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0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内环境与稳态

更新时间:2020-07-24 浏览次数:363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0·全国Ⅲ)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   )
    A . 若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B . 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C . 病原体表面若不存在蛋白质分子,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 D . 病原体经吞噬细胞处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体产生抗体
  • 2. (2020·全国Ⅱ) 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
    A . 艾滋病 B . 类风湿性关节炎 C . 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 D . 抗维生素D佝偻病
  • 3. (2020·浙江选考) 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有的病毒经灭活处理后,可用于细胞工程中介导动物细胞的融合 B . 适当增加机体内参与免疫的细胞数量与活性,可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抵御能力 C . 在某人的分泌物中检测到新型冠状病毒,推测该病毒的增殖不依赖于宿主细胞 D . 用高温高压处理病毒使其失去感染能力,原因之一是病毒的蛋白质发生了热变性
  • 4. (2020·浙江选考) 对人群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注射某种流感疫苗后不会感染各种流感病毒 B . 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产生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 C . 接种破伤风疫苗比注射抗破伤风血清可获得更长时间的免疫力 D . 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且已完全恢复者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
  • 5. (2020·天津) 在天花病毒的第四代疫苗研究中,可利用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在感染和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成分)制作疫苗。注射该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识别天花病毒的抗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可通过基因工程途径生产这种疫苗 B . 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C . 该方法制备的疫苗不会在机体内增殖 D . 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疫苗中的抗原物质
  • 6. (2020·浙江选考) HIV侵染辅助性T细胞后,可复制出子代HIV继续侵染,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削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HIV通过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进入细胞 B . DNA分子整合到辅助性T细胞的DNA过程会形成磷酸二酯键 C . HIV侵染辅助性T细胞后形成DNA分子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参与 D . 在辅助性T细胞内,以RNA为模板分别直接指导合成DNA,RNA和蛋白质
  • 7. (2020·全国Ⅱ) 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B . 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 C . 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 D . 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 8. (2020·新高考I) 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核酸检测法和抗体检测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抗体检测法利用了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 B . 感染早期,会出现能检测出核酸而检测不出抗体的情况 C . 患者康复后,会出现能检测出抗体而检测不出核酸的情况 D . 感染该病毒但无症状者,因其体内不能产生抗体不适用抗体检测法检测
二、多选题
  • 9. (2020·新高考I) 某人进入高原缺氧地区后呼吸困难、发热、排尿量减少,检查发现其肺部出现感染,肺组织间隙和肺泡渗出液中有蛋白质、红细胞等成分,被确诊为高原性肺水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患者呼吸困难导致其体内CO2含量偏高 B . 体温维持在38℃时,该患者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C . 患者肺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肺部组织液增加 D . 若使用药物抑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使患者尿量增加
三、实验探究题
  • 10. (2020·全国Ⅰ) 某研究人员用药物W进行了如下实验:给甲组大鼠注射药物W,乙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大鼠的相关生理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乙组大鼠无显著变化;与乙组大鼠相比,甲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升高,尿中葡萄糖含量增加,进食量增加,体重下降。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药物W破坏了胰腺中的细胞,使细胞失去功能,从而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2. (2) 由上述实验结果还可推测,甲组大鼠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导致肾小管液的渗透压比正常时的, 从而使该组大鼠的排尿量
    3. (3) 实验中测量到甲组大鼠体重下降,推测体重下降的原因是
    4. (4) 若上述推测都成立,那么该实验的研究意义是(答出1点即可)。
  • 11. (2020·浙江选考) 欲研究大鼠皮肤移植后的皮肤存活率,某同学提出了下面的实验思路。请以皮肤存活率为指标,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要求与说明:A、B系大鼠即为A、B品系大鼠。实验条件适宜。皮肤存活率是指移植存活的皮肤片数占总移植皮肤片数的百分比。排斥反应指移植物作为“非己”成分被免疫系统识别、破坏和清除的免疫反应)

    实验思路:

    ( 1 )实验分组与处理:

    组1:取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自身的另一部位。

    组2:取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B系大鼠。

    组3:取与组2相同处理并出现排斥反应后的B系大鼠的T淋巴细胞,注射到未处理的B系大鼠并将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该大鼠。

    ( 2 )将上述各组若干只处理后的大鼠进行饲养,每隔一定时间观测皮肤片的存活状况并记录,计算皮肤存活率。

    回答下列问题:

    1. (1) 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 表示实验结果,其中横坐标为皮肤移植后时间):

    2. (2) 分析与讨论:

      ①上述实验思路中,移植皮肤的受体大鼠是

      ②为了进一步验证大鼠对移植皮肤起排斥反应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在实验思路的分组和处理中,若设置组4,其处理是给予大鼠免疫抑制剂,再移植皮肤片,用免疫抑制剂处理的理由是,还可设置组5,其处理是,理由是

      ③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有

四、综合题
  • 12. (2020·全国Ⅱ) 人在剧烈奔跑运动时机体会出现一些生理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 (1) 剧烈奔跑运动时肌细胞会出现,这一呼吸方式会导致肌肉有酸痛感。
    2. (2) 当进行较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人体还会出现其他一些生理变化。例如,与运动前相比,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会加强,分泌,该激素具有(答出2点即可)等生理功能,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3. (3) 人在进行剧烈运动时会大量出汗,因此在大量出汗后,为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可以在饮水的同时适当补充一些
  • 13. (2020·江苏) 下图是人体稳态调节机制的示意图,①~④表示相关的激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某同学长跑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中枢,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递质作用于心脏及血管细胞膜上的,从而降低血压,该调节方式属于调节。
    2. (2) 该同学因运动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升高,激活位于的神经元A,促使其合成和分泌(填①的名称),进而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该调节方式属于调节。
    3. (3) 该同学因运动体温升高,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皮肤血管和汗腺,增加散热;运动后,神经元B合成和分泌②减少,导致③、④合成和分泌,减少产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激素②的名称是,其生理作用是
  • 14. (2020·天津) Ⅰ型糖尿病是因免疫系统将自身胰岛素作为抗原识别而引起的自身免疫病。小肠黏膜长期少量吸收胰岛素抗原,能诱导免疫系统识别该抗原后应答减弱,从而缓解症状。科研人员利用Ⅰ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进行动物实验,使乳酸菌在小鼠肠道内持续产生人胰岛素抗原,为此构建重组表达载体,技术路线如下。

    据图回答:

    1. (1) 为使人胰岛素在乳酸菌中高效表达,需改造其编码序列。下图是改造前后人胰岛素B链编码序列的起始30个核苷酸序列。据图分析,转录形成的mRNA中,该段序列所对应的片段内存在碱基替换的密码子数有个。

    2. (2) 在人胰岛素A、B肽链编码序列间引入一段短肽编码序列,确保等比例表达A、B肽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
      A . 引入短肽编码序列不能含终止子序列 B . 引入短肽编码序列不能含终止密码子编码序列 C . 引入短肽不能改变A链氨基酸序列 D . 引入短肽不能改变原人胰岛素抗原性
    3. (3) 在重组表达载体中,SacⅠ和XbaⅠ限制酶仅有图示的酶切位点。用这两种酶充分酶切重组表达载体,可形成种DNA片段。
    4. (4) 检测转化的乳酸菌发现,信号肽-重组人胰岛素分布在细胞壁上。由此推测,信号肽的合成和运输所经历的细胞结构依次是
    5. (5) 用转化的乳酸菌饲喂Ⅰ型糖尿病模型小鼠一段时间后,小鼠体内出现人胰岛素抗原,能够特异性识别它的免疫细胞有________。
      A . B细胞 B . T细胞 C . 吞噬细胞 D . 浆细胞
  • 15. (2020·江苏)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表面的刺突蛋白(S蛋白)与人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人体,引起肺炎。图1为病毒侵入后,人体内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单克隆抗体可阻断病毒的粘附或入侵,故抗体药物的研发已成为治疗新冠肺炎的研究热点之一。图2为筛选、制备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人体内抗原递呈细胞吞噬病毒,并将病毒的抗原暴露在细胞表面,被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后激活该细胞。
    2. (2) B细胞识别入侵的病毒后,在淋巴因子作用下,经过细胞的,形成细胞。
    3. (3) 为判断疑似患者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采集鼻咽拭子主要用于病原学检查,检测病毒的;采集血液样本主要用于血清学检查,检测
    4. (4) 据图2所示,研制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需先注射免疫小鼠以激活小鼠的免疫细胞,再提取激活的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用HAT培养基筛选获得细胞。因为同一种抗原可能激活细胞,还需继续筛选才能获得分泌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