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第...

更新时间:2020-08-13 浏览次数:109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8高一上·西宁期末) 关于惯性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能够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B .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 C . 物体静止时有惯性,一开始运动,不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也就失去了惯性 D . 物体静止时没有惯性,只有始终保持运动状态才有惯性
  • 2. 图为成都到重庆的和谐号动车车厢内可实时显示相关信息的显示屏的照片,图中甲、乙两处的数据分别表示了两个物理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处表示时间间隔,乙处表示平均速度 B . 甲处表示时间间隔,乙处表示瞬时速度 C . 甲处表示时刻,乙处表示平均速度 D . 甲处表示时刻,乙处表示瞬时速度
  • 3. 如图所示,重为G的物体A置于水平地面上,先后分别对A施加如图所示竖直方向的力F和F′,物体A始终保持静止,则关于以上两种情况下,地面对A的弹力大小可能是( )

    A . G, G B . G, G C . G, G D . G, G
  • 4. 如图所示,小娟、小明两人共提一桶水匀速前行。已知两人手臂对桶的拉力大小相等且为F,两人手臂间的夹角为θ,水和水桶总重量为G,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当θ=0°时,F=G B . 当θ=120°时,F=G C . 当θ=90°时,F= G D . θ越大,F越大
  • 5. 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前进,司机发现正前方x处有一辆自行车以4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a=﹣6m/s2的匀变速运动,若汽车恰好碰不上自行车,则x的大小为( )
    A . 3m B . 8.33m C . 7m D . 3.33m
  • 6. 一质点从某时刻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2.5s速度减小到零,则该质点开始减速后的第1秒内和第2秒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 . 2:1 B . 7:5 C . 3:1 D . 5:3
  • 7. 如图所示,重为10 N的物体以速度v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现在给物体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其大小为20 N,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加速度大小为(g取10 m/s2)( )

    A . 1 N,20 m/s2 B . 0,21 m/s2 C . 1 N,21 m/s2 D . 1 N,19 m/s2
  • 8. 如图所示,一小球用轻绳悬于O点,用力F拉住小球,使悬线保持偏离竖直方向75°角,且小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为了使F有最小值,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应该是( )

    A . 90° B . 45° C . 15° D .
  • 9.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之间系着一根不计质量的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球紧靠竖直墙壁,今用水平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平衡后,突然将F撤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在F撤去瞬间,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B . 在F撤去瞬间, B球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 C . 在弹簧第一次伸长最大时,A才离开墙壁 D . 在A离开墙壁后,A,B两球均向右做匀速运动
二、多选题
  • 10. 如图所示,用与竖直方向成 角( )的倾斜轻绳a和水平轻绳b共同固定一个小球,这时绳b的拉力为 ,现保持小球在原位置不动,使绳b在原竖直平面内逆时针转过 角,绳b的拉力为 ,再逆时针转过 角固定,绳b的拉力为 ,则(    )

    A . B . C . D . 绳a的拉力减小
  • 11. (2017高一上·鹤壁期末) 下列给出的四组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 12. (2019高三上·合肥月考) 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 上的 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挂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绳的右端上移到 ,绳子拉力不变 B . 将杆 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 C . 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小 D . 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架悬挂点右移
三、实验题
  • 13. 在“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实验中,先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先后两次拉伸橡皮筋,第一次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两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第二次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 (1) 在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 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筋都应贴近水平木板且与木板平行 B . 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适当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适当远些 C .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两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时,两拉力的夹角越大越好 D .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两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时,两拉力的夹角越小越好
    2. (2) 实验中,要求先后两次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指的是__________.
      A . 第一次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之和等于第二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B . 第一次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之差等于第二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C . 橡皮筋伸长到同一长度 D . 橡皮筋沿同一方向伸长到相同长度.
  • 14.         
    1. (1)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一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车的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像分别为图中的直线Ⅰ和直线Ⅱ,直线Ⅰ、Ⅱ在纵轴或横轴上的截距较大,明显超出了误差范围,下面给出了关于形成这种情况原因的四种解释,其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

      A . 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B . 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C . 实验前乙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 D . 乙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末端抬得过高了
    2. (2) 如图给出了该次实验中,从0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1、2、3、4、5都为记数点,其中x1=1.41cm,x2=1.91cm,x3=2.39cm,x4=2.91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v4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m/s2

四、解答题
  • 15. 质量为1 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某时刻开始,用一水平向右的大小为2 N的力F1拉物体,则:

    1. (1) 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大?2 s后物体的速度是多少?
    2. (2) 若在2 s末给物体加上一个大小也是2 N水平向左的拉力F2 , 则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4 s末物质的速度是多少?
  • 16. 如图所示,放在长木板上的木块质量为m,当木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时,木块静止在长木板上.

    1. (1) 求此时木块所受的弹力和摩擦力各多大?
    2. (2) 当把木块的倾角增大到 时,木块刚好沿长木板匀速下滑,求木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大?
  • 17. 甲、乙两汽车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16 m/s.遇到情况后,甲车紧急刹车,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刹车后也采取紧急刹车.已知甲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a1=3 m/s2 , 乙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a2=4 m/s2 , 乙车司机的反应时间是0.5 s(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刹车后0.5 s才开始刹车).
    1. (1) 甲车紧急刹车后,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的速度相等?
    2. (2) 为保证两车紧急刹车过程不相碰,甲、乙两车行驶过程至少应保持多大距离?
  • 18. (2019高一下·辛集月考) 如图所示,如量为m=0.8kg的砝码悬挂在轻绳PA和PB的结点上并处于静止状态。P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37°,PB沿水平方向。质量为M=10kg的木块与PB相连,静止于倾角为37°的斜面上,sin53°=0.80,cos53°=0.60,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 (1) 轻绳PB拉力的大小;
    2. (2) 木块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和弹力大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