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暑期...

更新时间:2020-11-02 浏览次数:214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 1. 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的图示中,较为贴切的是(   )
    A . B .             C . D .
  • 2. 历史上曾有人这样评价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尤以“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为最。”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   )
    A . 581年 B . 589年 C . 605年 D . 618年
  • 3. 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是在(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清朝
  • 4.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历史学家对她统治期间的评价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   )
    A . 唐太宗 B . 冯太后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 5. 杜甫在《垂老别》中写道:“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此诗的创作背景是(   )
    A . “贞观之治” B . 黄巢起义爆发 C . “开元盛世 D . 安史之乱爆发
  • 6. “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材料描述的生产工具是(   )
    A . 水排 B . 翻车 C . 筒车 D . 耧车
  • 7. 宋太祖采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能从根本上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物质基础的是(   )
    A . 设置转运使,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B . 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C . 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D . 在各州府设置通判
  • 8. 辽与北宋“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的局面出现在哪一皇帝当政时期(   )
    A . 宋太祖 B . 宋太宗 C . 宋真宗 D . 宋高宗
  • 9. 南宋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他创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
    A . 赞美杭州的繁华 B . 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C . 咏叹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 . 讽刺南宋统治者苟且偏安江南
  • 10. 下列有关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中,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11. 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使用这种技术“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   )
    A . 指南针的应用 B .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 . 火药的应用 D . 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 12. 绘画作品能揭示历史现象。下列绘画作品中能反映我国古代发达的商品经济及丰富的市民文化生活的是(   )
    A . 《洛神赋图》 B . 《步辇图》 C . 《清明上河图》 D . 《送子天王图》
  • 13.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是(   )
    A . 统一契丹各部 B . 建立党项政权 C . 统一女真各部 D . 统一蒙古
  • 14.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材料反映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行省制 D . 内阁制
  • 15. 《明实录太祖实录》中记载,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
    A . 净化官场风气 B . 强化皇权 C . 监视官员百姓 D . 废丞相,设三司
  • 16. 下面是清朝前期人均占有耕地面积情况表。结合所学知识可推断,表中人均耕地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清朝年号

    年代

    人均耕地数(亩)

    康熙二十年

    1681

    27.92

    乾隆十八年

    1753

    6.89

    乾隆三十一年

    1766

    3.56

    A . 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B . 人口的快速增长区 C .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D . 官僚体系日趋腐败
  • 17. “雍正皇帝因为这个天才式的发明,终于为清朝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君相争权的问题……皇帝们……牢牢掌握了权柄。”材料中的“天才式的发明”指的是(   )
    A . 设立锦衣卫 B . 大兴文字狱 C . 设立南书房 D . 设置军机处
  • 18. “孽子孤臣一雅儒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人版图。”材料赞颂的是(   )
    A . 岳飞 B . 戚继光 C . 郑成功 D . 文天祥
  • 19. 被译成多种外文,且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 . B .              C . D .
  • 20.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 . 魏晋南北朝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 . 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 .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 . 明清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二、辨析改错(10分)
  • 21.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 (1)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军阀割据局面的延续。

      判断:    改正:

    2. (2) 辽太宗时,占领了上京临潢府,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

      判断:    改正:

    3. (3) 北宋的广州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判断:    改正:

    4. (4) 明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判断:    改正:

    5. (5) 清朝时期的戏剧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

      判断:    改正:

三、材料解析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但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材料三  明朝再度恢复了通过对儒家经典的竞争性考试来选拔文官的制度,这套制度后来变成了一种僵死的形式,它一直保持到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

    ——摘编自汤因比《历史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种“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唐太宗时期,该制度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对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3. (3) 材料三中“对儒家经典的竞争性考试”采用的答卷文体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种“僵死的形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405年,郑和率领二万七千多人,乘坐二百多艘海船,第一次出使西洋。

    材料三  纵观历史发现:从公元元年到公元2000年,中国领先了世界1700多年,只是输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当欧美国家发生巨变时,我们的大清帝国却仍沉浸在孤芳自赏中,对世界的形势浑然不知,实行“不顾时世,安于现状”的政策。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两位人物对外文化交流的事件。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哪位皇帝派遣郑和“出使西洋”。其目的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实行的“不顾时世,安于现状”的政策是何政策,并简述其影响。
    4. (4) 以史为鉴,可以明智。说说上述材料中对外交往的史实对你有何启示?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責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摘编自杭侃《中华文明传真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材料三  如下图。

    1. (1) 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布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材料二反映出宋朝海外贸易发达。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的名称。
    3. (3) 材料三中的图片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的铜版拓片,请问这一纸币的名称是什么?它最早出现于何时何地?
    4. (4) 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我国当今经济发展有哪些建议?
四、活动与探究(16分)
  • 25. 治边富边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边疆治理”这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加入吧。

    【治边理疆】

    材料一  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因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

    ——摘编自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

    【定边固疆】

    材料二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经过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分裂割据势力的系列重大斗争,建立起一个空前统一和巩的国家。乾隆时期,清朝的疆城已经最后形成……这就基本奠定了中国今天疆域的规模。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睦边安疆】

    材料三

    1. (1) 元朝疆域辽阔,对于边疆的管辖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请你分别写出元朝对东南地区和西藏地区“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式及其历史作用(或意义)。
    2. (2) 请你列举出康熙、乾隆时期为巩固边疆,“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分裂割据势力的一系列重大斗争”的相关史实。
    3. (3) 材料三反映的史实在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有何意义?
    4. (4) 通过以上探究性学习,你对于我国当前的边疆政策有什么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