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0年初中语文升学考试模拟检测试卷三

更新时间:2020-07-14 浏览次数:180 类型:中考模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项是(  )
    A . 然(biān) 运(è) 实(dūn) B . 红(fēi) 默(jiān) 峋(lín) C . (zǎn) 虚(wàng) 菜(hún) D . 望(tiào) 邪(bì) 咆(xiāo)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无可耐何行之有效附庸风雅 B . 伤痕累累不屑质辩千钧之力 C . 置之不理不功自破面面相觑 D . 摧枯拉朽殚精竭虑为富不仁
  • 3. 对下面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港珠澳大桥开通建成,必将为粤港澳三地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提供新机遇。 将“开通”与“建成”互换位置。 B . 既然你能够认真读完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那么,你一生都将受益无穷。 将“既然”改成“如果”。 C . 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律知识,预防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将“开展”改成“宣讲”。 D . 阅读经典作品是一种很好的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方法。 将“弘扬”和“传承”互换位置。
  • 4. 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智取生辰纲》选自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的长篇小说《水浒传》,全书前半部分写“官逼民反”,后半部分写宋江等人被招安,最后以悲剧结局。 B . 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包括《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春天的旋律》等。 C .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等。 D .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选自他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揭示了人们“嫌贫爱富”的变态心理。
  • 5. 武汉疫情牵动着国人的心,下面是一位老师撰写的抗肺炎对联,中间有几句空白,根据上下联的内容,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上联:非典曾横虐,         

    下联:     , 北斗做决策,    

    ①南山揭祸根②侵大众③新冠又肆行④举国防

    A . ③④①② B . ①④③② C . ③②①④ D . ①②③④
  • 6.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元阳的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无论登上哪座山顶,绕着山路一圈,每个角度都能见到不一样的梯田。________春季,微风过处,梯田波光粼粼,像极了木刻年画;夏季,禾苗生长,梯田青翠欲滴,自是清新水彩画……

    A . 然而,哈尼梯田的模样,却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 B . 不过,哈尼梯田是什么样子,更取决于你在什么季节看到它。 C . 是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D . 这样,无论什么季节看哈尼梯田,它都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 7. 按课文原文填空
    1. (1) 万里赴戎机,。(《木兰诗》)
    2. (2)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 (3) 仍怜故乡水,。(李白《渡荆门送别》)
    4. (4)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5) 君问归期未有期,。(《夜雨寄北》)
    6. (6) 凄神寒骨,。(《小石潭记》)
    7. (7) 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二、阅读(45分)
  • 8. 阅读《曹刿论战》,回答问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 (1) 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加②孚③盈

    2.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 (3)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他的身上也有值得肯定的优点,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鲁庄公的一个优点。
  • 9. 阅读《太空电站,让太阳隔空“来电”》,回答问题。

    太空电站,让太阳隔空“来电”

        ①2019年春节期间,一则短消息引起人们的关注:日前,我国首个太空电站实验基地在重庆启动建设。如果有了太空电站,许多开电动汽车回家过年的人就不用担心中途没有充电桩了,因为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隔空充电”。

        ②太空电站由太阳能发电装置、能量转换和发射装置、地面接收和转换装置三大部分组成。其工作程序是:先由太阳能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之后能量转换和发射装置会将电能转换成微波或激光向地面发送,地面接收系统接收到空间传输来的波束,再通过转换装置将其转换成电能后接入电网。

        ③建太空电站的技术原理现已没有太大问题,但还有不少关键技术有待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太空电站的两大核心问题,一个是如何实现远距离电能无线传输,另一个就是如何将重达数千甚至上万吨的电站组件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上去。远距离电能无线传输可以通过能量转换及发射装置来实现。第二个问题则对新型运载、新型材料、超大型航天器结构及控制、在轨组装维护等技术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为电站组件的质量可达千吨,长度能达千米,功率为兆瓦级,寿命需在30年以上。

        ④目前,一些国家已经提出不少太空电站的建设方案,对未来设计出实用的太空电站有较高的借鉴参考价值。这些国家之所以把目光瞄向太空,是因为看中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地球同步轨道太空电站所获取的能量效率可达到地面光伏电站的35倍,且能实现空间向地面进行能量的定点传输。因此,建设太空电站,可有效利用太阳能,为人类提供优质的、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⑤此外,太空电站在地面偏远地区供电、紧急供电、航天器供电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还能减缓大气雾霾,从而起到环境调节的作用。从目前来看,太空电站是开发地月空间经济圈最直接、可实现的方式,比开发月球氦-3能源的难度要小得多。

        ⑥为此,我国正积极研制太空电站。我国在太空电站总体规划、概念方案和微波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带动了大型空间结构、空间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发展。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通过对比研究,提出了创新的多旋转关节太空电站方案。该方案得到国际顶级专家的认同,并获得世界太空电站设计竞赛第一名。

        ⑦我国在太空电站方面的研究已进入世界前列。如能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我国将有望成为世界上首个建成有实用价值太空电站的国家。

    (选自《环球人物》2019年第4期,有删改)

    1. (1) 选文第②③段介绍了太空电站哪些方面的内容?
    2. (2) 指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地球同步轨道太空电站所获取的能量效率可达到地面光伏电站的35倍,且能实现空间向地面进行能量的定点传输。()(

    3. (3) 太空电站有哪些应用价值?
    4. (4) 我国在太空电站研制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 10. 阅读《手掌里的清凉》,回答问题。

    手掌里的清凉

        ①树阴下,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约七岁,小的看来不到三岁。树下有几个用砖块砌起的墩子,大的孩子以砖墩当桌子趴在上面做作业,小的也拿了一截铅笔在一张纸上胡乱画着。

        ②他们是兄弟俩,大的孩子放了暑假,从农村到这座城市打工的父母便把兄弟俩从家里接来,与他们团聚一些时日。

        ③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弟弟大约是受不了那酷热,抓耳挠腮的,满脸通红,有汗水从腮上掉了下来。这时,哥哥好像变戏法一样,从树桠上拿出一把扇子。确切地说,那不是扇子,只是一小块三合板,拿绳子绑上了一根小木棍做柄。哥哥捏着那柄一个劲地给弟弟扇着。

        ④哥哥扇起的风,将砖墩上的灰尘搅起,在树叶缝隙筛落的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绺绺舞动的火。热热的风让兄弟俩感觉不到一丝凉快。这时,哥哥两眼直直地从街的缺口处望过去,他渴望有风吹过来,可是没有。

        ⑤哥哥显得非常失落。他下意识地四处瞅着,眼光突然就落到了一个地方,那多么像一块侧立起来的池子。也许他思绪的鱼儿已游回到了家乡,他家门前有一块池塘,不管多热的天,只要坐在池塘边树下的青石墩上,将双脚伸到水里,就会有一股透心的凉从脚下一直凉到头顶。

        ⑥哥哥来到了那“侧起的池子”前,他是认识的,那是一块玻璃。下面是墙砖,玻璃有些高,他踮了踮脚,仍然够不着那玻璃。随之,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他将双手贴在玻璃上,感觉到了阵阵凉意。

        ⑦这时,他突然想起什么,赶紧将弟弟抱了过来。他要抱着弟弟站到那码好的砖头上,可就是上不去。努力几次后,他放弃了——因为他明白,凭着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抱着弟弟上到砖头上去的。

        ⑧他想了想,将弟弟抱回到树阴下,把自己的双手在玻璃上贴了一会儿,然后赶紧去握住弟弟的手。几乎在两个多小时里,哥哥就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

        ⑨直到快中午了,在工地上做饭的母亲来叫兄弟俩去吃饭,哥哥的这一动作才停止。妈妈问哥哥:“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哥哥说:“我不能让弟弟热着,再说弟弟要是热得哭了起来,会影响爸爸妈妈工作的。”妈妈的两眼不禁红了,可哥哥似乎没有看到妈妈的表情,只顾高兴地说下去,“妈妈,我知道阴处的玻璃会是凉的,想不到城里的玻璃会这么凉。”

        ⑩妈妈本想告诉儿子:这玻璃之所以会这样凉,是因为玻璃后面的屋子里有大功率的空调。可妈妈没有说,她相信能将一手清凉传递给弟弟、心中想的是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的孩子,也一定会将这惬意的“清凉”带给他身边的所有人。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

    1. (1) 炎热的天气里,哥哥为弟弟做了哪些事?
    2. (2) 分析第③段划线句子有什么作用?
    3. (3) 分析第⑥段加点词语“吭哧吭哧”的表达效果。
    4. (4) 说说第⑩段中加点短语“惬意的‘清凉’”的含义是什么?
    5. (5) 文章以“手掌里的清凉”为标题有哪些用意?
  • 11. 阅读《器成还须久为功》,回答问题。

    器成还须久为功

        ①故宫博物院的家具馆对外开放使得许多参观者第一次欣赏到宫廷紫檀家具的绝美。紫檀虽美,但它“五年一年轮,千年孕一木”,成材实属不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与树人往往类比,因为正像树木成材一样,年轻人成长也需要过程,只有经历了打磨和历练,才能积淀下精华。

        ②反观当下,不少现象不免有些违反常识。对“超速”的渴望正涌动成一股潮流。“我报名了翻译速成班,一个月就能拿下口译资格证”“我加了个减肥群,10天极速变苗条”“我刚买了明星快速养成手册,正在琢磨如何一夜成名”……急于工作,急于恋爱,急着看成效,似乎成为唯恐落后于时代节拍的“紧箍咒”。

        ③其实,“神速”未必变成“神话”,拼搏进取的姿态固然可取,但如果心浮气躁占了上风,就难免落入急于求成的窠臼。

        ④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做事讲效率没有错,对“速度”的追求应鼓励,但对“速成”应怀有警惕之心。事物发展自有其规律,人才成长也有其过程,一旦超出科学的界限,所谓的速成只会营造海市蜃楼般的幻影。有人创业风口光景无限,但缺乏优质产品,竞争过后只会留下一片狼藉;有人高薪职业令人羡慕,但核心能力缺位,终昙花一现,未能长久。有人向往钢琴演奏的古典优雅,可练习枯燥,每个指法要经过千百次重复方能形成记忆;有人向往芭蕾舞者的风度翩翩,可完美舞姿的背后隐藏着练功中数不胜数的伤痛。由此看来,所谓的“短期速成钢琴特长生”无非是商业招数,轻信这些并不会等来奇迹发生。

        ⑤速成背后,是偷懒投机心态在作崇。从自身角度出发,心不能沉、气不能静,浮于表面不下苦功夫,想钻空子不坐“冷板凳”,都会导致自我管理缺失缺位,信心发生动摇。现代社会选择自然是更多样了,实现选择的资源也更为丰富,从这个角度讲,所谓“速成”有一定市场。但看树知人,但凡能速成的恐怕很难让你优势独具。与其目光游移、辗转腾挪,倒不如一门深入、攀登高峰。

        ⑥“十年法则”认为,每个领域的大师都需要10年左右的勤学苦练:“一万小时定律”指出,从平凡到超凡的跨越,需要经历一万个小时的稳扎稳打。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少年时被称为“天才琴童”,但“左手要长在琴上,右手的血脉要流入弓里”又需要怎样的艰苦付出?

        ⑦器成还须久为功,卓越从来都不是速成的,持之以恒才是关键。季羡林先生曾描述他在北大种莲的经历,几颗莲子经过两年扎根池底的力量积蓄,终于在第三年“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并在第四年“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绽放出“红艳耀目的荷花”。

        ⑧愿年轻人都能做一池“季荷”,生生不息,静待花开。

    (选自《人民日报》)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2) 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 (3) 为什么要“对‘速成’应怀有警惕之心”?
    4. (4) 如何理解“愿年轻人都能做一池‘季荷’,生生不息,静待花开”一句的含义?
三、作文(50分)
  • 12.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①命题作文

    生活中开心的事可真不少,比如因助人为乐而开心,改正错误而开心,为战胜困难而开心,为交到好友而开心……

    请以“想想就开心”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②给材料作文

    戈壁上有两粒种子。“天哪!”一粒种子惊叹道,“太阳这么毒,天气这么热,没有一点水,我们可怎么活呀!”它在唠唠叨叨的抱怨中死了。

    另一粒种子默默地把根向大地深处扎去,用尽力气吸取着每一点水分。渐渐地它长成了一棵胡杨,身躯也越来越粗壮,越来越经得住风沙。

    这个故事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逆境激发拼搏的力量;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动力。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