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

更新时间:2020-09-16 浏览次数:24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我国第二艘航母的设计建造过程中,工程师们充分发扬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B . 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全国人民都期待在建国七十周年阅兵仪式上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耀武扬威 C . 一个民族要想飞速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D .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在未来的通讯行业中,5G网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必将引领一场崭新的网络技术革命。
  • 2.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人常以号显示某种志趣或情感,如欧阳修自号醉翁,苏轼号东坡居士。 B .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 .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北宋郭茂倩写的《乐府诗集》。 D .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 3. 下列有关《海底两万里》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尼摩船长第一次见到阿龙纳斯、尼德兰以及康塞尔时,装作听不懂法语、英语、拉丁语等语言的原因是他不屑于结识他们。 B . 尼德兰是加拿大人,勇敢机智,捕鲸技艺天下无双。 C . 尼摩船长之所以要将死去的同伴安葬在珊瑚地,是因为珊瑚虫将永远封闭墓穴。 D . 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代”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
二、句子默写
  • 4. 根据课文默写。
    1. (1)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2. (2)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 (3) 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4. (4)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5. (5) 可怜夜半虚前席,。(李商隐《贾生》)
    6. (6)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7. (7) ,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8. (8) 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己亥杂诗》)
    9. (9) 《望岳》中,诗人用“”表现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豪迈气概。
三、字词书写
四、名著阅读
  • 6. 阅读《骆驼祥子》选段,回答问题。

        回到车厂,他懊睡了两天。决不想上曹宅去了,连个信儿也不必送,曹先生救不了祥子的命。睡了两天他把车拉出去,心中完全是块空白,不再想什么,不再希望什么,只为肚子才出来受罪,肚子饱了就去睡,还用想什么呢,还用希望什么呢?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域,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賭,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清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

    1. (1) 祥子为何懊睡?
    2. (2) 请从孙侦探、虎妞两个人物中任选其一,谈谈他(她)在祥子从“人”到“走兽”这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五、课内阅读
  •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拜蒙母,结友而别。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卿今者才略    才略:       
      ②即刮目相待    更:

    2. (2) 翻译下列句子。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六、课外阅读
  • 8.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曹玮久在秦中,累章求代。真宗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李及,上之。众疑及虽谨厚有行检,非守边才。韩亿以告旦,旦不答。及至秦州,将吏亦心之。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复观书如故,将吏皆詟。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且称旦知人之明,旦笑曰:“戍卒为盗,主将斩之,此常事,何足为异!旦之用及,非为此也。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玮处边事已尽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玮之成绩。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 , 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亿益叹服公之识度。

    【注释】①累章求代:(曹玮)屡次上表章请求朝廷派人来接替他的职务。②詟(zhé):恐惧。

    1. (1)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李及谨慎忠厚,行为正直,但众人仍对他守边的才能持怀疑态度。 B . 李及在略加审问了解清楚案情后,就马上下令斩杀了犯事的戍卒。 C . 韩亿称赞王旦有识人之明,王旦认为李及的做法只是在履行主将的职责。 D . 曹玮治理秦州该用的方法都用了,接替他的人要多做改变,才能开创新的政绩。
    2.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上之从:         ②将吏亦心之轻:

    3.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复观书如故,将吏皆詟服。

      ②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

七、诗歌鉴赏
  • 9.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歌元丰五首(其五)

    王安石

    豚栅鸡埘晻霭间,暮林摇落献南山。

    丰年处处人家好,随意飘然得往还。

    【注释】①神宗元丰初年,王安石退居江宁,于元丰二年写下一组《歌元丰》诗,这是其中的第五首。②埘:古代称墙壁上挖洞做成的鸡窝。③献:呈现,显露。

    1. (1) 诗歌前两句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2. (2) 诗歌后两句运用什么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八、现代文阅读
  • 10.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家风

        ①家风传统是干事创业之基。

        ②家风对领导干部而言,是砥砺品行、干事创业不可或缺的精神指针。成长于克勤克俭、崇俭抑奢的家风环境,自会多一份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主动;沐浴着谦虚谨慎、律己以严的家教熏陶,也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相反,如果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或是急功近利,或是没规没矩,或是爱慕虚荣,很难想象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人会严以用权、实以谋事、动遵法度。这样看来,家风影响着人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进而影响人的事业成就。

        ③穿越治乱兴替的历史风烟,多少盛世繁华只留下“而今安在哉”的感慨,而家风传统却延绵不衰,给予一代代仁人志士建功立业的精神动力。浙江钱家自五代吴越国开国君主钱镠开始,一个家族绵延1000多年,尤其在近代涌现出钱学森、钱三强、钱钟书等众多精英人物,见证着家风传承的力量。

        ④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没有好的家风家教,既难以清白做人,也无法专心做事。像个别“官二代”“富二代”表现出的精神空虚、盲目炫富,莫不与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有关。由此可见,家风纯正是干事创业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家风腐化则是为人处世难以承受的负资产。

        ⑤有人曾探讨,四大古文明为何只有中国文明绵延至今?结论是“可能中国人特别重视家教”。中国人的家,是孟母三迁的良苦用心,是孔鲤过庭的声声教诲,是岳母刺字的泣血箴言。美满的家庭、严格的家教、良好的家风,成就更好的个体,亦能汇聚成更好的国家。

    1. (1) 选文第②段首先提出了“①”这一观点;然后,将②与③进行对比;最后得出“家风影响着人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进而影响人的事业成就”的结论。
    2. (2)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⑤段画线句的理解。
  • 11.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卖白菜

    莫言

        ①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那三颗吊在墙上的白菜上,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②“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③“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④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

        ⑤“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⑥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不时有赶集的人从我们身边超过去。我的手很快就冻麻了,以至于当篓子跌落在地时我竟然不知道。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将那棵白菜放进篓子,原本是十分生气的样子,但也许是看到我哭得真诚,也许是看到了我黑黢黢的手背上那些已经溃烂的冻疮,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有打我也没有再骂我,只是用一种让我感到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母亲就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我在后边帮扶着,让她站直了身体。

        ⑦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⑧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老太太将她胳膊上挎着的柳条箢篼放在地上,腾出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

        ⑨她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母亲用秤钩子挂住白菜根,将白菜提起来。老太太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我看着那棵被剥成了核的白菜,眼前出现了它在生长的各个阶段的模样,心中感到阵阵忧伤。

        ⑩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⑪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⑫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

        ⑬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⑭“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⑮“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⑯“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

        ⑰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

        ⑱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蜡条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⑲“娘,”我哭着说:“我……”

        ⑳“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㉑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有删改)

    1. (1) 文章围绕“卖白菜”展开故事情节,请你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故事情节

      “我”的心情

      母亲下决心卖白菜

      “我”不小心摔白菜

      自责

      老太太挑白菜

      气愤

      老太太退回白菜

      沉痛

    2. (2) 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第⑥自然段画线句的作用。
    3. (3) 请从句式角度品味第⑦自然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 (4)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母亲这个人物形象。
九、作文
  • 12. 根据要求作文。

    题目:“中的乐趣”

    要求:(1)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2)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个人、班级等信息。(3)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