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

更新时间:2020-08-18 浏览次数:25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xūn)   友(zhì)   为人知(xiān)  而不舍(qiè) B . 果(shuò)  起(dié)   目不园(kuī)   可歌可(qì) C . 越(zhuó)  澎(pài)   鞠躬尽(cuì)   至死不(xiè) D . 基(diàn)  夜(zhòu)  家户晓(yù)    锋毕露(máng)
  •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选聘  谣言  妇孺皆知  深恶痛绝 B . 深宵  抱歉  沥尽心血  气冲斗牛 C . 秩序  梳头  慷概淋漓  心不在焉 D . 伴侣  小楷  不以为然  当之无愧
  • 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些“中国好人”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已经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B . 争当“美德少年”的活动开展以来,班上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C . 一些小城市的户外广告牌杂乱无章 , 成为城市的“雀斑”。 D . 他用自己光辉的一生谱写出了优秀共产党人的赞歌,深刻诠释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真正内涵。
  • 4. (2020九上·富锦期末)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 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 .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努力攻克技术难关,取得了约 500 项左右的专利成果。 C . 通过“主题教育”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意义。 D . 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必须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或破坏自然资源。
  •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等。臧克家,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烙印》等。 B . 萧红,原名张迺莹,黑龙江人,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C . 邓稼先,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科学和技术专家。1999年国家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D .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二、名著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A有点慌。他只知道骑自行车的讨厌,还不晓得其中还有可怕的——既然曹先生都不敢家去,这个家伙一定来历不小!他跑了几十步,便追上了那个人;故意地等着他与曹先生呢。自行车把A让过去,A看了车上的人一眼。一眼便看明白了,侦缉队上的。

    1. (1) 以上文段出自《》,作者是
    2. (2) “A”处的人物是
三、句子默写
  • 7. 古诗文默写。
    1. (1) 前不见古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2) 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 (3) 造化钟神秀,。(杜甫《望岳》)
    4. (4) 荡胸生层云,。(杜甫《望岳》)
    5. (5) 飞来山上千寻塔,。(王安石《登飞来峰》)
    6. (6) 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7. (7) 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游山西村》)
    8. (8) 箫鼓追随春社近,。(陆游《游山西村》)
    9. (9) 从今若许闲乘月,。(陆游《游山西村》)
    10. (10) 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四、综合性学习
  • 8. 下面是一份对360名初中生“追星对象”的调查统计表,请根据调查情况,回答问题。

    内容

    有卓越贡献的中外名人

    艺术之星

    实力派影视歌星

    偶像派影视歌星

    比例(%)

    10

    11

    25

    54

    1. (1) 从数据中可以发现:
    2. (2) 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的建议是:
五、诗歌鉴赏
  • 9. 阅读古诗文,回答下列小题。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 (1) 本诗作者是唐代诗人,体裁是五言(填“律诗”或“绝句”)。
    2. (2) 诵读这首诗,我们可以想象到,诗人在竹林里“独坐”“”“”,内心的淡定与自然的幽静融合在一起。
六、课内阅读
  • 10. 阅读《孙权劝学》,回答下列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 (1)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句,是孙权向吕蒙指出“学”的性;而当“蒙辞以军中多务”时,孙权又现身说法,以“”一句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2. (2)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字。

      , 权谓吕蒙曰

      ②蒙辞以军中多

      ③孤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当涉猎,见往事耳

      非复吴下阿蒙

      更刮目相待

    3.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 (4)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可谓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作者在此描写两人的对话,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何作用?
七、现代文阅读
  • 11. 阅读《我是吴宓教授》,回答下列小题。

    我是吴宓教授

        ①每天早上七点半,《欧洲文学史》教授吴宓准时来到教室,开始在黑板上书写。很快,讲义写了满满一黑板,详细列出参考书、著作、出版社、出版年代等。学生上前偷看,发现他所写的,竟全凭记忆。

        ②课堂上的吴教授,常穿一袭灰布长袍,一手拎布包袱,一手拄手杖,戴一顶土棉纱睡帽就走上讲台。打扮虽然古板,讲的却是纯英文诗歌。而且开讲时,笔记或纸片看都不看一眼,所有内容均脱口而出,讲到得意时,还要拿起手杖,随着诗的节律,一轻一重地敲着地面。

        ③课堂上这番潇洒,是吴宓花了苦功夫才换来的。半夜时分,别人都睡下了,室友经常看见他埋头备课。第二天一早,别人还没醒,他已经在“室外晨曦微露中”反复诵读。

        ④当他任教东南大学时,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梁实秋曾旁听他的课,回校后半是羡慕半是嫉妒地抱怨:内容丰富,井井有条,学校未能罗致,“宁非憾事哉”。

        ⑤他就像是一座钟。他给学生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写下的外文字母及数字,笔画粗细好像印刷的一样整齐。一次,有个青年教师不小心把上课用的教科书丢了,吴宓要求他上课前必须找到。当晚,宿舍熄灯睡觉,吴先生前来敲门,高声问:“教科书找到没有?”这名不耐烦的教师只好骗他:“找到了,吴先生,请放心吧。”这才过关。

        ⑥这位老师,给学生们留下的印象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上课像划船的奴隶那样卖劲”。这些学生中,许多人后来大名鼎鼎:钱钟书、曹禺、吕叔湘……与他们相比,老师吴宓一度不那么出名。

        ⑦比起教学上的严谨,学生们更爱回忆吴宓课下的关爱。一次,他和学生们一起走在街上,对面开来一辆汽车,他连忙举起手杖,一面挡住车,一面催着女学生们一字排站在人行道上,这才让开道路。

        ⑧类似的故事口耳相传,让古板的吴教授在后人记忆里鲜活起来。在他曾任教的清华大学学生BBS上,一个女学生曾略带艳羡地提到,当年在清华课堂上,看见有女生站着听课,吴先生总是会跑出去替她们找来凳子坐。又有人追忆起吴先生点名,点到“金丽珠”这个名字,情不自禁地说:“这个名字多美。”全班大笑。

        ⑨这位教授经济并不宽裕,他身上的长衫年岁太久,磨损得布纽扣都要掉了,也舍不得换。但他却很舍得请学生吃饭。每次在小馆子里坐下,他都神情严肃地拿过菜单,用正楷在小纸片上写下要点的菜及价格,一笔一笔算清楚,估量口袋里的钱够用,这才交给跑堂的。

        ⑩学生李延先最难以忘怀的,是与老师“月下湖畔、吟咏啸傲”的往事。而钱钟书也把老师课堂上的风采学了几分。正如学者江弱水所言,除了老师这个身份,怎么来描画吴宓其实都不到位。从东南大学到西南师院,数也数不清的讲堂上,作为“老师”的吴宓“划过了动荡不已的时代,也划过了他的一生”。

        ⑪可惜,到这一生要结束的时候,他已经不能当老师了。1976年,因饱受折磨而身体虚弱的吴宓回到陕西老家 , 听说一些中学因为没有外语老师而不开英语课,便急切地问:“他们为什么不请我啊?我还可以讲课。”

        ⑫没有人记得他的教授身份,除了他自己。据说,弥留之际,他不停地喊着:“我是吴宓教授。”

    【注释】①彼时正值文革时期,吴宓成为大罪人,受尽苦难。病重有残疾,只得回家养病。

    1. (1) 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嫉妒”的正确读音是,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
    2. (2) 本文记叙的是吴宓教授的事迹,却在第⑥段写到他大名鼎鼎的学生钱钟书、曹禺、吕叔湘,这运用的是什么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3. (3) 阅读全文,完成下表。

      吴宓教授的特点

      具体表现

      讲课时不看资料,所有内容脱口而出

      勤奋

      批改学生作业,字迹工整

      关爱学生

    4. (4) 请你阅读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划线句子的作用。
  • 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大侠”黄大年

        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黄大年,就是这样一位侠者。

        ②作为侠者,他身怀绝技,称雄国际。

        ③他是国际知名地球物理学家、战略科学家,擅长“给地球做CT”;他回国前研发的高科技整装技术装备,能在快速移动条件下探测地下和水下隐伏目标,广泛应用于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尤其潜艇攻防和穿透侦查等军民两用技术领域。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的航空重力梯度仪系统,能精确探测位于国界和交战区地下隧道以及隐藏在民用建筑物地下的军事设施。

        ④“黄大侠”是一个被仰望、被追赶的传奇人物。回国不久,他出任“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项目第九分项的首席专家,这是国内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深探项目。国家“巡天探地潜海”得以填补多项空白。因为他,中国深部探测能力已达国际一流水平,局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话说2009年,恰逢某国航母舰队耀武扬威正在太平洋演习。听说黄大年回到中国,这个舰队自动后退100海里。航母舰队何以后退?盖因黄大年身怀绝技使然。此事,外媒有报,新华社有转,惊动中外。这样的高手,自然让人联想到“一个人顶几个师”的钱学森。而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那一代前辈“高手”,恰是黄大年自小的偶像。

        ⑤作为侠者,黄大年家国情怀,淡泊名利。

    ⑥1982年,黄大年从长春地质学院大学毕业,题赠友人以照片,上书9字:“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落笔之际,侠气跃然纸上。1993年初冬,他奔赴英伦深造,启程前回望同学,大声说:“等着我,我一定会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回来。”2009年,他51岁,正是科学家的黄金年龄,绝学练成,声播宇内,却选择归来, 被选为“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项目”的负责人 。

        ⑦英国的生活很好。但在他看来,“在这里,过得再舒服,也不是主人。国家在召唤,我应该回去!”“作为一个中国人,国外的事业再成功,也代表不了祖国的强大。只有在祖国把同样的事做成了,才是最大的满足。” 选择面前,黄大年义无反顾。他最短时间辞职、售卖别墅、办回国手续。他说,“现在正是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这批人应该带着经验、技术、想法和追求回来。” 一边是洋房名望,英伦风景,剑桥流水;一边是祖国召唤,从头开始,道远任重。

        ⑧回国后,有一项地球勘探项目缺领军人物,但这个上亿元项目却一分钱也分不到他头上,他二话不说,披挂上阵。学校屡次催他抓紧申报院士,他说“先把事情做好,名头不重要”。

        ⑨作为侠者,黄大年献身事业,看淡生死。

        ⑩他说:“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他身体不好,常年大把吞速效救心丸,却说“我是活一天赚一天,哪天倒下,就地掩埋。”2016年底,黄大年积劳成疾,晕倒在万米高空,被送医院;人未醒,双手却紧抱电脑,掰不开。他醒后第一句话是:“我要是不行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里面的研究资料很重要……”他因胆管癌接受了手术治疗。

        ⑪2016年11月19日晚上8点多,黄大年突然在微信朋友圈里问道:“谁还记得我们在校庆70周年晚会时合唱的那首歌叫啥名字?一天一夜没睡了,刚吃完一顿饭,就想听‘她’。”这首歌曲正是1988年中央电视台的一部讴歌钱学森、邓稼先等科技知识分子的专题片主题曲——《共和国之恋》,歌词写道:在爱里在情里,痛苦幸福我呼唤着你,在歌里在梦里,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

        ⑫2017年元旦的头天晚上,已经躺在病床上的黄大年请求护士长帮他将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新年贺词的视频录下,拷贝在笔记本电脑上,在学生和护士的帮助下,他目不转睛地看了一遍又一遍,之后在微信群里留下了这样的话语——“国家对科技创新这么重视,取得了这样多的成绩,我真的好高兴,你们都要准备好,加油干。”

        ⑬7天之后,这颗时刻为祖国而跳动的心脏永远地停了下来,就像黄大年喜欢的歌里唱的那样——“纵然我扑倒在地,一颗心依然举着你,晨曦中你拔地而起,我就在你的形象里……”熟悉黄大年的人都说,这就是他的心声。

        ⑭黄大年:高风亮节,堪称楷模。侠者,当之无愧!

     

    1. (1) 阅读文章,结合黄大年的事迹,简要写出他被称为“大侠”的理由。
    2. (2) 引号的作用有很多种,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两个对引号的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备选词语:“黄大侠”“高手”“科研疯子”“给地球做CT”。

    3. (3) 阅读⑨—⑭段,就其内容或写法提出一个问题,并简要说明这个问题对于你理解人物黄大年有怎样的帮助。
八、作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