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甘旗卡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

更新时间:2020-08-10 浏览次数:9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9高二下·西城期末) 如图描绘的是一颗悬浮微粒受到周围液体分子撞击的情景。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 液体温度越低,布朗运动越剧烈 C . 悬浮微粒越大,液体分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表现的越明显 D . 悬浮微粒做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撞击造成的
  • 2. 关于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0K即0℃ B . 分子运动越剧烈,每个分子的温度越高 C .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宏观反映 D . 温度越高的物体的内能一定越多
  • 3. (2020·北京模拟) 中医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其方法是以罐为工具,将点燃的纸片放入一个小罐内,当纸片燃烧完时,迅速将火罐开口端紧压在皮肤上,火罐就会紧紧地“吸”在皮肤上,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在刚开始的很短时间内,火罐“吸”在皮肤上的主要原因是(   )
    A . 火罐内的气体温度不变,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B . 火罐内的气体压强不变,温度降低,体积减小 C . 火罐内的气体体积不变,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D . 火罐内的气体体积不变,温度降低,压强增大
  •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视机铭牌上所标的“额定电压220 V”指的是交流电压的峰值 B . 交流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工作的 C . 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电的目的是为了增大输电线路中的电流 D . 在高压输电中要用到变压器,变压器铁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涡流,但这种涡流不会有热效应
  • 5. (2020高二下·上海期中) 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 . 法拉第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C . 楞次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磁现象和电现象之间的联系 D . 在法拉第、纽曼、韦伯等人工作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到: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后人称之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6. 关于密闭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是由于气体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的 B . 是由于气体分子碰撞容器壁产生的 C . 是由于气体的重力产生的 D . 气体温度越高,压强就一定越大
  • 7. (2020高二下·路北期中)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膨胀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用图上的直线ABC来表示,在A、B、C三个状态上,气体的温度TA、TB、TC相比较,大小关系为( )

    A . TB=TA=TC B . TA>TB>TC C . TB>TA=TC D . TB<TA=TC
  • 8. (2020高二下·长春期中) 如图所示,一开口向右的气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活塞可无摩擦移动且不漏气,气缸中间位置有一挡板,外界大气压为p0。初始时,活塞紧压挡板处;现缓慢升高缸内气体温度,则图中能正确反应缸内气体压强变化情况的p﹣T图象是(   )

    A . B . C . D .
  • 9. 如图,容器被绝热活塞分成两部分,分别装有理想气体A、B,开始时,A的温度为TA , B的温度为TB , 且TA>TB;气体A、B均处于平衡状态,活塞静止。加热容器,使两边气体缓慢升高相同的温度,若不计活塞的摩擦,则活塞将( )

    A . 向右移动 B . 向左移动 C . 保持不动 D . 因体积未知而无法确定
  • 10. (2019高二下·福清期中) 如图甲所示,在圆形线框的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开始时磁场垂直于纸面向里.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按照图乙所示规律变化,则线框中的感应电流I (取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是(   )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
  • 11. 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在 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 的负载电阻,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电流表、电压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 B . 电流表的读数为1A C . 电压表的读数为 D . 副线圈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
  • 1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1和A2是完全相同的灯泡,线圈L的电阻可以忽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合上开关K接通电路时,A2始终比A1 B . 断开开关K切断电路时,A2先熄灭,A1过一会儿才熄灭 C . 合上开关K接通电路时,A2先亮,A1后亮,最后一样亮 D . 断开开关K切断电路时,A1和A2都要过一会儿才熄灭
  • 13. 如图所示,MN、PQ是间距为L的平行金属导轨,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导轨所在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M、P间接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一根与导轨接触良好、有效阻值为R的金属导线ab垂直导轨放置,并在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则(不计导轨电阻)(   )

    A . 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为M→R→P B . a、b两点间的电压为BLv C . a端电势比b端高 D . a端电势比b端低
  • 14. 分子力F、分子势能EP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线如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取无穷远处分子势能EP=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图线为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 B . 当r=r0时,分子势能为零 C .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先减小后一直增大 D . 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大小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
三、实验题
  • 15. 在用油膜法估算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中
    1. (1) 将每个油酸分子视为模型;
    2. (2) 实验中,为了使油酸充分展开,获得一块油膜,需要将油酸在酒精中稀释后再滴入水中;
    3. (3) 某同学实验中最终得到的计算结果和大多数同学的比较数据偏大,对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
      A . 记录1mL的总滴数时,将50滴误记录为60滴 B . 计算油酸膜面积时,错将不完整的方格作为完整的方格处理 C . 计算油酸膜面积时,只数了完整的方格数 D . 水面上痱子粉撒得太多
  • 16. (2018高二上·浙江期中) 如图所示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

    1. (1) 将图中所缺导线补接完整。
    2. (2) 如果在闭合电键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了一下,那么合上电键后,将原线圈迅速插入副线圈时,电流计指针(填“右偏”、“左偏”或“不偏转”);原线圈插入副线圈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迅速向左移动时,电流计指针(填“右偏”、“左偏”或“不偏转”)。
四、解答题
  • 17. 用易拉罐盛装碳酸饮料非常卫生和方便,但如果剧烈碰撞或严重受热会导致爆炸。我们通常用的可乐易拉罐容积V=355mL。假设在室温(17℃)罐内装有0.9V的饮料,剩余空间充满CO2气体,气体压强为100kPa。若易拉罐承受的压强为120kPa,则保存温度不能超过多少?

  • 18. 如图甲所示,一个圆形线圈的匝数n=1000,线圈面积S=200cm2 , 线圈的电阻r=1Ω,线圈外接一个阻值R=4Ω的电阻,把线圈放入一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求:

    1. (1) 前4s内感应电流的方向;
    2. (2) 前4s内的感应电动势。
  • 19. 如图甲所示为一台小型发电机的示意图,单匝线圈逆时针转动。若从中性面开始计时,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发电机线圈内阻为1.0 Ω,外接灯泡的电阻为9.0 Ω。求:

    1. (1) 写出流经灯泡的瞬时电流的表达式;
    2. (2) 转动过程中穿过线圈的最大磁通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