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江油市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7-15 浏览次数:19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使用消毒剂时要注意安全,如酒精的使用防火灾、防爆炸 B . 口罩是无纺布材料,其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 . 次氯酸钠(NaClO)等含氯消毒剂可用于杀死新冠状病毒,其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 D . 使用过的废弃口罩不得随意丢弃,应投放到“有害垃圾”桶内,统一回收处理
  • 2. 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 B .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无现象,没有发生反应 C . 随着铁制品的不断锈蚀,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含量不断减少 D . 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是氮肥;尿素没有氨味,不是氮肥
  • 3. 化学物质正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为保障食品安全,应杜绝使用食品添加剂 B . 臭氧层可以保护地球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伤害,但近地面过量的臭氧则对人体有害 C . 石油分馏出的成分可以可以用来制造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等 D . 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仅要善用金属材料和制品,更要有计划地开采金属资源
  • 4. (2019·陕西) “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甲、乙、丙是三个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是()

    A . 3个过程发生的均是化学变化 B . 图示的所有物质均为化合物 C . 三个变化,前后原子,分子离子数目均发生了改变 D . 三个变化后的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分子
  • 5. 向一定质量的CuSO4溶液中滴加KOH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盐酸,所得沉淀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加入试剂总体积为V1时,溶液中不存在KOH B . 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 C . 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是盐 D . a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2+
  • 6.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装置净水,水流下进上出是为了提高净化效果 B . 装置除去实验室所制的CO2中的杂质氯化氢气体 C . 装置测定收集氧气的体积 D . 装置稀释浓硫酸
  • 7.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 t2℃时,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 C . 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 . a中含有少量c,要提纯a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 8.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X

    Y

    Z

    Q

    反应前的质量(g)

    1

    2

    15

    15

    反应后的质量(g)

    16

    a

    5

    10

    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 反应后X和Y的质量之比为8:1 C . Q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D . Y可能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9. 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3.8g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克,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水分,则得固体硫酸锌、硫酸铝、硫酸镁的混合物的质量为(  )
    A . 13.6g B . 13.4g C . 13g D . 12.4g
二、填空题
  • 10. 最近在我国内蒙古准格尔发现了一个世界上独特的与煤伴生的超大型镓矿床,镓的储量达我国目前探明储量的8.5倍,并将全世界镓的工业储量一举提高将近一倍,我国金属镓的消费领域包括半导体和光电材料、太阳能电池、合金、医疗器械、磁性材料等,其中半导体行业已成为镓最大的消费领域,约占总消费量的80%。金属镓有“电子工业脊梁”的美誉,镓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

    ①镓(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上图,核外有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周期,形成的离子的符号为

    ②镓能与沸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1. 2019年5月18日电,国内首台80吨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天鹊”发动机(TQ-12)日前试车成功;这意味着我国民营航天力量首次掌握了百吨级液体火箭发动机关键技术,并具备发动机研制所需的保障能力。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液氧”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③Na2O2作供氧剂发生如下反应: ,CaO2与水发生类似反应,请填写下列方程式空白处物质的化学式: (未配平)

    ④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此方法是(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⑤氧气的用途很广,请说出一例氧气的用途

三、流程题
  • 12. 氧化锌软膏可用于急性或亚急性皮炎、湿疹、痱子及轻度、小面积的皮肤溃疡。闪锌矿(主要成分是ZnS,含有少量CuS)是含锌的主要矿物质之一,高温煅烧闪锌矿生成氧化锌、氧化铜和SO2 , 以氧化锌粗品为原料制备纯氧化锌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1. (1) 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从除杂原理分析,滤渣2含有的金属有种.
    3. (3) 步骤⑥的操作是(填操作名称);步骤发生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4. (4) 步骤④中Zn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实验题
  • 13.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制取较纯净的氢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②实验室若用A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请写出一个对应的化学方程式;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验满方法

    ③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

    (I)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钠溶液显(填“酸性”或“碱性”).

    (Ⅱ)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填孔穴序号,下同).

    (Ⅲ)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

  • 14. 下图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加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物”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1. (1) (甲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加热后产生黑色的氧化铜。
    2. (2) (乙组)为寻找实验中没有产生氧化铜的原因,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在酸性条件下,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

      6NaOH+4CuSO4 =3Na2SO4+Cu4(OH)6SO4 ↓,生成的碱式硫酸铜是不溶于水的蓝白色固体,加热不易发生分解。

      (提出猜想)根据资料分析,同学们针对试管中溶液呈酸性的原因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Ⅰ:硫酸铜溶液呈酸性;     猜想Ⅱ:生成的硫酸钠使溶液呈酸性。

      (实验与结论)

      实验①:用pH试纸测定硫酸铜溶液的酸碱度,得出其pH(填“﹥”、“﹤”或“﹦”)7,硫酸铜溶液呈酸性,猜想Ⅰ成立。

      实验②:向盛有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显紫色,硫酸钠溶液呈(填“酸”、“中”或“碱”)性,猜想Ⅱ不成立。

    3. (3) (交流和反思)

      乙组同学认真分析甲组实验后,一致认为不需要通过实验就能判断猜想Ⅱ不成立,理由是

    4. (4) 在化学反应中,相同的反应物因质量比不同可能会导致生成物不同,请另举一列(写出反应物即可)。
五、计算题
  • 15. 钙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某补钙药剂的标签主要内容如图所示,现测定该钙片含量是否符合标注,做如下实验:取20片该钙片,放入干燥、洁净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100g某浓度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钙片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和稀盐酸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反应后称量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29g.

    1. (1) 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质量g;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 (2) 通过计算说明每片钙片实际钙含量是否与标注相符
    3. (3) 试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