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闽侯县2019-2020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0-06-22 浏览次数:22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公元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历史人物是(   )
    A . 杨广 B . 杨坚 C . 刘邦 D . 杨勇
  • 2. “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这里对“流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统治者残暴 B . 实现了统一 C . 繁荣而短暂 D . 大运河开通
  • 3. 如图“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

    A . 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 . 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 C .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D . 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 4. (2017·福建) 成语“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三元及第”所反映的制度是(    )

    A . 世袭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科举制
  • 5.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小明却认为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小明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武则天(   )
    A .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 B . 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C .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D . 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 6. 唐太宗“以人为镜”虚心纳谏,武则天创立殿试广纳贤能,唐玄宗重用姚崇、宋璟大力革新。这些说明唐初的统治者(   )
    A . 轻徭薄赋 B . 简法轻刑 C . 选贤任能 D . 整顿吏治
  • 7. 发明和推广先进的生产工具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图中唐朝的曲辕犁主要用于(   )

    A . 耕作 B . 灌溉 C . 运输 D . 冶铁
  • 8.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下列能体现“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是(   )
    A . 遣唐使来华 B . 玄奘西游天竺 C . 文成公主入藏 D . 鉴真东渡日本
  • 9. 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
    A . 经济的繁荣 B . 文学艺术的兴盛 C . 政治的清明 D . 社会风气的开放
  • 10. 图所示文物可以直接印证唐代(   )

    A . 社会政治状况 B . 科举选才标准 C . 思想开放程度 D . 手工制作水平
  • 11. 唐朝是我国诗歌繁盛的时代,写下《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诗篇并被称为“诗仙”的诗人是(   )
    A . 李白 B . 杜甫 C . 白居易 D . 苏轼
  • 12. 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观点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
    A . 755 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 B . 安史叛军逼近长安 C . 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D . 安史叛军于763年被平定
  • 13. 公元878年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大起义虽然被镇压,但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材料讲述的是黄巢起义的(   )
    A . 目的 B . 原因 C . 过程 D . 影响
  • 14.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图4中空格内应填写的是(   )
    A . 春秋战国 B . 三国鼎立 C . 南北朝 D . 五代十国
  • 15. (2020七下·连云港期中) 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   )
    A . 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B .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C .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 D . 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和扩大
  • 16.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宋 祖”指的是(   )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宋太宗 D . 宋太祖
  • 17. 《宋史》记载,曹彬这样位居枢密使高位的武官,每次在道中迎面碰到文臣的车马,都会主动命车夫驶入旁面小巷。这种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宋朝(   )
    A . 重文轻武 B . 削弱相权 C . 削弱地方势力 D . 加强边疆管理
  • 18. 1127年北宋灭亡。这个时间可以表示为(   )
    A . 公元11世纪前期 B . 公元11世纪后期 C . 公元12世纪前期 D . 公元12世纪后期
  • 19. 2017年8月3日,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岳飞纪念堂经易地保护重建后隆重开馆。人们纪念岳飞主要是因为(   )
    A . 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广泛同情 B . 岳家军作战勇敢 C . 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澶渊之盟 D . 岳飞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利益
  • 20. 宋朝诗人林升在《题林安邸》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里的“游人”意指(   )
    A . 游览风光的游客 B . 南下灭宋的女真人 C . 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者 D . 躲避战乱的北方移民
  • 21. (2017七下·如皋期中) 宋朝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当时著名的瓷都是(    )

    A . 开封 B . 广州 C . 景德镇 D . 洛阳
  • 22. 成吉思汗曾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   )
    A . 统一蒙古 B . 灭南宋 C . 建立元朝 D . 灭金
  • 23. 中国历史是由整个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在其发展长河中,出现了许多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中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
    A . B . 北宋 C . 西夏 D .
  • 24. (2017七下·安岳期中) 洁白的哈达、浓香的青稞酒、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美丽的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的标志是(    )

    A . 市舶司的设置 B . 中书省的确立 C . 宣政院的设立 D . 驻藏大臣的设置
  • 25. 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办理海外贸易手续的机构是(   )
    A . 县衙 B . 广州十三行 C . 市舶司 D . 海关 
二、非选择题共4题50分,其中第26题8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5分,第29题12分。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混战中,此时的南方保持了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掀起了水利建设的高潮,水稻生产技术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加速经济重心南移。到北宋时,南方经济已经显出超过北方的强劲势头,而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为定局。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1. (1)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的朝代。
    2. (2) 小历同学认为:北方人口南迁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唯一因素。你同意小历同学的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 2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每年正月二十一日,长安城万人空巷,大家涌向长安城东。这天,皇帝脱去龙袍,换上短衣便鞋,他要亲自下田耕种以表示对农桑的重视。“藉田之礼”荒废既久,现得以恢复,百姓无不欢呼雀跃……贞观年间,仅《新唐书》记载的大型水利工程就达27个。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通史•贞观之治》解说词

    材料二: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材料三:唐太宗时期,社会秩序安定,经济发展较快,史称“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国力迅速上升,史称“开元盛世”。首都长安城人口达一百余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摘编自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材料四:长安城的西市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占地1600多亩,有220多个行业、4万多家固定商铺,是名副其实的“自由贸易区”,当年的长安人就已经过上了“买全球、卖全球”的时尚生活。

    ——2018年“长安与世界的对话”部分解说词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皇帝恢复“藉田之礼”的目的,并写出唐朝发展农业的另一项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前期人口数的变化趋势。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前期人口数变化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四,概括唐都长安的特点。
    4. (4) 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唐前期社会的特征。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友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和好阶段,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三: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1. (1) 根据材料一,分别写出字母A、B所代表的政权名称。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两宋时期民族关系发展规律。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宋时期南方“粮仓”中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名称
    4. (4)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宋时期的的阶段特征。
  •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玄奘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鉴真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1. (1) 据材料写出由玄奘口授而成,记录他亲历的书籍名称。
    2. (2) 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