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0-08-25 浏览次数:12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一氧化氮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下列是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A . 向上排空气法   B . 向下排空气法   C . 排水法   D . 以上方法都可以
  • 2.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 .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合理使用化石燃料 C .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 .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 3.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事   实

    解  释

    A

    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

    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

    石墨能做干电池的电极

    石墨能够导电

    C

    焦炭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铜

    焦炭具有氧化性

    D

    金刚石、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它们的原子排列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 4. (2018九上·南山月考) 下列关于2CO+O2 2CO2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 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 . 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5:4 C . 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 .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 5. (2020·南充模拟) “84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为:2NaOH+Cl2=NaClO+X+H2O,则X的化学式是(  )
    A . Na2O B . NaCl C . NaH D . NaClO3
  • 6. (2019九上·荆州期末) 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物质甲是单质 B . 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 C . 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 D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
  • 7. 将C、CO、CO2、O2四种物质两两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5个
  • 8. (2019·青羊模拟)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A . 常见的氧化物:MgO、KMnO4、H2O B . 常见的有还原性的物质:C,CO,O2 C . 常见的黑色固体:CuO、MnO2、Fe3O4 D . 常见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NH3、CO2
  • 9. 下列做法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是(    )
    A . 用水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 . 用干冰制造舞台上的云雾 C . 用石灰沙浆抹墙   D . 将活性炭放在冰箱内去除异味
  • 10.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元素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 . 微粒观:保持金刚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碳原子 C . 转化观:氧化汞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金属汞 D . 守恒观:4g氢气和16g氧气反应,应该生成20g水
二、填空题
  • 11. 化学与生活联系密切,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 (1) 食醋不慎滴在厨房大理石台面或水泥地面上,立即发出“嘶嘶”响声,并冒气泡,这是因为发生了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 (2) 市场上调味品种类丰富,有碘盐、钙盐、加铁酱油等,其中含有的碘、钙、铁三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填元素符号)
    3. (3) 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可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4. (4) 下图中,甲和乙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下,该反应中没有变化的微粒是(填粒子符号);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2. 生活中许多物质中均含有碳元素。
    1. (1) 透明的金刚石、深灰色的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填“单质”或“化合物”),石墨和金刚石化学性质相似,由此推知金刚石可能的化学性质之一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2) 形似足球的石墨烯(C60)可以用于超导、催化领域,它是由(填“原子”或“分子”)构成的。
    3. (3) 木炭、活性炭都具有的结构,因此都具有吸附能力,请写出活性炭的一种用途
  • 13. 化学在交通“节能减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1) 液化石油气(LNG)是正在推广的公交车燃料。它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小的优点。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2. (2) 汽车尾气中NO与C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O2和一种无污染的单质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科普阅读题
  • 14. 请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有关问题。

    都市中的光化学烟雾在温暖、干燥而且阳光充足的日子特别严重。它的原级污染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乃是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汽车引擎的高温下,相互反应而生成。事实上,这个一氧化氮的生成过程,与闪电时产生一氧化氮的过程相同。其他光化学烟雾的原级污染物,包括汽油挥发所产生的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CO)。

    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的气体,但是当它从汽车废气排入空气后,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NO2)可以与空气中的水分子起作用,而生成硝酸(HNO3)和亚硝酸(HNO2)。这个反应同时也会帮助空气中的水汽凝聚。但是由于硝酸及亚硝酸的酸性极强,如果吸入含有这种液体微滴的空气,将对人体造成相当程度的伤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1) NO的物理性质
    2. (2) NO和NO2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3. (3) NO转化为NO2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4. (4) 你认为应该如何防止光化学污染。(写一条即可)
四、推断题
  • 15. A、B是两种黑色物质,A是单质,B是氧化物如下图所示转换关系(某些反应条件略去)。

    请根据图中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 (1) 物质B名称
    2. (2) 气体C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4. (4) 反应②中被氧化物质的化学式
五、实验题
  • 16. 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 (2) 装置D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3. (3) 实验室用装置E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填“c端”或“d端”)通入。
六、科学探究题
  • 17. 初三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依据教材实验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装置设计)甲、乙、丙小组同学分别设计如图装置:

    (讨论与探究)

    1. (1) 甲小组实验中,白磷燃烧时,在锥形瓶底部加入少量水,其目的是:
    2. (2) 请根据乙组和丙组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并按要求完成乙组和丙组。

      ①乙组实验结束后可观察到天平(是或否)平衡;此反应(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②丙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的测定,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3. (3) (实验结论)通过甲、乙、丙实验探究,你得到的结论是:
    4. (4) (实验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是重新组合的过程,即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改变,原子的没有增减,原子的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5. (5) (反思与交流)通过甲、乙、丙小组实验的探究,你得到的启示是:
七、计算题
  • 18.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g,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97.8g。(假设鸡蛋壳中的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1. (1) 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g。
    2. (2) 计算10g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完整的解题步骤。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