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七年级下学期科学阶段测试卷--期中复习试卷

更新时间:2016-11-24 浏览次数:876 类型:期中考试
一、<b>选择题(每小题</b><b>2</b><b >分,共</b><b>40</b><b >分)</b><b></b>
  • 1. 农民工王小二在政府的帮助下,走上了饲养牛蛙和野鸡的致富之路。他观察到雌雄牛蛙以“抱对”形式进行繁殖、野鸡是以“交配”形式进行繁殖,你认为这两种动物的受精方式分别(  )

    A . 牛蛙和野鸡都是体内受精 B . 牛蛙是体内受精,野鸡是体外受精 C . 牛蛙是体外受精,野鸡是体内受精 D . 牛蛙和野鸡都是体外受精
  • 2. 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分别是(  )

    A . 睾丸和子宫 B . 睾丸和卵巢 C . 阴茎和卵巢 D . 阴茎和阴道
  • 3.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会发生折射现象,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这种现象的是(  )

    A . B . C . D .
  • 4. 下列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 . 秋海棠利用叶繁殖 B . 大蒜利用蒜瓣繁殖 C . 香蕉利用试管繁殖 D . 玉米用玉米籽繁殖
  • 5. 在豌豆开花以前,用纸袋套住花蕊,不让它接受外来的花粉,最终也能产生种子,原因是(  )

    A . 豌豆花不需要传粉,就能结果 B . 豌豆花不经传粉受精,就能结果 C . 豌豆在生长过程中光照营养不足 D . 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
  • 6. 盲人阅读盲文使用的是(  )

    A . 痛觉 B . 触觉 C . 热觉 D . 冷觉
  • 7.

    如图所示,小柯采用透明玻璃板、蜡烛灯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时选用的两支蜡烛大小应相同 B . 透明玻璃板摆放应该与纸面垂直 C . 若把光屏放在B位置,蜡烛的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 D . 该实验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
  • 8. 在闷热的夏季,洗净凉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菌,而脏衣脏鞋非常容易发霉,对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闷热的夏季湿度大,为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必要的水分 B . 闷热的夏季温度高,为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温度 C . 与洗净的衣服相比,脏衣服上的霉菌数量多 D . 衣服上有机物多少与是否容易发霉无关
  • 9.

    如图是学习声学知识时所做的三个探究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甲图可以探究真空能不能传声 B . 乙图可以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C . 丙图可以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D . 丙图还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 10. (2015七下·浙江月考) 一只小鸭浮在平静的湖面上。图中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所成的倒影的是( )

    A . B . C . D .
  • 11.

    如图所示,甲是来自远处的光线经某人眼球后的光路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人是近视眼;需戴眼镜的镜片为乙 B . 该人是远视眼;需戴眼镜的镜片为乙 C . 该人是近视眼;需戴眼镜的镜片为丙 D . 该人是远视眼;需戴眼镜的镜片为丙
  • 12. 像的成因有三个:直线传播成像、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有实像和虚像两种,下面列出了部分成像实例:①小孔成像所成的像:②在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中看到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的像;⑤人照镜子时镜中的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属于实像的是①④ B .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C . 属于折射形成的是①④ D . 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⑤
  • 13. 某市组织学生到长沙世界之窗春游,小明同学用照相机为另一同学拍全身照时,不小心让一滴泥水溅在了照相机镜头的上半部分,则他所拍出的照片(  )

    A . 不能看到人的头部 B . 不能看到人的脚 C . 不能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 D . 可以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但像会变暗一些
  • 14. 3D电影具有三维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B . 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 D . 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
  • 15. 有人乘车、乘船时会晕车、晕船,与此现象有关的结构是(  )

    A . 鼓膜 B . 听小骨 C . 耳蜗 D . 前庭和半规管
  • 16. 17世纪,植物学家格鲁通过解剖花,描述花的结构:“在花中有产生精子的部分,其中有相当于动物精子的小球,能使相当于卵巢的部分发育受孕。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 格鲁所述“花中产生精子的部分”其实就是指雄蕊(或花药) B . 格鲁所述“花中相当于卵巢的部分”其实就是指雌蕊 C . 格鲁所述“相当于动物精子的小球”是指花粉粒 D . 格鲁所观察的植物很可能是蕨类植物
  • 17.

    结合眼球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1病变或操作可通过移植而使病人重见光明 B . 由明处到暗处,2由小变大 C . 若3过度变凸,则不易看清近处物体 D . 4是视觉感受器
  • 18.

    把如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老花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老花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

    A . 保持在原来位置 B . 靠近透镜 C . 远离透镜 D .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
  • 19.

    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无水时,射灯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a,Pb,Pc,P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  )

    A . Pa,Pb,Pc,Pd B . Pd,Pc,Pb,Pa C . Pc,Pd,Pa,Pb D . Pb,Pa,Pd,Pc
  • 20.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我们能够分辨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它们的音调不同 B . 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 C . 文明城市要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不但美化了城市而且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 D .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是利用了大地传声比空气快
二、<b>填空题(每空</b><b>1</b><b >分,共</b><b>30</b><b >分)</b><b></b>
  • 21.

    如下图是酵母菌和细菌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 (1) 酵母菌和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细菌与酵母菌都包含的相同结构是

    2. (2) 酵母菌与细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

    3. (3) 细菌通过进行生殖;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大多数真菌的繁殖方式是

  • 22.

    如上右图是某昆虫的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排列出发育的顺序,用序号表示为;这种发育过程称为

    2. (2) 蝗虫、蟑螂等昆虫的发育与图中昆虫相比,没有阶段,发育类型称为

  • 23.

    如图描述的是绿色植物--大豆的一生,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 (1) 图示①→②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此过程中营养来自①中的

    2. (2) 在①经②到③过程中,发育为a和b的是种子的

    3. (3) ④的主要结构是

    4. (4) ④→⑤过程中,所结果实中种子不止一粒的原因是④中的

  • 24.

    如图所示是一朵花的主要结构。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
    (1)图中所示植物的传粉方式是  。
    (2)图中受精卵将发育成  。

  • 25.

    魔术是深受同学们喜爱的节目,其中包含着许多科学原理。图甲是某同学自制的一只魔术箱,表演时他将开口的方形空箱面展示给观众,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结果纸币“不翼而飞”。原来魔术箱中有一块平面镜(如图乙),它与箱底的夹角为度,使观众觉得箱子里没有东西。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是因为光具有性质。

  • 26.

    小明组在做“探究凸透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凸透镜焦距f=5cm。

    1. (1) 其中明显需要调整的器材是

    2. (2) 调整后将蜡烛向右移动5cm,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动。移动后小明观察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倒立(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3. (3) 如果小明取下光屏,从光屏原来的位置正对凸透镜(填“能”或“不能”)看到烛焰的像。

  • 27.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折射光线是,反射角,玻璃在界面的侧。

  • 28. 一位猎人晚上打猎时用探照灯照射时,看到一个野兔(野兔的毛是白色的,眼睛是红色的),则猎人看到的眼睛是色的,毛是色的。

  • 29.

    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

    1. (1) 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传播的。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

    2. (2) 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3. (3) 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填“强”或“弱”)于玻璃板。

三、<b>作图题(每小题</b><b>3</b><b >分,共</b><b>6</b><b >分)</b><b></b>
  • 30.

    如图(1)所示,发光点S发出一条射向水面的光线,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经过P点。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及大致方向的折射光线。

    如图(2)所示,长方体玻璃砖A侧有一发光点S,请用作图法作出在B侧看到S的像S′的光路图。



四、<b>实验探究题(每空</b><b>2</b><b >分,共</b><b>24</b><b >分)</b><b></b>
  • 31.

    小雨在吃烤肉串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现象:通过烤炉上方看对面的人,感觉对面的人好像在晃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小雨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火炉上方的空气被加热后,其疏密程度在不断发生变化,光进入这种不均匀的热空气会发生折射,传播方向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看起来感觉对面的人在晃动。为了验证这种分析是否正确,回到家后,小雨利用一支激光笔、一个装有酒精的浅盘及火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1. (1) 如图甲所示,将激光笔固定在小桌上沿水平方向照射,用喷壶向激光笔的前方喷水,看到激光笔发出的一束红光射向墙面,墙面上有一个红色光点保持不动,这说明光在均匀的空气中是传播的。

    2. (2) 如果要让这束红光穿过不均匀的空气,接下来小雨的做法应该是

    3. (3) 如果小雨的分析是正确的,他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4. (4) 人们看见星空中有的星星在闪烁其原理与上述现象是(填“相同”、“不同”)的。

  • 32. 垃圾问题是当今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某学校的科学兴趣小组针对此现状选用“土埋法处理废纸垃圾的原理”作为探究课题。通过查找资料,他们知道纸的主要成分中有大量的有机物,土壤中存活着大量的细菌和真菌。为了证明霉菌能分解废纸中的有机物,拟定了以下两个方案:

    把同类型的废纸分A、B两组,纸保持潮湿(有利于细菌的存活)


    A组

    B组

    方案1

    先将废纸灭菌,然后放在无菌土中

    先将废纸灭菌,再接种霉菌,放在自然土壤中

    方案2

    先将废纸灭菌,然后放在无菌土中

    先将废纸灭菌,再接种霉菌,然后放在无菌土中


    1. (1) 实验中起对照(对比)作用的是组

    2. (2) 你认为哪一个方案最合理;在该方案中,A、B两组中的变量是

  • 33.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选取四个干净的同种锥形瓶,编号为甲、乙、丙、丁,分别放入20粒完整有活力的相同种子,在如下不同条件中培养。请回答:

    1. (1) 上述装置中,可以发萌发的是

    2. (2) 若要验证“适量的水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需选择对照装置

    3. (3) 装置乙和丙对照,可探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 (4) 丁装置中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5. (5) 若只选择乙装置探究种子萌发,你认为是否科学,为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