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

更新时间:2020-07-30 浏览次数:190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其中②处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 . 隋朝建立 B . 隋灭陈,完成统一 C . 开凿大运河 D . 隋朝创立科举制度
  • 2. 第五套人民币50元的背面是布达拉宫图景,它的修建是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为迎娶(    )
    A . 金城公主 B . 太平公主 C . 尺带珠丹 D . 文成公主
  • 3.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在我国蔓延,以下哪部著作可以给我们提供医疗和防治帮助(    )
    A .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B .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C .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D .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 4. 家喻户晓的“三打白骨精”、“女儿国”、“红孩儿”等故事来自明朝时期著名的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
    A . 《大唐西域记》 B . 《水浒传》 C . 《西游记》 D . 《牡丹亭》
  • 5. 在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瓷都的是(    )
    A . 景德镇 B . 邢窑 C . 唐三彩 D . 越窑
  • 6.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某校初一5班开展了“中国历代版图及疆域的探究”活动课,得知我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王朝是(    )
    A . 唐朝 B . 宋朝 C . 元朝 D . 清朝
  • 7. 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征是(    )
    A . 政权并立 B . 国家统一 C . 南北对峙 D . 经济重心南移
  • 8. 由雍正皇帝设立,后来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是(    )
    A . 中书省 B . 行中书省 C . 六部 D . 军机处
  • 9. (2020·绿园模拟) 用文献史料探究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情况,作为首选的“工艺百科全书”是(    )
    A . 《农政全书》 B . 《本草纲目》 C . 《天工开物》 D . 《永乐大典》
  • 10. 下列明末清初发生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吴三桂降清  ②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③明崇祯帝在绝望中自缢  ④李自成逃离北京

    A . ②①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③②①④
二、非选择题
  •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1,图2)

    材料二:(如图3)

    材料三:科举制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1. (1) 材料一中两位历史人物当政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请分别写出其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或盛世局面。
    2. (2) 材料二中隋朝大运河开凿于哪位皇帝在位时期?大运河的开通有何意义?
    3. (3) 材料三中的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唐朝时武则天为完善这一制度作出了什么贡献?宋代对这一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发展,体现了宋代实行的哪一重大政策?
  • 12. 中国有三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字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派别,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培要(英国近代思想家)

    1. (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在战争上”、“在航海上”的发明分别指什么?
    2. (2) “第一种在文字上”的发明到宋代有何改进?
    3. (3) “三种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它们在传播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的是谁?
    4. (4) 从三种发明以及它们的运用和传播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 13.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材料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明朝的科举考试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材料三:万众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凯歌》

    1. (1) 材料一中的内容是哪位皇帝规定的?有何目的?
    2. (2) 明朝的科举考试文体是什么?“八股之害”体现在哪里?
    3. (3) 材料中“主将”是谁?“倭奴”是指哪一国家的人?
  • 14.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最高的利益。

    材料一: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材料二:在清朝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1. (1) 元朝统一全国后,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实行了一项在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这项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2. (2) 清朝是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谁将其国号改为清?
    3. (3) 清朝统治者为了加强对西北、西南、东南边疆管辖,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
    4. (4) 我们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分裂破坏活动。明清时期,面对侵略时,我国成功捍卫国家主权的史实有哪些?
  • 15.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材料一:下列图片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外联系的概貌。

    材料二:宋朝在一些重要的海港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宋代的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

    1. (1) 与材料一中图一图二有关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分别是什么?
    2. (2) 图三反映了明朝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什么地方?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3) 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宋代的对外贸易相当活跃,为此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
    4. (4) 材料三中“天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这种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
    5. (5) 从唐、宋、明到清朝,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