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2020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7-27 浏览次数:14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酌(zhēn)      杂(rǒng)      水(zàn)     卷浩繁(zhì) B . 怀(miǎn)      耳(bàn)       绕(yíng)    谆教诲(zhūn) C . 度(cǔn)       谷(bǐ)         青(tà)       草木菁(jīng) D . 辈(háng)     间(shùn)      锁(jiā)     莘学子(shēng)
  • 2.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部编版新教材向学生推荐了一些自主阅读的书籍,如《红岩》、《创业史》、《基地》等。 B . 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C . 在上等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诗词中——这种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可见。 D . 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
  • 3. 下列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 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让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B . 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观影热潮,让该片屡屡赢得纪录电影的市场记录。 C . “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D . 相关专家呼呼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 4.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B . 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C . 武汉封城,街道上空无一人,群众都居家隔离,与往日的繁华热闹大相径庭 D . 3月9日,篮球明星科比不幸遇难,这骇人听闻的消息让不少粉丝觉得难以置信。
  • 5. 选出对有关名著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两项(    )(    )
    A . 武松是打虎英雄,他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在快活林里智取生辰纲。 B . 李逵号称黑旋风,他的武器是两把板斧,他力大如牛,险些被李鬼所害。 C . 林冲绰号豹子头,原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高俅设计陷害,刺配沧州。 D . 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既踩死过鲁迅喜爱的隐鼠,又送给鲁迅喜爱的《荡寇志》。 E . 藤野先生是一位良师,他不修边幅,正直热忱;他治学严谨,非常关心鲁迅的学习。
二、其他
  • 6. (2020九下·吴江月考)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武汉瘟神,晓袭江城,夜犯北京。又嚣张尘上,随人潜入,全民告急,  ①  。测热查巡,杀消病毒,不见硝烟比炮鸣。正春节,听燕声淒切,岁首寒星。

        中南海里灯明。夜难寐令军医出征。看白衣天使,银装素裹,爱心涌动,舍已挟生。九域多方,联屯除孽,  ②  。无所惧,隔离肺炎菌,明日相迎。

    1. (1) 根据这首词的形式,可以知道其词牌名称是
    2. (2) 上阕和下阕各有一句省略,请根据该词牌知识,从下面选项中选出填入横线处的句子。

      A.闭户又疏朋        B.闭户疏朋    C.度过难关一定赢    D.度过难关定赢

                  ②

三、语言表达
  • 7. 根据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40字)

        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军队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于2月3日起承担武汉火神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科医院医疗救治任务。该医院主要救治确诊患者,编设床位1000张,开设重症监护病区、重症病区、普通病区,设置感染控制、检验、特诊、放射诊断等辅助科室。

        此次抽组的医疗力量来自全军不同的医疗单位,其中,联勤保障部队所属医院抽组950人,先期抵达的陆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450人纳入统一编组。此外,从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抽组15名专家组成联合专家组,现地指导医院疫情防控工作。

        据了解,医护人员中有不少人曾参加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任务以及援助塞拉利昂、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疫情任务,具有丰富的传染病救治经验。

四、情景默写
  • 8. 默写。
    1. (1) 溪云初起日沉阁,,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
    2. (2) 受任于败军之际,,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3. (3) 若夫,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4. (4) 思乡是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杜甫《月夜忆舍弟》中“”借月流露出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
    5. (5) 新市长上任两年,力创花园城市,全市面貌大变,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句子来形容,就是“。”
    6. (6) 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全国各地支援武汉的医疗队伍,迅速集结,疾速奔赴抗击疫情的战场,这情景让人想起《木兰诗》中的语句“”。
五、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豆花儿三开》,完成下面小题。

    豆花儿三开

    吴昌勇

        ①陕南黄土赛黄金。相比成片的小麦、水稻和玉米,产量不高的黄豆不是农田里的主角,也不是饭碗里的主粮。黄豆生来硬气,是不挑剔的庄稼,通常播种在向阳的沙土地。

        ②春深,泥土被阳光的酵母活化。伴着农人高举的锄头接地,一个个大若碗口的窝坑,盛情等待着圆滚滚的豆子如春天的雨点落下。少则十天,多则半月,黄豆从大地的怀抱中抽出新绿,指甲大小的叶芽如婴儿柔软的唇瓣,嗷嗷待哺。

        ③夏天的烈日下,豆田被一汪深绿浸染。藏在叶子背面的,是豆花儿明媚的笑脸,如野葛花,清瘦玲珑;似荞麦花,素净内敛。或白或紫,或胖或瘦的花朵,如无数翅翼颤颤的蝴蝶,在油绿的豆田里翻滚一簇簇浪朵。花香袅袅,(甲)母亲头戴草帽,弯腰在豆田里除草,豆花儿大小的汗珠,从洒满阳光的额头轻轻滑落。晌午,日头的万道光芒如一柄柄鼓槌,敲打着豆叶蒙起来的大地鼓面,欢快热烈的音符在豆荚里排列成饱满的豆粒。黄豆粒婴儿般微弱的心跳和呼吸,带给豆田一片蓬勃的生机。

        ④秋夜里的豆田更是美丽。逐着夜风起舞的萤火虫,为肥壮的豆秆挑起晶莹的灯盏,起初是星星点点,渐次成簇成片,温热的豆田再次迎来明明暗暗的一地碎花。劳累了一夏的母亲,隐约听见不远处的那片豆田,传来丰收的夜歌。那些被她用汗水呵护长大的豆子,高举着荧光的花朵,在豆田里狂欢,也为一场即将到来的秋收布置盛大的庆典。秋色一日浓过一日,伴着南飞的雁群,漫山红叶围着一地豆黄,沉甸甸的豆荚将豆秆压弯。豆田里,母亲的腰身比豆秆压得更低。她要趁着天高云淡,在豆荚还没有炸开之前,将它们搬到屋前的晒场。(乙)风吹日晒过后,胖乎乎的豆子便如同凯旋的勇士,卸去一身毛茸茸的盔甲,露出阳光笑脸

        ⑤转眼年关到。腊月最后几天,农家厨房年味渐浓,红的,黄的,绿的,白的……满满当当俨然蔬菜仓储,一抹抹光鲜的色彩,让灶台的四周首先有了春的气息。乡间人认为,在迎春的菜谱里,水嫩爽滑的豆腐,是植物精华调制的奶酪,浓郁的豆香能消融大鱼大肉的油腻,让舌尖漾起暖暖的春意。

        ⑥母亲用升子从粮柜里舀出秋收的黄豆,有节奏地颠动着簸箕,肥圆肥圆的豆子,哗啦啦落进笸篮里。在母亲看来,做豆腐和种地一样,最好的籽种撒进田里,才能开花结果。干瘪的豆粒和泥沙,会坏了自己做豆腐的手艺,也损了黄土地的名声。在完成最初的分拣之后,豆子摊薄晾晒在竹篾席上,让每一颗都露出秋黄的原色。

        ⑦磨豆腐,不仅是磨豆子,也是磨水性,磨心性,磨脾性。清亮清亮的山泉水,能让豆粒的身子骨松泛起来,让豆壳如隆冬的腊梅花一般绽放,让放在灶头旁的小水筲里溢满醇厚的豆香。天擦黑,父亲早已经将屋檐下的石磨擦洗干净,搬上半人高的磨架。父亲握着拐把,沿着磨身推拉出一个浑圆的弧线。母亲则将早已泡好的黄豆,一勺一勺从磨眼里喂进去。石磨里滚动的声响,好似天边遥远的春雷,磨沿周边满挂着雪白雪白的豆浆,牛乳般牵着长线落进广口木盆。母亲从木桶里捞起最后一勺黄豆灌进磨眼,转身用细纱布滤去豆渣。豆子的原浆从布眼里涌出,如泉眼的清流淌入灶台上的浅口盆。见状,我便赶紧将晌午拾回来的木柴塞进灶膛,把锅暖热。

        ⑧最终让厨房里热气腾腾的,是母亲用卤水催开的一锅豆花儿。母亲将豆浆入锅,先是小火温煎浆汁,待锅里腾起热气,再大火提香。而后,就着铺满锅口的热气,从泡菜坛舀出一勺一勺酸汤倒入沸腾的豆浆里。少顷,泛着油光的豆浆,在卤汁中结出雪白的絮朵,一眨眼工夫,又如初晴的天空,云朵绕着日头倏然散开。起豆花了,满锅的豆花儿!雾气沉沉的灶台背后,母亲舀出几朵豆花儿放在碗里。案板的另几只碗里,是提前切好的蒜苗,是红油辣椒,是陈年米醋,有时还有少许只有母亲才清楚的香料。“就热吃,凉了伤胃呢。”母亲递话道。巴望在灶台前的我,早已按捺不住满嘴的馋,扑腾起身,端起碗便狼吞入肚。那份豆香,那份滑溜,那份酸辣,成为乡村少年冬夜里最值得回味的丰年馈赠。

        ⑨放下碗筷时,往往已是深夜时分。昏黄的油灯下,母亲早已将白嫩嫩的一锅豆花儿捞入铺着细纱布的竹篾筐,用木板压稳压瓷实。天亮之后,揭开纱布,便是满满的一筐豆腐。母亲用刀把豆腐切成小块,放在小水缸里浸泡着。水做的豆腐离不开水,否则就失了新鲜,就会变柴,不再细腻如膏。

        ⑩做完豆腐,年就真的到了。和棉朵一色,和白米细面一色,和瑞雪一色的豆腐,不仅仅是一道菜,也是年景。和豆腐一起端上餐桌的,就是一份农家人最简单的幸福

    (有删改)

    1. (1) 阅读全文,说说“豆花儿三开”具体指什么。
    2. (2)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请从(甲)(乙)两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进行品析。

      选择:

      品析:

    3. (3) 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加点短语“农家人最简单的幸福”的理解。
  • 1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小时。

        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

        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毒。当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1.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仔细阅读全文,归纳病毒的主要特征。
    2. (2) 文章从哪几方面把病毒和细菌作比较?请分点概括回答。
    3. (3) 文章多处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请找出一句抄写下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 (4) 选文第④段“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中划线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5. (5) 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六、对比阅读
  • 11.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愚公移山(节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卖蒜叟

    [清]袁枚

        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 , 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①旁睨:眼睛斜着看。 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1.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力平险            毕:

      我之死            虽: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不肯告人姓氏     卒:

    2. (2) 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石垦壤      头曰:“晚生知罪矣。” B . 九十      焉置土石 C . 跳往助      旁睨而揶揄 D . 杂然相      陷入尺
    3. (3)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②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4. (4) 阅读(甲)(乙)两文,分别说说你从(甲)(乙)两文中所获得的启示。
七、诗歌鉴赏
  • 12. 阅读《望岳》,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1) 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诗歌前六句无一个“望”字,但都写诗人向岳而“望”,由远及近,从朝到暮。 B . 开头两句用设问写出了泰山横跨在齐鲁两地之间,表现了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C . 第五、六两句写出细望所见:山间白云涌现,变幻无穷;归鸟翱翔,投林还巢。 D . 结尾两句写的是诗人的登山感受,这一次登顶让年轻诗人信心大增、豪情满怀。
    2. (2) 诗中划线字“割”字能否换成“隔”?请说说你的理由。
    3. (3) 登山,往往会让人心中涌起一股壮志豪情。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借登山抒发壮怀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除《望岳》外,写出连续的两句)
八、综合性学习
  • 13. 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魅力。请你加入到“走进汉字,体验汉字魅力”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1. (1) 活动一:选汉字,说美感。

          汉字的音、形、义皆是独特魅力,足以让每一个接近它的人心旷神怡、浑然忘我。例如“明”字,音:该字声调为阳平,音调上扬,读起来很朝气;形:“明”字由“日”和“月”两个象形字组成的左右结构的会意字,望文而知义;义:由形得知,日光加上月光,明亮无比,给你温暖喜悦的感觉。

      选出一个你认为最美的汉字,参照上面的例子,从“音、形、义”三方面任选其一来说明其美的理由。(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汉字:

      理由:

    2. (2) 活动二:赏书法,辨特色。

                     

      欧阳询《九成宫》(楷体)     王羲之《兰亭序》(行书)       怀素《自叙帖》(草书) 

      上面三种汉字书法各有特色,请选择其中一种,简要说说这种书法的特点。

      我选择:(横线上填楷书、行书、草书中的一种)。

      特点:

    3. (3) 活动三:亮观点,述理由。

      有人认为,中国人写好汉字,这 应当是我国教育最基本的也是最基础性的要求;有人认为只要学习好,字写得好不好无所谓。你的观点呢?请简要阐述。

九、作文
  • 14. 话题作文

        “宅”最初的意思是“住所、住宅”,后来网络上流行的热词“宅”是指“长期足不出户”。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我们每个人对“宅”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和感悟。

    请你以“宅”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 15. 题目二:

    一个色彩鲜艳的饮料瓶从备受欢迎的商品变成了废品。如果它被投放进可回收的垃圾箱,会开启怎样的人生?如果它被错误地投放进别的垃圾箱,它又将经历什么呢?请你选择一种可能,发挥想象,以“一个饮料瓶的‘旅行’”为题,写一篇故事。

    要求:⑴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⑵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⑶字数在600-800之间。

    ⑷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