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文山州市砚山县2020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9-22 浏览次数:22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pāo)     责(jié)    号(chuò)     深痛疾(wù) B . 亮(zèng)    爱(nì)     首(qǐ)       博闻强(zhì) C . (xiáo)    干(kū)     默(jiān)     长短叹(xū) D . (sù)      待(nüè)    热(chì)      拐弯角(mò)
  • 2.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诀别  感概  温故知新  扑朔迷离 B . 琐屑  妖娆  李代桃僵  炯乎不同 C . 亵渎  藉贯  鸦雀无声  焕然一新 D . 岔道  荒谬  春寒料峭  戛然而止
  • 3. 下列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国际马拉松比赛首次在衡阳激情开跑。在这场万众瞩目的比赛中,衡阳人以奔跑的姿势跑进春天,拥抱春天。 B . 撒贝宁主持的《开讲啦》节目鲜为人知 , 在此节目中,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的青睐。 C . 近期在一场国际女子格斗中,中国选手张伟丽以坚定地意志和优秀的技术险胜对手,比赛场面火爆,让人们拍手称快 D . 在建国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人世,但他们的恩情我们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
  • 4. 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 唱着毕业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 B . 今年我省春茶生产总量平稳增长,多产地的烘青毛茶平均单价较上年增长了大约9%-18%左右。 C . 2020年寒假,我校“智慧教育,网络直播”平台开始授课。 D . 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关键就是在于大家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
  • 5. (2019·凉山)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生活中的磨难没能掩盖生活中的温情。

    ②还是刻骨铭心的纯真爱情,都在荒寒的人生底色上涂抹上温情的色彩,温暖着读者的心。

    ③尤其是孙少平和田晓霞之间近乎柏拉图式的爱情,纯真甜美,让人心醉。

    ④这是一个温暖的世界。

    ⑤无论是醇厚的父子之爱、纯洁的同窗友情、美好的同事情分、淳补的乡邻情谊。

    A . ①④⑤②③ B . ④①⑤②③ C . ①⑤②③④ D . ④⑤②①③
  • 6.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有些古文,其标题就表明了文章的题材。如《陋室铭》、《岳阳楼记》、《爱莲说》、《出师表》等题目中的“铭”、“记”、“说”、“表”,都表明了该文的文体。 B . 契诃夫,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有《变色龙》等,他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以及我们所熟知的列夫•托尔斯泰都是俄国作家。 C . 古人对年龄有特殊的称谓,按从小到大的排列有:“始龀”、“弱冠”、“不惑”、“而立”、“耄耋”。 D . 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二、句子默写
  • 7. 根据提示填空。
    1. (1) 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2) ,白露为霜。(《诗经·蒹葭》))
    3. (3) ,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4. (4)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5. (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6. (6) 三年的初中时光即将悄然而逝,分别在即,请你用励志的古诗词名句与同学共勉:。(填写连续的两句)
三、综合性学习
  • 8.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中的“黑社会组织”和“恶势力”就像是我们社会中的毒瘤,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而且也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繁荣稳定,人们无不对它咬牙切齿、恨之入骨。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我们必须全民加入到打黑除恶的行动中去。

        材料二:

       

        材料三:

    2018年1月进行部署,正式启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2018年,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在全社会形成对黑恶势力人人喊打的浓厚氛围。2019年,对尚未攻克的重点案件、重点问题、重点地区集中攻坚,对已侦破的案件循线深挖、逐一见底,彻底铲除黑恶势力赖以滋生的土壤。2020年,建立健全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长效机制,取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压倒性胜利。

    1. (1) 请阅读上面两则材料,拟写一条“打黑除恶”标语。
    2. (2) 晓云的爸爸曾经遭受村里黑恶势力的欺凌,但他生性怯懦,害怕会受到报复。请你劝说晓云的爸爸站出来举报村里的黑恶势力,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处。
四、名著阅读
  • 9.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两题。

        老头子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干过;现在,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样的小心。祥子的叙述只有这么个缝子,可是祥子一点没发毛咕的解释开,老头子放了心。“怎么办呢?”老头子指着那些钱说。“听你的!”“再买辆车?”老头子又落出虎牙,似乎是说:“自己买上车,还白住我的地方?!”“不够!买就得买新的!”祥子没看他的牙,只顾得看自己的心。“借给你?一分利,别人借是二分五!”祥子摇了摇头。

    1. (1) 这段文字节选自老舍的《骆驼祥子》,文段中与祥子对话的老头子是谁?
    2. (2) 选段中祥子的三十块钱是怎么来的?
五、字词书写
六、诗歌鉴赏
  • 1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 (1) 春天景物特别多,诗人为什么单单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2. (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七、对比阅读
  • 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软?

        (乙)

        一夜,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

     (节选自《啸亭杂录》有删改)

    【注释】年,指年羹尧,清朝名将。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山门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②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

    2. (2)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

    3. (3) 寺僧、讲学家和老河兵都在寻找石兽,为什么只有老河兵能找到?
    4. (4) 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说老河兵和年羹尧的思维方式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八、现代文阅读
  • 13.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流浪地球》——恒星的挽歌

    冯小宝

        ①《流浪地球》是2019年备受关注的电影,它引发了无数观众对电影中科学设定的热烈讨论。有的说行星发动机不可能实现;有的说要引爆木星推走地球,有更好的办法.....回头想想,到底什么才是地球不得不流浪的原因呢?

        ②太阳内部不断发生氢核聚变,产生氦,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一方面,太阳的巨大质量产生引力,令其自身向中心坍缩;另一方面,核反应产生的高热,导致它膨胀。这两种趋势形成一种平衡,让太阳能保持稳定的形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核心中的氢会越来越少,氦越来越多,核心密度越来越大,于是核心就会收缩。随后发生新的热核反应,这种反应会释放更大的能量,点燃太阳的氢壳层。因此太阳本身会更热且不断膨张,变成一颗红巨星,它的直径将相当于现在的100倍。到那时,太阳会将靠近它的水星和金星一口吞掉,地球也许不会被吞噬,但必然早就被烤焦,一切生物都将灰飞烟灭。

        ③现实中,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恒星“吃掉”行星的案例。2010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就观测到,一颗与太阳类似的恒星,正在吞噬与它相距约300多万千米的行星。在恒星巨大的引力作用下,这颗行星被拉伸成橄榄状,其表面的平均温度超过1500摄氏度。预计在之后的1000万年内,这颗行星就会被完全吞啦。

        ④地球这颗行星的生物圈,其实是依靠太阳这颗恒星给予的能量来维持的。离开了太阳,地球的生态循环系统必然崩溃。此时,地球不得不流浪。因此,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带领观众进行了各种基于已有科学发现的假设和推定。

        ⑤流浪的地球,离开了生命之光——太阳,唱着恒星的挽歌,满含对旧爱的眷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未知的征程。当电影中的人类用各种语言说着“太阳系,再见”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是永不熄灭的文明之火。

    (选自《中学科技》,2019年第4期,有删改)

    1. (1) 文章开头从电影《流浪地球》说起,有什么作用?
    2. (2) 第②段侧重于科学推理太阳膨胀、烤焦地球的过程。请梳理这一过程,完成填空。

      太阳氢核聚变失衡,核心因密度增大而收缩①一太阳烤焦地球

    3. (3) 文章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4. (4) 联系文章和下列材料,谈谈你对“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的认识。(80-100字)

      材料: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它的运动也是无穷无尽的。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运动。今天,载人的宇宙飞船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登上月球的飞行,将来一定会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

      (选自《宇宙里有些什么》,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版)

  • 1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老枣树下的斑驳流年

        ①淅淅沥沥的秋雨,从晨落到暮。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

        ②正是红枣上市的季节。老家院子里的老枣树上一定挂满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了吧,被连绵的雨珠击落一地,树下有否拾枣的人?

        ③从前,红枣成熟的季节,母亲便挎了一篮子红枣给我送来。不厌其烦地和我絮叨小时候打枣的事儿。如今,这样的情景,于我成了一种高不可攀的奢望和梦想。

        ④我是老枣树看着长大的。除了母亲,我和老枣树最亲。每年燕子飞来的时候,我就围着老枣树转悠。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绿碧碧的枣儿终于有了红意。

        ⑤我找来一根长棍子递给母亲,拉着她来到老枣树下。母亲仰头朝树上望,忽而举起棍子就打。落地的枣儿仿佛一只只欢蹦乱跳的兔子,满地撒欢。我小跑着来来回回追赶着去捡。可是,才捡了几颗,母亲就停下不打了。母亲说,枣熟透了才好吃。等树上的枣全都变红的时候,母亲却又换了说法,得留着,过年时好给你蒸枣糕吃。从此,红枣成了一道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美味。

        ⑥母亲也有破例的时候。

        ⑦八岁那年,一天放学后我一口气跑回家,哭闹着跟母亲要爸爸。母亲见哄弄不下,突然伸手打了我一巴掌,我更加起劲儿地哭喊起来。母亲把我搂在怀里说:“走,妈妈给你打枣吃。”

        ⑧那天,母亲只一会儿就把树上的枣打光了,地上青蒙蒙一片。我抬头看母亲,她眼睛里湿润润的。

        ⑨十三岁那年,到了红枣收获的季节。一天,同桌因为我阻止她上课吃东西,便告诉老师我拿了她的橡皮,还骂我小偷。我向母亲哭诉一阵子后说,我不想上学了。母亲伸手抹掉我脸上的泪水,牵起我的手来到老枣树下,递给我一根长木棍,说:“使劲儿往树上打,气出来心里就不觉得憋屈了。”

        ⑩真的,我举起棍子噼哩啪啦打了一阵子,心里感觉舒坦多了。但是看着被打得光秃秃的树,我心里又很难过。母亲却笑微微地说:“枣树越打越旺。”直到第二年秋天,一颗颗圆滚滚红艳艳的枣儿挂满老枣树,我才相信母亲的话是真的。

        ⑪十七岁那年,我高考落榜。这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消息。我抓起一根棍子,对着老枣树一通猛击,直到精疲力竭,瘫坐在地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我被一阵冷风吹醒。起身准备回屋,身上的毛毯掉落地上,我弯身去拾,却看见母亲坐在地上睡着了。顿时,我的眼泪叭嗒叭嗒掉下来。

        ⑫一次次,我用打老枣树的办法,平息了心里的委屈和怨愤。但我不知道,当我拼命抽打老枣树的时候,母亲的心有多疼。

        ⑬忽而觉得,母亲就是一棵老枣树。她一辈子含辛茹苦,将我拉扯成人。我却因为生活中的风吹草动或种种不如意一次次向母亲哭诉和发泄,而每一次哭诉和发泄都会像刀子一样剜割着母亲的心。

        ⑭后来,母亲离我而去,我也离开了那棵老枣树。但我觉得,我从没离开过老枣树,就像从没离开过母亲一样。

        ⑮夜深了。秋雨依然淅淅沥沥,窗玻璃发出啪啪嗒嗒的声响,像极了老家院子里那棵老枣树上的红枣落到地面的声音。伸手按灭台灯,叮嘱自己,睡吧,好去老家院落里,捡拾那一颗颗圆滚滚紫溜溜的红枣,以及像阳光一样散落一地的斑驳流年。

    (《小小说选刊》2018年第3期。有删改)

    1. (1) 阅读第⑥-⑪段,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后两次打枣的原因。

      示例:第一次:无理哭闹后打枣。

      第二次:时打枣。

      第三次:后打枣。

    2. (2) 结合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列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终于看见青蒙蒙的芽儿了,终于开出黄盈盈的小花了,绿碧碧的枣儿终于有了红意。(连用三个“终于”有何作用?)

      ②忽而觉得,母亲就是一棵老枣树。(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3. (3) 本文有多条线索,请说出其中两条。
    4. (4) 下面是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的一段文字,与文中第⑨段的画线句子进行比较:同样是写母亲,内容上有何异同?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5. (5) 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九、作文
  • 15. 按要求写作。

        童年走了,快乐却常在;旅游结束了,美景却常留;朋友远离了,友谊却不曾疏远;好书读完了,感受却不曾消失……

    请以“           仍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④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⑤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