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重庆垫江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检...

更新时间:2020-07-30 浏览次数:22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 1.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关注了“党大还是法大,习近平用宪法回答”文章。其中提到“党领导人民制定、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材料直接反映了(    )
    A . 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 B . 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C . 中国共产党是最高国家监察机关 D . 宪法与其他法律互为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 2. 2020年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出席盛会,肩负14亿人民的重托,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假如你是人大代表,你认为以下错误的是(    )
    A . 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B . 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C . 提交议案,行使民主权利 D . 十分慎重地对待自己的每一次举手表决
  • 3. 下列选项既是公民基本权利又是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A . 受教育、依法服兵役 B . 受教育、劳动 C . 受教育、依法纳税 D . 受教育、保守国家秘密
  • 4. 近日,河北易县警方发现网民田某通过手机在微信群散布与疫情相关的虚假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规定,田某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7日处罚。这一案例警示我们(    )

    ①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

    ②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③公民要自觉遵守网络规则

    ④违法犯罪行为必定会受到刑罚处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5. 下图反映了权利和义务(    )

    ①相统一    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③相互对立  ④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6.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强调,要注重加强民主集中制教育培养,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意识和能力,用制度汇聚民智,保证党的决策正确和有效实施。对民主集中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遵循中央的统一领导

    ②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③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也要实行民主集中制

    ④不需要遵循中央的统一领导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7. (2020·模拟) 2019年9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行使(   )
    A . 发布命令 B . 荣典权 C . 任免权 D . 外事权
  • 8. 2019年我国政府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适当提高城乡低保、专项救助等标准;加强困境儿童保障。从平等角度看,对这些特殊群体所采取的政策措施理解正确的(    )
    A . 体现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B . 在我国允许特殊群体享有特权 C . 体现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D . 人们在人格与法律地位上不同
  • 9. 下边漫画《锁住》告诉我们,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必须(    )

    ①防止权力被肆意滥用  ②使权力失去应有作用

    ③使社会达到绝对公平  ④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0. (2020九下·曹县月考)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一些地方或个人存在“用力过猛”的情况。这些非理性的防控措施,可能侵犯公民基本权利。下列行为评价判断正确的是( )
    A . 某教师在空旷户外跑步未戴口罩被强制隔离——侵害公民的隐私权 B . 以歧视性态度和语言对待来自武汉等地方的居民——侵害公民的人格尊严权 C .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在将学生宿舍改造成临时医疗点的过程中擅自将学生的个人物品清空——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权 D . 武汉返乡人员的信息、资料被泄露——侵害公民的受教育权
  • 11. 民族团结友爱,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则社会动荡,人民遭殃。世界上许多国家把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做法称为“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是指(   )
    A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 改革开放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一国两制”
  • 12. 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火车说,自由就是在铁轨上来回奔跑;鱼儿说,自由就是在河水里欢快地遨游;风筝说,自由就是系着一条长线在风里飞翔;汽车司机说,自由就是牢记交通规则,握好方向盘。这段描绘说明了(    )
    A . 自由是无条件的 B . 世界上没有自由 C . 自由可以离开法治 D . 没有任何限制、约束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 13. 2019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宪法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在全党全社会深入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要求青少年(    )
    A . 自觉遵守宪法这一公民基本活动准则 B . 制裁违宪行为,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 C . 积极参与宪法的制定和修改工作 D . 学习、认同、践行宪法,增强宪法意识
  • 14. 我国国家机构是为了实现国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机构,下列组合不匹配的是(    )
    A . 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公安局 B . 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 .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 D . 国家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
  • 15. 对下边漫画《伸与缩》理解正确的是(    )

    ①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②某些人义务意识淡薄

    ③公民权利具有广泛性、真实性    ④享受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6. 在2019年“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昆山反杀案”“赵宇见义勇为案”等热点案件作出回应,提出“依法支持公民通过正当防卫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见义勇为”,强调“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这有利于(    )

    ①捍卫社会的公平正义      ②鼓励公民同不法行为作斗争

    ③树立良好的社会价值导向  ④消除全社会的违法犯罪行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52分)
  • 17. 2019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十九个全国法制宣传日。让我们一起走进宪法和法律,弘扬法治精神。
    1. (1) 【感受宪法权威】观看漫画《法律金字塔》。

      请你结合所学内容,将①补充完整。并对这一“金字塔”进行解说。

    2. (2) 【认识宪法观点】

      请根据所学知识,将下表信息补充完整。

  • 18. 情境分享

    【情境一】:期中考试时,张某因英语考试作弊被监考老师发现,英语成绩被记0分。

    【情境二】:一个部门七名员工每天分食一桶粥,由于僧多粥少,他们整天因粥分得不公而矛盾重重。于是,有人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七个人每天轮流分粥,分成七碗,别人先挑,剩下的最后一碗就是自己的。这样一来,以前因分粥而产生的矛盾和问题迎刃而解。

    【情境三】:武汉市一位电动车主好心扶起不慎摔倒的八旬老太太,反被老太太认定是撞人者。对此案交警公开调查取证,征求现场目击者的信息。

    1. (1) 请从公平正义角度,谈谈我们为什么反对作弊。
    2. (2) 由材料二中的“分粥”来看社会公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 (3) 如果你是现场目击者,你会不会挺身作证?为什么?
  • 19.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召开,全会对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做了新的部署。全会确立了三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这一重大创新,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对于更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材料二: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0年5月28日审议通过。报告明确提出,切实保障基本民生,推动重点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医疗、就业、教育、扶贫、养老……翻开报告,与民生相关的内容目不暇接,民生工作被摆在了突出位置。

    1. (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坚持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包括哪些?
    2. (2) 请你说出我国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或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又有哪些?
  • 20. 某中学八年级(3)班同学围绕“权利与义务”的主题展开课堂讨论。请你根据三则材料提供的信息,也参与讨论。

    【材料一】秋云:网络就是言论自由的乐园,在网络上,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任何人都不能干涉我的网络言论自由……

    冬雪:正如享受多大的权利,都要承担对应的义务一样,网络言论自由也有着相应的边界,那就是不能超越法律规定的范围,绝对的言论自由从来就不存在。

    【材料二】今年春节疫情期间,一位澳籍“跑步女”梁某在京隔离期间外出跑步,且不带口罩,还和前来劝阻的工作人员、警察大起冲突,扰乱疫情防控和社会治安。“跑步女”被北京公安立案调查,后被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处依法注销工作类居留许可,并被限期离境。2020年3月22日,一名女子从泰国飞上海转机,到达重庆机场后,拒绝接受隔离,并对工作人员破口大骂。工作人员耐心解释要按照重庆最新规定,必须要隔离。然而,女子却拒绝配合,“我不会隔离的,我告诉你。我要回家,我不在你这隔离。如果你要干扰我,我就告你!”对此,重庆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她拒绝隔离不听劝告,那就只能从哪里来返回哪里去。”阅读材料回答:

    1. (1) 【表观点】:

      材料一中你赞成哪一位的观点?请你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方面说明理由?

    2. (2) 【提建议】:

      我们应树立什么样的权利、义务观?

    3. (3) 【谈行动】:

      我们应怎样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