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2020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4月份)

更新时间:2020-07-07 浏览次数:199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 1. 以下仪器能测量基本物理量的是(   )
    A . 弹簧测力计 B . 电磁打点计时器 C . 电压表 D . 量筒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牛顿第一定律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 B . 根据F=ma可知,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与物体所受拉力F的方向一致 C . 绕地球飞行的宇航舱内物体处于漂浮状态是因为没有受到重力作用 D . 人在地面上起跳加速上升过程中,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
  • 3. 现在很多人手机上都有能记录跑步数据的软件,如图所示是某软件的截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3.00千米”指的是该同学的位移 B . 平均配速“05′49″”指的是平均速度 C . “00:17:28”指的是时刻 D . 这位跑友平均每跑1千米用时约350s
  • 4. 生活科技上处处存在静电现象,有些是静电的应用,有些是要防止静电;下列关于静电防止与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印染厂应保持空气干燥,避免静电积累带来的潜在危害 B . 静电复印机的工作过程实际上和静电完全无关 C . 在地毯中夹杂0.05~0.07mm的不锈钢丝导电纤维,是防止静电危害 D . 小汽车的顶部露出一根小金属杆类同避雷针,是防止静电危害
  • 5. 某LED灯饰公司为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的一家名为“cosmos(宇宙)”的餐厅设计了一组立体可动的灯饰装置,装置生动模仿了行星运动的形态,与餐厅主题相呼应。每颗“卫星/行星”都沿预定轨道运动,从而与其他所有“天体”一起创造出引人注目的图案。若这装置系统运转原理等效月亮绕地球运转(模型如图所示);现有一可视为质点的卫星B距离它的中心行星A表面高h处的圆轨道上运行,已知中心行星半径为R,设其等效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只考虑中心行星对这颗卫星作用力,不计其他物体对这颗上星的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中心行星A的等效质量M= B . 卫星B距离它的中心行星A运行的周期 C . 卫尾B的速度大小为 D . 卫星B的等效质量
  • 6. 如图所示,一管壁半径为R的直导管(导管柱的厚度可忽略)水平放置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沿导管向左流动的液体中,仅含有一种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带电微粒,微粒受磁场力影响发生偏转,导管上、下壁a、b两点间最终形成稳定电势差U,导管内部的电场可看作匀强电场,忽略浮力,则液体流速和a、b电势的正负为( )

    A . ,a正、b负 B . ,a正、b负 C . ,a负、b正 D . 、a负、b正
  • 7. 如图所示,一人用钳碗夹夹住圆柱形茶杯,在手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下,夹子和茶杯相对静止,并一起向上运动。夹子和茶杯的质量分别为m、M假设夹子与茶杯两侧间的静摩擦力在竖方向上,夹子与茶杯两侧间的弹力在水平方向上,最大静摩擦力均为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加大夹紧钳碗夹的力,使茶杯向上匀速运动,则夹子与茶杯间的摩擦力增大 B . 当夹紧茶杯的夹子往下稍微移动一段距离,使夹子的顶角张大,但仍使茶杯匀速上升,人的作用力F将变小 C . 当人加速向上提茶杯时,作用力F可以达到的最大值是 D . 无论人提着茶杯向上向下做怎样的运动,若茶杯与夹子间不移动,则人的作用力F=(M+m)g
  • 8.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快速增长,各地区的物资调配日益增强,对我国的交通道路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国家的大力投资下,一条条高速公路在中国的版图上纵横交错,使各地区之间的交通能力大幅提高,在修建高速公路的时候既要考虑速度的提升,更要考虑交通的安全,一些物理知识在修建的过程中随处可见,在高速公路的拐弯处,细心的我们发现公路的两边不是处于同一水平面,总是一边高一边低,对这种现象下面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一边高一边低,可以增加车辆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B . 拐弯处总是内侧低于外侧 C . 拐弯处一边高的主要作用是使车辆的重力提供向心力 D . 车辆在弯道没有冲出路面是因为受到向心力的缘故
  • 9. 如图所示,图甲是旋转磁极式交流发电机简化图,其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不动,线圈匝数为10匝,内阻不可忽略。产生匀强億场的磁极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固定轴OO′(O′O沿水平方向)匀速转动,线圈中的磁通量随时间按如图乙所示正弦规律变化。线圈的两端连接理想变压器,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2:1,电阻R1=R2=8Ω.电流表示数为1A.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bcd线圈在图甲所示的面为非中性面 B . 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的最大值为10 V C . 电压表的示数为10V D . 发电机线圈的电阻为4Ω
  • 10. 在某一次中国女排击败对手夺得女排世界杯冠军的比赛中,一个球员在球网中心正前方距离球网d处高高跃起,将排球扣到对方场地的左上角(图中P点),球员拍球点比网高出h(拍球点未画出),排球场半场的宽与长都为s,球网高为H,排球做平抛运动(排球可看成质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 . 排球的水平位移大小 B . 排球初速度的大小 C . 排球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 D . 排球末速度的方向与地面夹角的正切值
  • 11. 如图所示,在平行有界匀强磁场的止上方有一等边闭合的三角形导体框,磁场的宽度大于三角形的高度,导体框山静止释放,穿过该磁场区城,在下落过程中BC边始终与匀强磁场的边界平行,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导体框进入磁场过程中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方向 B . 导体框进、出磁场过程,通过导体框横截而的电荷量大小不相同 C . 导体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可能做先加速后匀速的直线运动 D . 导体框出磁场的过程中可能做先加速后减速的直线运动
  • 12. 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A静止于动摩擦因数为0.25的足够长的水平桌而上,左边通过劲度系数为100N/m的轻质弹簧与固定的竖直板P拴接,右边物体A由细线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质量为2.5kg物体B相连。开始时用手托住B,让细线恰好伸直,弹簧处于原长,然后放开手静止释放B,直至B获得最大速度已知弹簧的惮性势能为EP (其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重力加速度g=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和弹簧构成的系统机槭能守恒 B . 物体B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它所受的重力与拉力的合力做的功 C . 当物体B获得最大速度时,弹簧伸长了25cm D . 当物体B获得最大速度时,物体B速度为 m/s
  • 13. 如图所示,传送带AB长为16m,水平地面BC的长为8m,传送带与水平地面之间B处由光滑小圆弧连接,物块在B处由传送带滑到水平地面速度大小不变,物块与水平地面间、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光滑半圆形轨道CD的半径为1.25m,与水平地面相切于C点,其直径CD右侧有大小为100V/m、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传送带以l0m/s的速度顺时针运动,带正电的物块可看成质点,其质量为5kg,带电荷量为0.5C,从静止开始沿倾角为37°的传送带顶端A滑下。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块在传送带上先加速后匀速 B . 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3s C . 物块到达C点时对C点的压力为306N D . 物块可以运动到D点,在D点速度为 m/s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3小题,毎小题2分,共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4. “嫦娥二号”的任务之一是利用经技术改进的γ射线谱仪探测月球表面多种元素的含量与分布特征。月球表面一些元素(如钍、铀)本身就有放射性,发出γ射线;另外一些元素(如硅、镁、铝)在宇宙射线轰击下会发出γ射线。而γ射线谱仪可以探测到这些射线,从而证明某种元素的存在。下列关于γ射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γ射线经常伴随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 B . γ射线来自原子核 C . 如果元素以单质存在其有放射性,那么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不一定其有放射性 D . γ射线的穿透能力比α射线、β射线都要强
  • 15. 如图所示,两块半径均为R的半圆形玻璃砖正对放置,折射率均为n= ;沿竖直方向的两条直径BC、B′C′相互平行,一束单色光正对圆心O从A点射入左侧半圆形玻璃砖,知∠AOB=60°.若不考虑光在各个界面的二次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减小∠AOB,光线可能在BC面发生全反射 B . BC,B′C′间距大小与光线能否从右半圆形玻璃砖右侧射出无关 C . 如果BC,B′C′间距大于 ,光线不能从右半圆形玻璃砖右侧射出 D . 如果BC,B′C′间距等于 ,光线穿过两个半圆形玻璃砖的总偏折角为15°
  • 16. 一列波源在x轴原点的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如图所示为t=0时刻的波形,此时波源正好运动到y轴的1cm处,此时波刚好传播到x=7m的质点A处,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24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波源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 B . 从t=0时刻起再经过 s时间,波源第一次到达波谷 C . 从t=0时刻起再经过2.75s时间质点B第一次出现在波峰 D . 从t=0吋刻起到质点B第一次出现在波峰的吋间内,质点A经过的路程是48cm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55分)
  • 17. 图甲是某同学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初始时刻的装置状态图,图乙是该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

    1. (1) 写出图甲中错误的地方。(至少写出两点)
    2. (2) 图甲中所示打点计时器应该用以下哪种电源     
      A . 交流4~6V B . 交流220V C . 直流4~6V D . 直流220V
    3. (3) 为完成“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除了图甲中装置外,还需要用到图丙中的哪些装置
    4. (4) 该装置还可用于以下哪些实验     
      A .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 B . 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实验 C . 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 D . 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
    5. (5) 图乙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请读出C点对应的刻度为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vCm/s,由此纸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为a=m/s2(最后两空计算结果均保留到小数点后面两位数字)。
  • 18. 在某次“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所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A.小灯泡“2.5V0.2A”

    B.电流表0~0.6A~3A(内阻未知)

    C.电压表0~3V~15V(内阻未知)

    D.滑动变阻器“2A20Ω

    E.电源(两节旧的干电池)

    F.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 (1) 当开关闭合时,图1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填“左”或“右”)端。
    2. (2) 实验中,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表的示数变(填“大”或“小”)。
    3. (3) 本次实验用电池对数据处理有没有影响?(填“有”或“没有”)。
    4. (4) 依据实验结果数据作出的图象可能是图2中的
  • 19. 某军队在军事演习时,要检验战斗机对移动物体发射炮弹的命中率情况,已知某一战斗机在h=500m的高空以v1=1080km/h的速度水平匀速飞行,地面上两辆相距为270m的遥控车均以v2=108km/h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现战斗机先发射一个炮弹,恰击中后面那辆遥控车,已知炮弹离开飞机时相对飞机的初速度为零,无人机和两遥控车在同一竖直面上,无人机、炮弹和遥控车均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10m/s2
    1. (1) 投弹时,飞机与后面遥控车的水平距离为多大?
    2. (2) 若随后第二发炮弹要击中前一辆车,则两发炮弹发射的时间间隔为多少?
    3. (3) 若飞机开启特定飞行模式后,水平速度被锁定,只允许调整高度。现若要在第一发炮弹打出t1=2s后立即发射第二枚炮弹,要求在该模式下击中另一目标,则该无人机是要升高还是降低高度,高度要改变多少?
  • 20. 学校组织趣味运动会,某科技小组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寓教于乐的游戏。如图所示,磁性小球在铁质圆轨道外侧旋转而不脱落,好像轨道对它施加了魔性一样,小球旋转一周后在C点脱离轨道,投入左边内轨的某点上,已知竖直圆弧轨道由半径为2R的左半圆轨道AB和半径为R的右半园轨道BC无缝对接,A、B点处于竖直线上,可看成质点、质量为m的小球沿轨道外侧做圆周运动,已知小球受轨道的磁性引力始终指向圆心且大小恒为F,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1. (1) 若小球在A点的速度为 ,求小球在该点对轨道的弹力;
    2. (2) 若磁性引力F可调整,要使小球能完成完整的圆周运动,求 的最小值;
    3. (3) 若小球从最高点开始沜轨道外侧运动,最后从C点抛出落到左侧圆轨道上(球脱离轨道后与轨道的引力消失),问小球能杏落在与右边小圆圆心等高处?如果不能,求出小球的落点与O点的最短竖直距离。
  • 21. 如图所示,CDE和MNP为两根足够长且弯折的平行金属导轨,CD、MN部分与水平面平行,DE和NP与水平面成30°,间距L=1m,CDNM面上有垂直导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1=1T,DEPN面上有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2=2T.两根完全相同的导体棒a、b,质量均为m=0.1kg,导体棒b与导轨CD、MN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导体棒a与导轨DE、NP之间光滑。导体棒a、b的电阻均为R=1Ω.开始时,a、b棒均静止在导轨上,除导体棒外其余电阻不计,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运动过程中a、b棒始终不脱离导轨,g取10m/s2

    1. (1) b棒开始朝哪个方向滑动,此时a棒的速度大小;
    2. (2) 若经过时间t=1s,b棒开始滑动,则此过程中,a棒发生的位移多大;
    3. (3) 若将CDNM面上的磁场改成竖直向上,大小不变,经过足够长的时间,b棒做什么运动,如果是匀速运动,求出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如果是匀加速运动,求出加速度大小。
  • 22. 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劳伦斯发明了回旋加速器,巧妙地利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特点,解决了粒子的加速问题。现在回旋加速器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医学设备中。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置于真空中的D形金属盒半径为R,两盒间的狭缝很小,带电粒子穿过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与盒面垂直,加速器按一定频率的高频交流电源,保证粒子每次经过电场都被加速,加速电压为U.D形金属盒中心粒子源产生的粒子,初速度不计,在加速器中被加速,加速过程中不考虑相对论效应和重力作用。

    1. (1) 求把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静止粒子加速到最大动能所需的时间;
    2. (2) 若此回旋加速器原来加速质量为2m、带电荷量为q的α粒子( ),获得的最大动能为Ekm , 现改为加速氘核( ),它获得的最大动能为多少?要想使氘核获得与α粒子相同的动能,请你通过分析,提出一种简单可行的办法;
    3. (3) 已知两D形盒间的交变电压如图乙所示,设α粒子在此回旋加速器中运行的周期为T,若存在一种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 ,在 时进入加速电场,该粒子在加速器中能获得的最大动能?(在此过程中,粒子未飞出D形盒)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