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文山州市砚山县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7-16 浏览次数:164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榨取果汁 B . 米酿成醋 C . 纸张燃烧 D . 剩饭变馊
  • 2.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水蒸气 D . 二氧化碳
  • 3. (2016·海南) 下列生活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 塑料盆 B . 紫砂壶 C . 木铲 D . 铁锅
  • 4. 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A . 米饭 B . 鲫鱼 C . 花生油 D . 西瓜
  • 5. 为使农作物增强抗寒、抗旱的能力,专家建议最好施用磷肥。下列化肥属于磷肥的是(  )
    A . K2SO4 B . Ca(H2PO4)2 C . NH4NO3 D . KNO3
  • 6. 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 . 蔗糖 B . 菜籽油 C . 酒精 D . 氯化钠
  • 7.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稀释浓硫酸 B . 读取液体体积 C . 点燃酒精灯 D . 放入块状固体
  • 8. 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让我们用行动践行环保、传递环保理念,呼吁市民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爱护环境,共建美好家园。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提倡使用私家车 B . 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C . 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D . 夏季空调温度尽量调高
  • 9. 下列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闻到花香——分子不断运动 B . 将石油液化气压入钢瓶中,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C . 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 D . 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
  • 10. 人体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 胃液0.9~1.5 B . 胆汁7.1~7.3   C . 血浆7.35~7.45 D . 尿液4.7~8.4
  • 11.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水冲 B . 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立即向油锅中加水 C . 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开灯检查 D . 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 12. (2016九上·监利期中) 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铈的原子序数是58 B . 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C . 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 D . 铈属于金属元素
  • 13. (2018·常州) 氧化铟(In2O3)可用来生产触摸屏,其中铟(In)的化合价为 ( )
    A . 0    B . +1    C . +2    D . +3
  • 14.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 B .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木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 15. 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 16. 科学家们检测出一种对环境有危害的物质环氧乙烷(化学式:C2H4O),下列关于环氧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环氧乙烷中,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是氧元素 B . 环氧乙烷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 . 环氧乙烷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1 D . 环氧乙烷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 17. 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 ”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错误的是(  )

    A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B . 该反应中的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 C .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未改变 D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18.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 t1℃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 t2 ℃时,向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甲,加入的甲不能再溶解 D . 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得到甲的不饱和溶液
  • 19.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方法

    A

    NaCl溶液

    NaOH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B

    Cu

    Fe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并过滤

    C

    CO2

    CO

    在氧气中点燃

    D

    固体

    CaCl2固体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并过滤、洗涤、干燥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
  • 20.          
    1. (1) 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3个硫原子

      ②2个碳酸根离子

      ③2个氢气分子

      ④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2. (2) 符号“3NO2”中数字的含义:

      ①“3”表示

      ②“2”表示

  • 21.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
    1. (1) 将以下物质的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空格内:

      a食盐水b蛋白质c液氧d熟石灰e石墨

      ①可用于农业上中和酸性土壤的是

      ②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

      ③牛肉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是

      ④可用作火箭发射助燃剂的是

    2. (2) 能源与环境是我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保护环境,治理污染,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

      ①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科学家们又在海底发现了可燃冰,其主要成分与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相同,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针对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下列有关做法对环境保护不利的是(填序号)。

      A.发展绿色交通,提倡公共出行

      B.尽量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生活垃圾倒入河道

      D.回收废旧电池,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 22. 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 (1) 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如图实验中试管1中收集到的气体是,可用来检验试管2收集到的气体。通电前水中加入在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溶液其目的是,试管2中气体与试管1中气体的体积比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用来区别水厂净化后的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
  • 23. 金属材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 (1) 生活中经常用铜作导线,这是利用了铜的性。
    2. (2) 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填“大”或“小”)。
    3. (3) 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________。
      A . 节约金属资源 B . 合理开采矿物 C . 防止钢铁生锈
    4. (4) 铜与另一种金属M的混合物(M可能是Al、Fe或Ag),在该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M不可能是,待反应完成后(填实验操作方法),得到铜和滤液,在滤液中加入锌片,其表面有一层黑色物质,则M是。取一定量的原混合物投入到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对反应所得溶液和固体推断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没有M的离子

      B.固体中一定有Ag和Cu

      C.固体中一定有Ag

      D.溶液中一定有Ag+

三、推断题
  • 24. 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C组成元素相同,D为红色固体单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1. (1) 分别写出E、F的化学式:E,F
    2. (2) 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题
  • 25. 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 (1) 写出上图中指定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 (2) 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若试管内放置的药品为高锰酸钾,请说明该装置存在的不正确,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其收集装置为(填字母)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B作发生装置,其收集装置为(填字母),选用该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理由是,请写出实验室用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4. (4) 硫化氢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且有毒,实验室可用固态的硫化亚铁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制取装置可选上面的,若F用来收集尾气,则应从端通气。
五、科学探究题
  • 26.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CaO)干燥剂产生了好奇心,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全部是CaO;猜想二: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猜想三:全部是Ca(OH)2;猜想四: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 (1) 干燥剂于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不含
    2. (2) 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出现,说明这包干燥剂中含有
    3. (3) 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另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3支试管中。

      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澄清溶液变浑浊

      产生蓝色沉淀

      写出方案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实验结论)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成立。

    5. (5) (拓展迁移)学反思了生石灰干燥变质的原因,认识到实验室保存氧化钙应该注意。(写一条即可)
六、计算题
  • 27.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杂质)中碳酸钠的含量,取12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所得溶液常温下为不饱和溶液,其质量为107.6g(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请计算:(温馨提示:2HCl+Na2CO3=2NaCl+CO2↑+H2O)
    1. (1)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2. (2)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