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2020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

更新时间:2020-07-23 浏览次数:606 类型:中考真卷
一、单项选择(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 1. 刘向《说苑•建本》中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下列格言、诗句中与这句话蕴含道理最为一致的是(    )
    A . 发愤早为好,苟晚休嫌迟。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华罗庚 B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C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D . 凡人之学,不日进者则日退。——王守仁
  • 2. 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网络等多个领域,与我们每个人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法治意识,明辨是非,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下列行为中不利于国家安全的是(    )
    A . 小清发现一化工企业向地下偷排工业废水,立即举报 B . 中学生小良无意间把自己的QQ密码泄露给网友 C . 有人在黄河滩涂放生巴西龟,以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D . 小明劝阻朋友上传我国军事设施图片到网络
  • 3. 下边漫画《不该的例外》提醒我们(    )

    A . 抓住一切机会练习才能提高准确性 B . 果皮垃圾投放得是否准确无关紧要 C . 积极面对负面情绪,加强情绪管理 D . 文明无小事,要注重提升公德意识
  • 4. 为推进全球抗疫合作,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宣布了一系列中国将为国际社会共同抗疫提供的援助措施。这说明我国(    )
    A . 抗疫已经取得了最终胜利 B . 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C . 是全球取得抗疫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D . 所倡导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已形成
二、多项选择(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 5.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石榴籽密心里红,新时代要进一步增进民族团结,就必须(    )
    A .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大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C .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D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各民族经济、文化差异
  • 6. 下列图表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发展成就,观察图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有(    )

    A . 我国经济实力大幅跃升 B . 我国已经实现共同富裕 C .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D .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
  • 7. 因建房与邻居发生纠纷,读研究生的女儿巧用著名的清代“六巷”故事,劝父母将围墙往后退让80厘米,留出了一条可通行人的“三尺巷”,受到广泛赞誉,河南偃师新时代“三尺巷”的故事(    )
    A . 说明处理各种纠纷都必须宽容退让 B . 为新时代邻里和谐相处树立了榜样 C . 是宽容谦让的美德在新时代的传承 D . 说明凡人小事也能折射出道德光辉
  •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印发后,同学们积极响应,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下列同学的想法中值得肯定的有(    )
    A . 小明:一定要学会生活自理,再也不要妈妈给洗衣服了 B . 小刚:我的学习成绩超级好,在班级和家里都不用劳动 C . 小涵:坚持定期跟看外婆学编织手艺,做个非遗传承人 D . 小敏:在校劳动要积极,其他地方就算了,又没人看到
三、辨别与分析(10分)
  • 9. 2020年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武汉。84岁的钟南山院士建议大家“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可他自己却在第一时间赶赴武汉。听从党和政府的指挥,全国十几亿人“宅”在家里,而一批又一批医护人员却不计生死逆行出征。

    疫情引发了同学们对生命的思考。请你辨析以下观点:

     

四、观察与思考(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崇高的责任意识和无畏的担当精神,在长期扶贫脱贫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经有300余个县甩掉贫困帽,占贫困县总数的90%;贪因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551万人,实现了95%左右的贫困人口脱贫。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书写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党中央全力推进脱贫攻坚说明了什么?(至少三个方面)
    2. (2) 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请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角度,谈谈我国全力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至少两个方面)
  • 11.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河南省渐川县80.3%的区域被列入生态红线以内。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通水5年来,川县坚决关停污染企业,取缔水上餐饮、网箱养鱼、畜禽养殖入……收入低了是小事、南水北调是大事,浙川儿女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治污、管污,守住水质达标这条底线,确保一渠清水永续北送。 守山守水,不能守穷。面临着富民增收艰巨任务的川人民,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打造生态观光示范园;建成多处人工湿地;创新多元融资,实行合同化造林治理荒山,以生态建设促进生态旅游同频共振……淅川县走出了水源区绿色崛起的新路子,也交出了一份后调水时代转型发展的完美答卷。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1) 应该如何看待淅川人民的巨大付出?(至少两个方面)
    2. (2) 淅川县后调水时代转型发展的完美答卷,为南水北调沿线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哪些有益启示?(至少三个方面)
五、活动与探索(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 12.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

    为让同学们切身体验民法典在生活中的作用,你班就如下民事案例举办一次模拟法庭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相应的策划和组织工作。

    案例:李女士见到何某骑车时将4岁女童撞倒在地后试图离开,于是上前阻止。两人发生言语争执,何某情绪十分激动,结果引发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何某的配偶和子女认为李女士应对何某的死亡承担责任,将李女士告上法庭,索赔50万元。

    1. (1) 要办好这次模拟法庭活动,应完成哪些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
    2. (2) 同学们对模拟法庭审判长这一角色竞争激烈,你认为一名合格的审判长应具备哪些条件?
    3. (3) 就上述案例,模拟法庭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第一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判处李女士不存在过错,不应承担侵权责任,原告索赔的请求被依法驳回。请你谈谈这一判决结果的积极意义。
    4. (4) 参与本次模拟法庭活动,你在增强法治意识方面有哪些收获?
  • 13. 文化如水,看似柔弱,实则坚韧,能够穿越历史长河的风烟,成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精神纽带。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根本的自信,作为激励全体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为增强同学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你班准备举办一期主题为“中国何以文化自信”的黑板报,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五个板块的创作任务:

    1. (1) 自信源于历久弥新。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既古老又年轻的文明,中华文化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和魅力是我们的自信之根。请你举出一位中国古代知名人物姓名及其所著的一部经典作品名称。

      示例:可马迁《史记》

    2. (2) 自信源于浴火淬炼。在28年的革命岁月中,党领导人民坚定信念,历经磨难,浴血奋战,形成了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为代表的革命文化,为中华文化熔铸了最坚韧的精神气质。请按照上述精神形成的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四幅图片的序号。

    3. (3) 自信源于开拓奋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党带领人民在战天斗地、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非凡历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请你举出在这一时期形成的一种民族精神及其标志性特征。

      示例:铁人精神   艰苦创业

    4. (4) 自信源于抗疫实践。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果断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国人民坚韧奉献、团结协作,构筑起同心抗疫的坚固防线,为坚定文化自信增添了新的力量。请你举例说明抗疫实践是如何体现伟大民族精神的。

      示例:白衣甲,逆行出征。体现了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中华民族精神。

    5. (5) 自信扬帆新征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定“四个自信”必然会促进中国人民增强、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到自觉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自觉维护,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