸长到某位置并记为O点,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

    2. (2) 如图丙所示,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和细绳的方向.
    3. (3) 如图丁所示,已按一定比例作出了F1、F2和F的图示,请用作图法作出F1和F2的合力F’.
    4. (4) F与F大小相等,方向略有偏差,如果此偏差仅由F1引起,则原因是F1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填“大”或“小”)或F1与F2的夹角比真实夹角偏.(填“大”或“小”)。
  • 14. (2019高三上·张家港月考) 某实验小组应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砝码及砝码盘的总质量为m,所用的打点计时器所接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实验步骤如下:

    图片_x0020_1082578242

    A.按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其中与定滑轮及弹簧测力计相连的细线竖直;

    B.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

    C.挂上砝码盘,接通电源后,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D.改变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C,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力作用下的加速度.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1. (1) 对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 小车的加速度与砝码盘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B . 实验过程中砝码盘处于超重状态 C . 与小车相连的轻绳与长木板一定要平行 D .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为砝码和砝码盘总重力的一半 E . 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应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 (2) 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为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图片_x0020_335998852

    3. (3) 由本实验得到的数据作出小车的加速度a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的关系图象,与本实验相符合的是(

      图片_x0020_1809684744

四、解答题
  • 15. (2019高一上·运城月考) 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环A与球B问用一不可伸长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A=0.40kg和mB=0.30kg,由于B球受到水平风力作用,使环A与球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绳始终保持与竖直方向夹角 =30°,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求:

    1. (1) B球受到的水平风力大小;
    2. (2) 环A与水平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 16. (2018高三上·红河月考) 两物体AB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且两物体接触面为竖直面,现用一水平推力F作用在物体A上,使AB由静止开始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如图(a)所示,在AB的速度达到6 m/s时,撤去推力F。已知AB质量分别为mA=1 kgmB=3 kg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B与地面间没有摩擦,B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b)所示,g取10 m/s2。求:

     

    1. (1) 推力F的大小;
    2. (2) A物体刚停止运动时,物体AB之间的距离。
  • 17. 如图所示,斜面体 ABC 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滑块在斜面底端以初速度 v0=9.6 m/s 沿斜面上滑.斜面倾角θ=37°,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5.整个过程斜面体保持静止不动,已知滑块的质量 m=1 kg,sin 37°=0.6,cos 37°=0.8,g 取 10 m/s2 . 试求:

    1. (1) 滑块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
    2. (2) 定量画出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F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
  • 18.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10m,向右匀速运动的速度 ,一质量为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 的初速度从传送带右端B点冲上传送带,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取10 m/s2。求:

    1. (1) 小物块相对地面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
    2. (2) 小物块从B点冲上传送带到再次回到B点所用的时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