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0-07-27 浏览次数:254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汉字积累——下列划线字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恶(zēng)      坍塌       气冲牛(dǒu)          扑朔迷离 B . 然(mù)       妥贴       弄巧成(zhuō)       孜孜不倦 C . 杀(mǒ)       取蒂       坦荡如(dǐ)         心不在烟 D . 冕(guān)      捕育       为人知(xiǎn)       家裕户晓
  • 2. 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经主治医生妙手回春和护士精心照顾,浙江年龄最小的新冠肺炎患者最终得以康复出院。 B . 最美的风景,往往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C . 王侦探经验丰富,在熙熙攘攘的进站人群中能够望眼欲穿 , 使坏人无法遁形。 D . 有的领导好为人师,无论什么场合都喜欢讲几句,文常常言不及义 , 让听众反感。
  • 3. 文化积累——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和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们常用“数九寒天”来指冬天天气最冷的时候。其中的“数九”是从“二十四节气”的冬至开始,到惊蛰结束。 B . 《木兰诗》又称《木兰辞》,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 . 祥子连夜带了逃兵丢下的三匹骆驼逃命,天亮的时候来到一个村庄,他把三匹骆驼卖给一位养骆驼的老人,得到三十五块钱。 D . 齐晓轩是《红岩》中隐藏最深的共产党员,他忍辱负重,装疯卖傻,利用特务对他放弃戒备,经常叫他出去挑菜的机会,将狱中的情报送出去。最后越狱带领解放军前来营救狱中的同志。
  • 4. 语言运用——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新冠肺炎疫情,给国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国难面前,                 , 拯救万千人于水火之中;         , 为了防止感染而挺直腰杆;         , 为抵御病魔而无私奉献;           , 积极响应国家号令,保护自己和他人。

    ①严防死守的武警军队 ②奔波劳累的志愿者  ③团结一心的中国人民  ④守护患者的天使

    A . ①②④③ B . ③①②④ C . ③①④② D . ④①②③
  • 5.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从环境方面看,导致蝗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干旱而造成的。 B . 为了防止新冠肺炎不再蔓延,我国采取了有力的应对措施。 C . 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能影响你的一生。 D . 王菲版《我和我的祖国》,没有高声呼吼,只有温情倾诉,传递出一种轻松愉悦。
  • 6. 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来信我已拜读,感谢单老师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指导。 B . 小学毕业时,你送给我的《西游记》和《水浒传》,我一直惠存着。 C . 这次模拟考试,多亏李老师尽了绵薄之力,我们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D . 甲:“先生,请问您贵姓?华府在哪儿?”乙:“鄙人尊姓王,华府在珠海路。”
二、句子默写
  • 7. 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 (1)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 (2) 《赤壁》:,自将磨洗认前朝。
    3. (3) 《赠从弟(其二)》:? 松柏有本性。
    4. (4) 《水调歌头》:不应有恨,?
    5. (5) 《邹忌讽齐王纳谏》:窥镜而自视,
    6. (6) 《春》:还有各种花的香,
    7. (7) 《山坡羊•骊山怀古》:当时奢侈今何处?
    8. (8)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
    9. (9) 封建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缺衣少食、饥寒交迫,可为了能活下去,他们常常产生让我们无法理解的矛盾心理,就如白居易在《卖炭翁》中所写
三、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冬曦如村酿

    宫凤华

        ①“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冬日闲暇,沐一缕冬阳,沏一杯绿茶,读白居易的《负冬日》,内心一片波光旖旎。

        ②藤椅老旧,负暄而坐,掬一缕冬阳,指间缠绕浓酽的乡愁。天地简净,有如老庄哲学;冬树素描般简洁,鱼脊般爽利,贴于灰暗天幕,如乡野老翁手背上虬曲的青筋。

        ③黄昏,我徜徉村道,俯身采撷莹白芦花、枯黄野草。芦花和草尖沾着阳光,光怪陆离,仿佛镶了一层云锦。土上有初雪痕迹,如甜蜜的吻。背后的村庄,涂满铜质的冬阳,如同古代的清俊寒士,丰神俊朗,高远而辽阔。

        ④乡下古旧的小院里,阳光渲染下,院角的碎陶片光彩熠熠。屋檐下挂着玉米和雪里蕻,还有母亲新腌的腊肉。竹匾里晾晒着面粉,雪般晶莹温润。寒雀在瘦枝间卿卿我我,犹如几滴淡墨在白宣上洇开来。我不禁轻吟起秦观的《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静静品咂清寒孤高的意韵。

        ⑤张晓风说:“我喜欢冬天的阳光,在迷茫的晨雾中展开。我喜欢那份宁静淡远,我喜欢那没有喧哗的光和热,而当中午,满操场散坐着晒太阳的人,那种原始而纯朴的意象总深深地感动着我的心。”

        ⑥老村身后是圮废的小学,有宽阔的操场。院里的雪松,守望一方风月。围墙斑驳,挂满岁月的风尘。村童倚着南墙挤暖和,吆喝声惊飞檐下的麻雀,扑棱棱乱飞,搅碎一地阳光。村妇就着冬阳做女红,木桌上摆着花布、针头线脑。村妇刘海整齐,长发束起,如古代仕女一样安静。冬阳包裹中的村庄,民歌轻飏,民风清淳,温婉祥和。

        ⑦大雪初霁,阳光洗濯着负暄的老人和老茧般的时光。村庄像慵懒的少妇,长发披散,轻启朱唇,打着哈欠,推开柴门。冬阳暄软,如新摘的棉花,从天空一直铺到地上。

        ⑧皤然老翁,倚墙负暄,诉说陈年往事。微尘四起,墙根花猫眯缝着眼,享受阳光缓慢流淌。 阳光轻抚,有一种丝丝入扣的关怀,鹤发童颜,再现李欣的《野老曝背》:“百岁老翁不种田,惟知曝背乐残年。有时扪虱独搔首,目送归鴻篱下眠。”

        ⑨冬阳甘醇,如出嫁的新娘,娇羞难掩,一抹酡红,吉祥喜庆。冬阳流露出成熟和祥和,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不理喧闹的微笑,更像一匹轻滑的江南丝绸。“冬曦如村酿,奇温止须臾。”冬阳是牵肠挂肚的佳酿,漫溢着微醺的诗意。冬阳也是《诗经》中的悠悠清韵,是宋词中的温婉小曲,是元曲里的叮咚山泉。

        ⑩冬日内敛节制,如人过中年,隐去喧嚣和浮躁。冬阳照在土墙上,有一种即将褪去的娇羞,清冷中的温暖,泅出一丝淡淡的惆怅和寂寞。常常瞥见街巷一隅叫卖爆米花的老者,虽生意惨淡,却神情笃定,如一幅宋画。一缕浓稠的冬阳敷在他身上,古陶般厚重。他伫立凝眸,偶尔生出一缕苍凉和乡愁,偶尔又生出一份现世安稳、冬阳晴好的喟叹。

        ⑪我知道,春天就躲在冬阳的背后。

    (有改动)

    1. (1) 下列对原文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②段写“藤椅老旧”但缠绕浓酽的乡愁,“冬树”似乡野老翁手背上的青筋,作者用“藤野”“冬树”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B . 第③段画线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冬阳”比作“寒士”,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日村庄空旷澄澈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冬日村庄的喜爱。 C . 第④段引用《满庭芳》中的“斜阳”“寒鸦”“流水”等意象,简洁凝练,写出了乡下冬阳里寒雀的悠闲自在,展现了乡下环境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乡下小院的喜爱。 D . 第⑨段引用“冬曦如村酿,奇温止须臾”一句点题明旨,并指出了“冬曦”之作用。把“冬阳”比作“佳酿” “小曲”“山泉”,足见作者对冬阳的喜爱和赞美。
    2. (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3. (3) 文章以“冬曦如村酿”为题,有何好处?
    4. (4) 简要说明文章思路及其效果。
  • 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题。

    遏制疫情蔓延,把困难想得多一点

    秦川

        ①1月20日下午,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关防控情况,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高福、李兰娟、袁国勇、曾光等就公众关心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②从“证实了有人传人的风险”,到“希望人群现在能不到武汉去就不去,武汉人能不出来就不出来”;从“到现在为止,针对病情还没有特效药”,到“现在的情况不会重复17年前非典的情况”,专家面对提问知无不言,切中肯綮,回应了公众疑问,并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

        ③应该承认,这场疫情来势凶猛,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这是一种新发传染病,最开始很难找到特效药。还有个不利因素是,疫情发展正处于一个节骨眼上,春运人员的大范围流动,给防控带来更大挑战,患病人数势必还会上升。

        ④更应该看到,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⑤目前正值春节期间,人员大范围密集流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十分紧要。最新消息显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已被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这传递出什么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甲类、乙类、丙类三类,共39种。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管理,甲类预防”意味着国家像预防、控制鼠疫、霍乱那样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⑥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月20日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到国家卫生健康委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地方做好疫情应对处置工作,再到有关部门进一步落实属地责任,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一场旨在早日打赢肺炎疫情的战争已经全面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局2020年1月20日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2020年第1号),全文如下:“经国务院批准,现公告如下:(1)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2)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特此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⑦在这个过程中,及时发布疫情信息不可或缺。越是各类小道消息蔓延,越需要权威消息及时发布;越是公众有困惑有紧张情绪,越需要职能部门迅速答疑解惑。为此,应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及时客观地向社会通报疫情态势和防控工作进展,统一发布权威信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科学宣传疫情防护知识,不仅可以增强防控工作的成效和公信力,还能驱散公众的恐慌情绪,带动全社会一起强化自我预防意识。

        ⑧值得一提的是,在1月20日上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调配精干力量和医疗资源, 加强患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全力做好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救治”,也被提起。这对减轻患者负担,为患者安心治病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⑨钟南山院士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有很好的监控手段以及隔离制度,我不相信它会像 17年前非典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害那样大。”在总结经验中科学应对,在查补缺失中全力以赴,让防控体系更有力,让制度安排更见效,才能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新春佳节。

        ⑩“我们宁可把困难想得多一点,强化风险意识和责任担当。”把困难想得多一点,才能更有效地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也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秩序。对于这种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不可麻痹大意,更不能六神无主,正如专家所称,经过17年,疫源感染控制能力已经提高很多,所以我们不要恐慌,但也一定不要忽视疫情。

    (摘自《央视新闻》2020年1月22日)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①段通过专家组答记者问,提出本文的论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增加了论证的趣味性。 B . 疫情发展正处于春运人员大范围流动的节骨眼上,对防控影响不大,不必紧张。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病分甲类、乙类、丙类三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纳入法定传染病甲类管理,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D . 疫情面前,各类小道消息蔓延,需要权威消息不定期发布;公众有困惑有紧张情绪,需要职能部门迅速答疑解惑,还要不定期向社会通报疫情态势和防控工作进展。
    2. (2) 请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
    3. (3)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的?
    4. (4) 说说第⑩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四、综合性学习
  • 10.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00名学生参加补课情况表

    参加辅导班对学习的作用

        材料三:

        教师有偿补课一直是社会热议的话题,也一直是被教育主管部门明文禁止的。禁止教师有偿补课对于学生而言确实有一定的好处,但是这个好处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的。毕竟,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想要不断提高自己,进入上一级甚至更高等的学校,学习是最快的途径。

        作为中学生,部分人没有学习的自觉性,希望能多放假,少上学,作业尽量少一点。补课,已经见怪不怪,很正常,老师乐此不疲,家长不亦乐乎,苦的是学生。不论是基础好的学生,还是基础差的学生,一放假就开始补课,同学们的假期违背了国家放假的初衷。一些家长看着孩子学习累,觉得学习任务繁重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抗议补课。

        部分家长认为“有偿补课”主要有以下三点不利:一是补课提前学习了下学期的新课程内容,而且所有内容均“点到为止、粗略带过”,导致学生在新学期的课堂上不会用心去听,以致学习成绩下滑;二是在补课市场十分火热的今天,补课费用也水涨船高,大大增加了家长的供学压力和经济负担;三是孩子原本可以利用寒、暑假去发现生活,将课本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但补课大潮席卷而来,孩子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只能被动接受补课安排。

        材料四:

        教育部《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严禁中小学校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严禁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严禁中小学校为校外培训机构有偿补课提供教育教学设施或学生信息;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对于在课堂上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课上不讲课后讲并收取补课费的现象将重点查办。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唐立军表示:2018年要围绕教育改革重点工作和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督导,其中包括建立完善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举报线索联动核查、定期通报情况等工作机制。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桑珊、马利):日前,河北省教育厅公布了河北省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整治情况。去年1月至11月,共查处有偿补课案件156起,处理教师298人,教师有偿补课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负责人介绍,298人全部取消了当年年度评优资格、年度考核定为不合格,其中60人扣发当年绩效工资。除取消绩效工资、评优奖励外,还进行了相应处分,辞退代课教师10人,行政警告68人,记过32人,通报批评188人,并对其中的典型案例,印发24期整治专项通报,包括33起典型案例,104名教师和责任领导受到点名通报。

    (河北新闻网2020年1月20日)

    1. (1)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内容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偿补课,家长们都无奈,只能被动接受。 B . 大多数学生在假期都参加过辅导班学习,极少数的学生从未参加。 C . 有近半数的学生认为参加辅导班对学习成绩完全没任何作用,纯粹是消磨时间。 D . 禁止教师有偿补课对学生而言确实有一定的好处,这个好处是每个学生都需要的。
    2. (2) 写出材料一中漫画的内容和寓意。
    3. (3) 针对有偿补课,国家明文禁止,作为中学生的你怎样看待有偿补课?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谈谈你的观点,并作简要分析。
  • 11.  
    1. (1) 网络新兴词语层出不穷,请说出下列网络词语所代表的意思。

      ①硬核:

      ②吃瓜群众:

    2. (2) 互联网的利与弊影响着我们,请说说如何扬长避短,有效利用网络帮助我们学习。
    3. (3) 请根据下面的对话情境,代陈丽同学完成任务。

五、对比阅读
  • 1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文阅读

        (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唯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 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乙)八年,拜班超为将兵长使 , 假鼓吹幢麾,以徐干为军司马,别遣卫侯李邑护送乌孙使者,赐大小昆弥以下锦帛。李邑始到于阗,而值龟兹攻疏勒,恐惧不敢前,因上书陈西域之功不可成,又盛毁超拥爱妻,抱爱子,安乐外国,无内顾心。超闻之,叹曰:“身非曾参 , 而有三至之谗,恐见疑于当时矣。”遂去其妻。帝知超忠,乃切责邑曰:“纵超拥爱妻,抱爱子,思归之士千余人,何能尽与超同心乎?”令邑诣超受节度。诏超:“若邑任在外者,便留与从事。”超即遣邑将乌孙侍子还京师。徐干谓超曰:“邑前亲毁君,欲败西域,今何不缘诏书留之,更遣他吏送侍子乎!”超曰:“是何言之陋也!以邑毁超,故今遣之。内省不疚,何恤人言?快意留之,非忠臣也。”

    (节选自《后汉书•班超传》)

    【注】①长使:东汉时为府郡掌管兵马的长官。②假:鼓吹幢麾的仪式,大将才可具备,班超不是大将,所以用“假”,有特殊赏赐之意。③鼓吹:泛指军乐。④昆弥,乌孙国王称号。⑤曾参: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

    1.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寡人与 

      ②夫专诸刺王僚也

      徐干为军司马

      到于阗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②今何不缘诏书留之,更遣他吏送侍子乎!

    3. (3) (甲)文的唐雎、(乙)文的班超各有什么特点?班超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
六、诗歌鉴赏
  • 13.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 (1)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2) 下列对于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悲”字,奠定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既切合贾谊,也暗寓刘长卿被贬谪的悲苦命运,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 B . 颔联写了诗人独自寻觅在斜阳之下的荒草寒林间,四野无人,描绘了一幅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 C . 颈联借用贾谊《吊屈原赋》的典故,用湘水无情地日夜流逝,抒发诗人对前贤的深切凭吊和自己内心的无限愤懑之情。 D . 尾联暮色沉沉,江山寂寥,秋风吹过,黄叶飘零,既写秋景五彩缤纷,也衬托出自己柳暗花明、欢快愉悦的心境。
七、作文
  • 14.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假如人生是一条小溪,那么自立就是冲击巨石的激流;假如人生是一条路,那么自立就是斩断这条路上荆棘的镰刀;假如人生是一条航道,那么自立就是带领你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船帆。自立是船,载着你驶向成功的彼岸;自立是灯,引导你走向成功大道;自立是羽翼,帮助你飞向成功的云霄;自立是……

    请以“自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xx”代替;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全文不少于600字,最多写满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