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名校大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11月考...

更新时间:2020-09-27 浏览次数:16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一枚鸡蛋的重力约为2牛顿大小 B .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能都做负功 C . 天王星被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 D .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化的
  • 2. 静止的质量为 的物体受到三个共面共点力 的作用,三力的矢量关系如图所示(小方格边长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三力的合力为 ,方向不确定 B . 三力的合力有唯一值 ,方向与 同向 C . 时间物体的动能为 D . 当物体位移为 时,合外力的功率为
  • 3. 两光滑平板 构成一具有固定夹角 形槽,一质量为 的球置于槽内,用 表示 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如图所示。若球对板 压力的大小正好等于球所受重力的大小,对板 压力的大小为 ,则下列各值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 4. 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轨道(带底座)质量为 ,半径为 ,轨道最低点有一个质量为 的小球(球直径小于管道内径),现给小球一水平初速度 ,使小球在竖直轨道内做圆周运动,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 . 时,小球才能在竖直轨道内做圆周运动 B . 小球在轨道最低、最高点时的压力大小差恒等于 C . 时,就能使轨道离开地面 D . 小球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轨道对地面的压力一直在减小
  • 5. 如图,轻杆上端可绕固定的水平光滑轴转动,下端固定一质量为 的小球搁在质量为 的木板 上,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杆与竖直方向成 角,球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为将木板向右水平拉出,水平拉力 至少等于   

    A . B . C . D .
  • 6. 长为 的轻绳,一端用质量为 的圆环套在水平光滑的横杆上,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 的小球。开始时,将小球移至横杆处(轻绳处于水平伸直状态,见图),然后轻轻放手,当绳子与横杆成直角时,小球速度沿水平方向且大小是 ,此过程圆环的位移是 ,则   

    A . B . C . D .
  • 7. 小物块 与倾角为 的斜面体 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在水平力 作用下保持相对静止,此时 间弹力为 ,摩擦力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略增加, 仍保持相对静止,则必有 增加、 增加 B . 若撤去 ,则有 C . ,则有 D . 略增加, 仍保持相对静止,则有 增加、 减小
二、多选题
  • 8.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一个小球先后以相同的速率跟原来静止的 三球发生弹性正碰。与 球相碰后,小球仍然沿原方向运动;与 球相碰后,小球停止运动;与 球相碰后,小球被弹回反向运动。那么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球获得的动能最大
  • 9. 2018年6月15日,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顺利进入距月球约6.5万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 点的 使命轨道,成为世界首颗运行在地月 使命轨道的卫星,可为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提供地月中继测控通信。数学家拉格朗日在论文《三体问题》中指出:两个质量相差悬殊的天体(如地球和月球)所在同一平面上有5个特殊点,如图中的 所示,人们称为拉格朗日点,若飞行器位于这些点上,可以几乎不消耗燃料,而在地球与月球共同引力作用下,保持与月球同步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下列关于“鹊桥”中继星说法正确的是   

    A . 中继星绕地球运动周期和月球公转周期相等 B . 中继星在 点处于平衡状态 C . 中继星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于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D . 中继星的线速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 10.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 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可视为质点的物块(质量设为 从木板的左侧沿木板表面水平冲上木板。物块和木板的速度 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 ,结合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块在前 内的位移 B . 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C . 物块的质量 D . 木板的长度
三、实验题
  • 11. 为了测定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起动时的加速性能(汽车起动时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加速运动),某人用数码相机拍摄了一张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图甲所示),如果拍摄时每隔2s曝光一次,汽车车身总长为6m,那么这辆汽车的加速度约为m/s2 ;此时车顶有一挂件,车厢水平地板上放置m=1kg的物块(动摩擦因数 μ=0.2 ,情景如图乙所示,悬挂挂件的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 tanθ= ,物块所受摩擦力 f= N .(已知 g=10m/s2

  • 12. 某同学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如图1所示),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 (1) 图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1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末端部分,再将入射球m1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 . 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 m1 、m2 , 且有 m1>m2 B . 测量小球 m1 开始释放的高度h C . 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 . 分别找到 m1 、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 M 、N E . 测量平抛射程 OM 、ON
    2. (2) 在某次的实验中,得到小球的落点情况如图2所示,假设碰撞中系统动量守恒,则入射小球的质量m1和被碰小球的质量m2之比为
    3. (3) 若碰撞中系统动量守恒,ON、OP、OM三者再满足关系式,则可证明碰撞是弹性碰撞。
四、解答题
  • 13. 某同学在高度 处的同一位置,连续水平投出两枚“飞镖”,“飞镖”落在水平松软的泥土地面上,落地情况如图所示,第一枚“飞镖”与地面成夹角 ,第二枚“飞镖”与地面成夹角 ,且两枚“飞镖”落地间距 ,取

    求:“飞镖”在空中的飞行时间。“飞镖”水平投出时距地面的高度。

  • 14. 如图所示,质量 的物块从倾角 的斜面上 点由静止滑下,依次经过安装有测速仪的 三点。已知 ,发现物块从 点运动到 点,从 点运动到 点两个过程中速度变化量分别为 ,求:

    1. (1) 物块从 点运动到 点的时间及 间的距离。
    2. (2) 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及摩擦力在 点时的功率大小。
  • 15. 如图所示,与水平地面成 角的平直倾斜轨道与半径为 的竖直光滑圆轨道相切于 点,现一质量为 的物块从斜面距水平地面 处静止滑下,从圆轨道 点水平飞出,落于倾斜轨道 点。已知 和圆轨道圆心 在同一水平面上。取 .求:

    1. (1) 物块从圆轨道 点水平飞出时的速度。
    2. (2) 物块经过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 (3) 从静止滑下到落到 点的整个过程中,摩擦力产生的热量。
  • 16. 相同材料制成的两个滑块 (可看作质点),置于水平地面,质量分别为 ,此时二者相距 ,如图甲所示。现给滑块 一初速度 后与静止的滑块 发生正碰并粘在一起(作用时间极短),碰后运动的 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 (1) 滑块 全程走过的距离;
    2. (2) 若在滑块 上安装一轻质弹簧(大小可忽略),如图丙所示,其他条件不变,相碰时作用时间极短且弹簧始终在弹性范围内,求最终滑块 相距的距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