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华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 /第4章 植物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 /4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 4.4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

更新时间:2020-10-12 浏览次数:13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夯实基础
  • 1.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原料是( )
    A . 二氧化碳和水 B . 二氧化碳和氧气 C . 叶绿体和水 D . 光能和二氧化碳
  • 2. 在金鱼缸中放置一些水草,其主要作用是( )
    A . 使金鱼的生活环境优美 B . 给金鱼提供食物 C . 清洁水体环境 D . 为金鱼提供氧气,吸收二氧化碳
  • 3. 关于用天竺葵验证“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遮光处理之前要将天竺葵暗处理一昼夜 B . 实验中的变量是光,需要在常温下进行 C . 实验结果应该是叶片遮光部分呈蓝色 D . 本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需要光照
  • 4. 农业上对农作物进行合理密植主要是为了( )
    A . 提高农作物对水分的吸收 B . 提高农作物对土壤肥料的利用率 C . 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D . 便于田间管理
  • 5. 如图是“探究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部分实验步骤,其中大烧杯、小烧杯、滴管内分别是什么液体( )

    A . 酒精、酒精、酒精 B . 酒精、清水、碘液 C . 清水、酒精、碘液 D . 清水、清水、碘液
  • 6. 有一种溶液BTB(溴麝香草酚蓝)呈蓝色,它遇到二氧化碳后变绿再变成黄色。在A、B两支试管中加入同样多的金鱼藻,再分别加入等量黄色的BTB溶液,并在试管口加塞。把A试管放在适宜的光照下,B试管用黑纸包住放在暗处,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已知阳光不会使BTB溶液变色。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支试管内溶液的颜色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A试管内的溶液呈黄色 B . B试管内的溶液呈蓝色 C . 这一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释放出氧气 D . 这一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吸收二氧化碳作原料
  • 7. 17世纪荷兰的科学家海尔蒙特将一株2.3kg重的柳树苗栽种在木桶里,桶内装有90kg的干土,在培育的过程中只用纯净的雨水浇灌树苗。五年后,经过称重,柳树苗重达76.8kg,而土壤只减少了0.057kg。这个事实说明( )
    A .   柳树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只来源于水 B . 柳树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有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 C . 柳树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只来源于雨水和土壤中的无机盐 D . “柳树的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完全来源于土壤”的结论是不科学的
  • 8. 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如图这个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 . 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 . 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 . 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 9. 为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在适宜且恒定温度下,改变灯与烧杯间的距离,分别测得金鱼藻1分钟内放出的气泡数(如表)。

    灯与烧杯的距离/cm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气泡数/个

    18

    15

    10

    8

    6

    4

    2

    0

    1. (1) 实验中灯功率不变,控制光照强度的方法是
    2. (2) 当灯与烧杯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时,能产生气泡且随着距离增加气泡数越来越少的原因分别是
二、能力提升
  • 10.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制造有机物,在满足植物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为生物圈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甲是花生叶片的结构示意图,标号②细胞中有而①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
    2. (2) 为了进一步探究花生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设计了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如下:①首先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移动。②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a,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原因是绿叶在光照下制造了淀粉。
  • 11. 某初中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银边天竺葵(银边部分的叶肉细胞不含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探究性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银边天竺葵先放置在黑暗处48小时,再用两片2cm×2cm不透光的黑色纸片夹在叶片绿色部分的C处;

    ②把银边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射4~6小时再剪下该叶片,用打孔器在叶片A、B、C三处打下三个圆片,如图所示;

    ③把叶圆片都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经温水浴脱色;

    ④用清水漂洗经过脱色的叶圆片,再把叶圆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圆片滴加碘液;

    ⑤用清水清洗掉碘液,观察叶圆片的颜色。

    实验结果:叶圆片A和C不变蓝,叶圆片B变蓝。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对叶圆片B和C这组对照实验,应作出的假设是
    2. (2) 根据叶圆片A和B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结果,可获得的实验结论是
    3. (3) 叶圆片A和B以及叶圆片B和C这两组对照实验,其实验变量依次是
  • 12. 某校初二学生选取生长正常的某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处理。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将甲、乙两片叶取下,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分别滴加碘液,观察叶片变色情况,来检验是否生成有机物(淀粉)。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将此装置放入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2. (2) 若实验成功,则用清水漂洗叶片、滴加碘液后,可以看到甲、乙叶片的①②③④四个部分变蓝的是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④
    3. (3) 比较叶片甲①②部分的颜色变化,可以说明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叶片乙(选填“③”或“④”)处不变蓝的原因是切断主叶脉,导致光合作用因为缺少原料 (填物质名称)而无法进行。
    4. (4) 除了上述装置验证的光合作用条件之外,植物的光合作用还需要(填物质名称),所以光合作用对维持空气的碳-氧平衡意义重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