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蚌埠局属初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

更新时间:2021-03-02 浏览次数:23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近代以来我们的伟大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站起来追梦开始于(    )
    A .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
  • 2. 2020年6月8日,在宁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们都是携手并进”。以下史实中,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 西藏的和平解放 C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 土地改革的完成
  • 3. (2017·黑龙江模拟)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此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抗日战争 B . 解放战争 C . 抗美援朝 D . 解放西藏
  • 4. 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 . 消灭了地主阶级 B . 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 . 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D .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 5. 下表是1952年和1956年中国经济成分结构变动情况。导致表格中经济成分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单位:%)

    年份

    资本主义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国营经济

    1952

    6.9

    1.5

    0.7

    71.8

    19.1

    1956

    0.1

    53.49

    7.3

    7.1

    32.2

    A . 一五计划的实施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D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6. (2019·天水)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之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B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D .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 7.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它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那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D .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 8. (2019·菏泽)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感动中国”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进喜、焦裕禄、雷锋、邓稼先成为这个时代的典型和象征。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  )
    A . 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精神 B . 不怕牺牲、乐观主义精神 C . 保家卫国、英雄主义精神 D .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神
  • 9. 经过1978年思想理论界的讨论,人们再次认识到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
    A . 伟人的论断 B . 实践 C . 过去的经验 D . 党的决定
  • 10.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党的哪一次会议把它确定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旗帜(    )
    A . 中共七大 B . 遵义会议 C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 . 党的“十五大”
  • 11. 1987年11月12日,美国快餐业巨头肯德基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餐厅在北京前门正式开业,这也是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国快餐店。这主要得益于(    )
    A .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B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 .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 . 世界多极化潮流的大力推动
  • 12. 著名历史学家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他(指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作‘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他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材料中邓小平“打破禁忌”的论断(    )
    A . 促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 . 促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 . 推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D . 引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3. 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出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
    A .   当地山川俊美,风景秀丽宜人 B . 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 C . 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 . 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 14. 20世纪90年代,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其形成的步骤(    )
    A .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D .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15. 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    )
    A .  增强企业活力 B . 实行按劳分配 C . 鼓励个体经营 D . 建立股份公司
  • 16.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为了维护民族平等、团结,促进区发展,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是(    )
    A . 民族区域管理 B . 民族区域自治 C . 民族区域独立 D . 民族区域自主
  • 17. (2017·威海) “紫荆开后白莲开,喜事翩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谱新篇。”这首诗歌中的“喜事”是指(    )

    A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新中国成立 B . 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C . 川藏、新藏公路通车 D . 香港、澳门回归
  • 18. (2018七下·大庆月考) 2017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与会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同样是为了促进团结与合作,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
    A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 促进各国共同繁荣的主题 D . “求同存异”的方针
  • 19.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以上感动中国颁奖词的对象是(    )
    A . 莫言 B . 袁隆平 C . 屠呦呦 D . 邓稼先
  • 20. “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最能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
    A . “铁人”王进喜参加大庆石油会战 B . 中国宣布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C . 袁隆平培养出籼型杂交水稻 D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并加以改正。
  • 21. 独立梦、工业梦、强军梦、统一梦……“中国梦”凝聚着各方共识,砥砺国人前行。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

      判断:

      改正:

    2. (2)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判断:

      改正:

    3. (3) 深圳既是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现代第一批主动开放的经济特区。

      判断:

      改正:

    4. (4)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集中主要力量发展轻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判断:

      改正:

    5. (5) 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杨利伟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判断:

      改正:

三、综合题
  • 22.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一步步接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

    材料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带领人民开创了一条……道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使中国走上了一条富裕安康的强国之路。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发有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我们相信,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华民族这个“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1. (1)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中“二十八年”的起止时间。标志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改革开放”政策始于哪次会议的决策?邓小平带领人民开创的道路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说说,“东方巨龙”一定会日益“强起来”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4. (4)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哪些努力?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0年2月24日,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刊登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与世卫组织首席科学家苏米娅·斯瓦米纳坦共同署名的文章,介绍了科学界应对新冠病毒的努力,特别称赞了中国科学家共享新冠病毒基因组测序信息等贡献。文章还说,中国有关部门在应对和防控本国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所做的不懈努力,不但为其他国家在防控疫情上争取了宝贵时间,还为国际科学界共同应对这一疫情“铺平了道路”。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类疫病肆虐。中共中央组织人民群众先后发动三次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此外,积极进行防疫宣传,各地民众逐渐从应对疫病的封建迷信中走了出来,科学防疫与治疗被广泛认同。经过10余年的努力,曾经在旧社会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鼠疫、天花、黑热病等烈性和急性传染病陆续被消灭或基本消灭,人口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1960年,毛泽东就新中国卫生防疫工作成就指出,把卫生工作看作一项孤立的工作是不对的,卫生工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有利于改造我国人民的体质,使身体康强,环境清洁,与生产大跃进、文化和技术大革命相互结合起来,具有移风易俗、改造世界的意义。

    ——摘犏自李洪河《新中国疫病流行与社会应对(1949一1959))

    材料三: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经济严重衰退等全球性挑战,各国应携手共进。中国将同各国加强防疫合作,促进世界经济稳定,推进全球治理,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扩大开放中深化与各国友好合作,中国始终是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1. (1)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任举一例我国在医学方面取得成就的人物及其贡献。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探究这一时期我国卫生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经验。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人类应如何应对全球性的危机与挑战?
  • 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材料二: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材料三: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材料四: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摘编自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1. (1) 根据材料一,周恩来同志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周恩来提出的“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的著名方针是什么?
    3. (3) 结合材料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请列举两个事例
    4. (4) 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将推动建立怎样的新型国际关系?
    5. (5) 结合所学,总结我国取得一系列外交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 25. 贴春联是中国百姓过春节的重要习俗。春节期间家家贴上大红的春联,把春节装点得喜气洋洋。而春联的小小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下面是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们搜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某地农村百姓盛行的春联。他们计划据此编写一部以《新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历程》为题的小型史书。请你把他们的编写提纲补充完整。

    春联集锦:①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②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③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④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单元

    历史时期

    主要事件

    春联编号

    第一单元

    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时期

    土地改革

    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农业生产合作社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第三单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 (1) 请依次写出对应的春联编号。
    2. (2) 进行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哪一年完成?
    3. (3) 从表格中找出哪一措施对我国的农村发展造成了危害?并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危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4) 纵观新中国农村经济的展历程,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