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仿真试卷(四)

更新时间:2020-07-06 浏览次数:202 类型:中考模拟
一、基础(24分)
  •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1) ,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2. (2)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3. (3) 正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所说“”,只要我们将眼光放得高远,操正义,铸伟业,就无所畏惧、不可战胜。
    4. (4) 李清照《渔家傲》中的词句“”以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似梦似幻、浑茫无际的恢弘雄奇境界。
    5. (5) 请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1) 何满子全身上下就像刚从yān cōng 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
    2. (2) 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ǐ yí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
    3. (3) 久闻先生大名,rú léi guàn ěr
    4. (4) 这是荒园,rén jì hǎn zhì,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 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一根竹签,一撮麦芽糖,轻轻一吹,便化出惟妙惟肖的糖人;笔走龙蛇、翰墨飘香,一个个“福”字跃然纸上……春节将至,大街小巷充盈着浓浓的年味。 B . 罗曼·罗兰所著的《名人传》为了向世人展示三位大师的一生,作者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碎的表述,而是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C . 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必须从整体入手,要紧扣文体特点,联系人物生活的环境及作者的创作意图,任何断章取义的分析都是不可取的。 D .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以宏阔的背景、惊心动魄的情节、绚丽震撼的视听效果,让观众感觉焕然一新
  • 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企业能否长远发展,关键是要把关好产品的质量。(删去“否”) B . 美国之所以能轻易给中国新兴技术的发展使绊子的原因,是因为它手握大量的核心技术。(删去“的原因”) C .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删去“为了”) D . 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让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在“以兼收并蓄”后加“的态度”)
  • 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之类的对联;有人的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洁”之类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

    【材料二】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节选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材料三】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学父亲的赤子情怀,学父亲的简朴生活。

    (节选自《习近平的家风:从父亲身上学到五件事》)

    1. (1) 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优良的家风会通过哪些方式传承下来?
    2. (2) 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

      明祖训  言传身教  子孙  承家风  长辈  心领神会

      上联:

      下联:

二、阅读(46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_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1) 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②非学无以广

      ③险躁则不能治性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3.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谈论了个人修养的问题,说明要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就必须注重道德修养,不追求名利,保持宁静的心态,集中精力去做事。 B . “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是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是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 .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 .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美好愿望。
  • 7.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人非上智

        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①。小过不改大恶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夫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妒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妒则刻,灾害兴焉;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蜂虿②。蜂虿不远则螫身,蟊螣不去则伤稼,己过不改则累德。若夫以恶小而为之无恤③,则必败;以善小而忽之不为,则必覆。能行小善,大善攸④基;戒于小恶,终无大戾。

    (节选自《内训·迁善》,有删改)

    【注释】①跂(qǐ)圣:向圣人看齐。②蟊螣(máo ténɡ)、蜂虿(chài):害虫、毒虫。③恤:担心、忧虑。

    ④攸:所。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而能知/及鲁肃寻阳 B . 嫉妒则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 . 数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 D . 之如蟊螣/待君久不至,已
    2.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小 过 不 改  大 恶 形 焉  小 善 能 迁  大 善 成 焉。

    3. (3) 选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说理方式?阐述了什么道理?
  • 8.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严是自己给的

    叶春雷

        ①我们常常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尊严是别人给的,因为别人尊重我,我才有尊严。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真实的情况是,因为自己有尊严,别人才会尊重我。

        ②产生这种想法,是因为一部叫《先生》的专题片。有一集讲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1948年,解放军占领张家口,即将进入北京。梅校长选择离去,他到了美国,管理清华大学庚款奖学金。美国人曾经返还部分庚子赔款作为奖学金,帮助成立清华大学,并资助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到美国留学。

    据专题片介绍,梅校长是出了名的“老抠”,最有说服力的一点,就是他给自己定的薪水是月薪300元。当时台湾当局觉得过意不去,要求梅校长将薪水提升到月薪1 200元,但是遭到梅先生的拒绝:“我自己定下的规矩,怎么能自己改动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梅先生的清廉,还有梅先生的慎独精神。手中握着这样大一笔基金,随便手松一点,就可以让自己过得舒服一些,而且“政府”也开了口,何必如此自苦?甚至还近乎自虐。但梅先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如此严苛地对待自己,实际上,他让自己活得非常有尊严,这样才赢得大家的一致尊重。

        ③一个人的尊严,不是别人的恩赐,其实是自己给自己的,是道德自律的自动生成物。像梅校长这样有慎独精神的人,尊严感也就随之产生。而且我还想强调的一点是,不是我有钱或者有权势,我就活得有尊严。尊严来自一个人的道德自律,和你的财富与权势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一个有钱、有权势的人,大家都会来奉承他,他不是很有尊严吗?我想说的是,那不是尊严,那只是一种威压。这种威压随金钱和权势的累积而不断强化,也会随金钱和权势的消减而消减。当他抱怨世态炎凉的时候,其实只是在抱怨他丧失了金钱和权势的威压,所以大家不尊重他了。如果我是一个靠道德自律赢得自身尊严的人,我就不会抱怨世态炎凉。因为这种尊严一旦形成,就永远不会丧失,除非你腐化堕落。比起嗟来之物的金钱和权势,尊严感自然要牢靠得多。梅校长临终的时候,人们惊讶地发现,这样一个有相当社会地位的知名人士,居然没有一分钱的积蓄。我想,大家绝不会说:“梅校长真是穷困潦倒啊!”大家只会说:“这是一个多么有尊严的人啊!”

        ④当我们明白了尊严不是金钱和权势的附属品,尊严只能是道德自律的衍生物,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即使我一文不名,即使我毫无权势,我也是可以给自己尊严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理解,为什么孔子赞扬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了。颜回的快乐,是一种拥有尊严的快乐。同样,在《庄子》里,庄子提到颜回的同学原宪,那也是一个穷困潦倒却活得非常有尊严的人。当原宪的另一位同学——大富豪、大外交家、社会名流子贡乘着大马车经过原宪居住的陋室,而对原宪进行揶揄挖苦的时候,原宪傲然地说:“像你这样靠拉帮结派、逢迎媚世、毫无操守换来的宝马香车,我根本不屑一顾。”子贡是否如原宪说的那样不堪,我们不去讨论,但我想说,原宪对自己的操守有一种自信,所以他虽然穷困潦倒,但依然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⑤一个人一旦活得有尊严感,那即使瓮牖绳枢、瓦灶绳床,也可以怡然自乐,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一样赢得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选自《读书文摘》,有删改)

    1. (1) 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 . 只有严苛地对待自己,才能活得有尊严。 B . 尊严是自己给的。 C . 有慎独精神的人,尊严感也随之产生。 D . 一个人一旦活得有尊严感,即使一文不名,也可以怡然自乐。
    2. (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论据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选文第②段只用了事实论据。 B . 选文第③段论证了“靠道德自律赢得自身尊严,这种尊严一旦形成,就永远不会丧失”的道理。 C . 选文第④段中“明白了这一点”中的“这”指的是“尊严不是金钱和权势的附属品,尊严只能是道德自律的衍生物”。 D .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人折腰的故事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
    3. (3) 选文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9.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青苔撑起的一片绿意

    洪振秋

        ①春日,人们的视野里总是万物葱绿,百花次第开放,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②百花繁,万花灿,唯有苔草很少被人提及,因为她实在微小,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我却惊讶于这细小低微的青青苔草,她没有茂林的硕大气象,也没有百花的美妙身姿,只是静静地躲藏在不容易被人发现的角落里。但她依然有着茂林一般的风情,百花一样的美丽。

        ③江南民间有句谚语:“三月青苔露绿头,四月青苔绿满河。”春风拂面之际,青苔趴在残旧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砖头间,倚在高高的墙头上,藏匿于苍老的树干中,布满在瘦硬的岩石上,在青石板的夹缝中撑出绿意,在波光潋滟的春江上泼墨、写意……

        ④此时,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微不足道的青苔,竟是如此有气势。她们一根连着十根,十根连着百根,连绵起伏,渐成气象。无论是断墙残垣之间,还是悬崖绝壁之上,其他植物都无法落脚,唯有青苔从墙缝里、石缝隙中奋力拱出,四处蔓延着绿意,在荡漾的春风中记录着比石头还硬的倔强。

        ⑤在岁月的戏台上,青苔似乎错过了《诗经》,却赶上了唐诗宋词的好时光,也融进了明清纷繁的花事中。在诗意的年代,青苔倍加受人珍爱,“应怜屐齿印苍苔”,园子的主人因怕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但有时也夹杂着几分苍凉和凄美,“小庭春老,碧砌红萱草”,青苔似乎总是见不到阳光,只在凄凄惨惨中顽强地生长着。

        ⑥中国人还喜欢把青苔之绿意融入古画中,使其诗意更加飞扬。最早是“元四家”,后有沈周、唐伯虎、徐渭、程嘉燧、渐江、查士标等。到了清代,苔草在中国画中出现的次数渐多,随心所欲,恣意点苔,笔情墨趣,已臻成熟。尤其是“扬州八怪”中的金农,其画梅善于在粗干上以浓墨点苔,使梅花显得气韵非凡,虽苍老而生机勃发。青苔虽然微小,却点缀出他画中的春色;虽微不足道,却烘托出画中梅花的冰光雪影。他深爱着“苔花如米小”的气质,给自己也取名为“小善庵主”“如来最小者”,可谓青苔知己也。

        ⑦真正懂得青苔心意之人,应是清代的袁枚先生。“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他知青苔的气质风度,不流俗、不谄媚、不张扬,却志向远大,生机勃勃,寓微小于浩荡之中。青苔的生存环境是恶劣的,虽然是“白日不到处”,却是历尽千磨万难,坚忍坚强,冲破困境,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她虽然看似弱不禁风,却凭着自强不息,争得和百花一样的开放权力。春光因为她们的点缀,显得明媚无比;百花有了她们的衬托,更为明艳动人;人世间因为有了她们,更为生机盎然。

        ⑧我是江南人,我爱着家乡门前残墙上的青苔,绿痕从墙根开始,一直蔓延到墙顶上。我爱着回乡路上青石板夹缝里的青苔,她们一点点,一丛丛,悄无声息地吐着绿,伸展着,变幻着,哧哧地笑着,撑起满眼的绿意。

        ⑨没有青苔的世界,是寂寞的。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 (1)     阅读全文,说说青苔具有怎样的特点。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妙处?
    2. (2)     文章的第⑥段与第⑦段可以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3. (3) 按要求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青苔趴在残旧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砖头间,倚在高高的墙头上,藏匿于苍老的树干中,布满在瘦硬的岩石上,在青石板的夹缝中撑出绿意,在波光潋滟的春江上泼墨、写意……(请从句式或用词的角度进行品析)

      ②她们一点点,一丛丛,悄无声息地吐着绿,伸展着,变幻着,哧哧地笑着,撑起满眼的绿意。(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进行品析)

    4. (4) 文章最后一句独立成段有何作用?
三、作文(50分)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完美,无疑是人人都想追求的目标。可是,人生不会因为生来完美就事事顺风顺水,也不会因为生来不完美就此生无望。女神维纳斯并没有因为断臂而缺少一丝美丽;科学家霍金也没有因为身体被禁锢在轮椅上就禁锢了自己智慧的大脑……生活中有那么多并不完美的人,包括你、我、他,正是靠着不甘心、不放弃、不认输的勇气,才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的人生……

    请以《拥抱自己的不完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有明确的文体特征),诗歌除外;

    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的汉字书写;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④不少于500字。

四、附加题(10分)
  • 11.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不过船长这时不作声,他全神贯注地研究着海洋。一会儿他又说起话来:“教授,海水中盐的分量是多到不得了的,如果您把溶解在海中的盐提出来,您可以堆成一个450万立方米的盐山,在地球的表面摊开来,可以铺成10多米高的一层。您不要以为海中有这些盐是大自然无意识的任性行为!不是的。盐质使海水永不容易蒸发,使海风不能将分量过多的水汽带走,不然的话,水汽转化为水,简直就要把温带地区完全淹没了。这真是巨大的了不得的作用,是调节全地球的力量,使其保持平衡的伟大作用!”

        尼摩船长不作声了,他站起来,在平台上走了几步,又向我走回来。他说: “至于那些原生秒水虫,那些一滴水中便有亿千万的不可计数的微生动物,它们在1毫克的水量中便有80万个,它们也一样重要。它们吸收了海中的盐,消化了水中的固体物质,它们是真正的石灰质陆地的制造者,因为它们制造了珊瑚和水螅啊!这滴水,当它的矿物质被吸去了的时候,变轻了,又浮到水面上来,

    在水面吸收了由于蒸发作用而抛弃在那里的盐质,又变重了,沉下去,重新给那些微生动物带来了可吸收的新物质。因此而发生上下循环不已的潮流,永远是不停的运动,永远是不断的生命。生命力,这比在陆地上更强大的生命力,在海洋的所有部分中更丰富地、更无穷地大量发展。人们说,海洋是人类致命的地方,但对无数的动物——和对我来说,它是真正生命的所在!”

        当尼摩船长这样说话的时候,他的容貌完全改变了,使我产生一种特殊的心情。他又说:“所以,海洋中才有真正的生活!我打算建设水中的城市,集体的海底住宅,像诺第留斯号一般,每天早晨浮上水面来呼吸。如果成功的话,那一定是自由自在的城市,独立自主的城市!不过,又有谁知道,不会有些专制魔王……”尼摩船长做了个激烈的手势结束了自己的这句话。一会儿,他直接来问我,好像要把一些不祥的思想驱逐出去似的。

    (有删改)

    1. (1)     选文出自《》,选文中的“我”指的是
    2. (2)     结合作品说说,选文中的“我”遭遇了什么导致落入大海,才有了这次神奇的经历。
    3. (3) 结合选文的画线句子简析人物的思想特点。联系原著情节,说说尼摩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