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0年中考历社复习专题09:早期中华文明形成

更新时间:2020-06-08 浏览次数:243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小明同学在暑期游学时,参观一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看到了下面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他参观的是( )

    A . 元谋人博物馆 B . 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C . 西安半坡博物馆 D .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 2. 原始人类的某一行为被誉为“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这是指原始人类(   )
    A . 学习制作陶器 B . 能够制作工具 C . 学会用火 D . 能够直立行走
  • 3. 远古时代,中国南方和北方都出现了许多早期文明,但南北方的文明差异明显:南方种稻,北方种粟;南方住高脚楼,北方住地穴……导致这些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理气候 B . 人种类别 C . 生活习惯 D . 人口数量
  • 4. 在北京人遗址中,能为“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这一结论提供直接证据支持的是(   )
    A . 头盖骨化石的发现 B . 直立人化石的出土 C . 发现大量灰烬烧骨 D . 发掘大量打制石器
  • 5.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居住在我国黄河流域,主要种植粟的原始农耕居民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河姆渡人 D . 半坡人
  • 6. 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人类遗址时,出示了下面文物图片。此遗址最有可能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半坡遗址 C . 北京人遗址 D . 河姆渡遗址
  • 7. 粟脱壳后的粮食因其粒小,故称小米,而小米粥是人们常吃的食品。下列古人类中最早有可能享受到这种食物的是(    )。
    A . 北京人 B . 山顶洞人 C . 半坡居民 D . 河姆渡居民
  • 8.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如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这种原始人生活的时代是(    )。

    A . 约300万年前 B . 约170万年前 C . 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 D . 约3万年前
  • 9.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 . 农耕文明 B . 神话传说 C . 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D . 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 10. 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山顶洞人遗址 D . 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 11. 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人类不用再四处寻觅可以食用的动物与植物。许倬云认为划分“新石器、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   )
    A . 人工取火的运用 B . 原始农业的兴起 C . 群居生活的出现 D . 磨制石器的使用
  • 12.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时节》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此情此景,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   )
    A . 半坡人 B . 山顶洞人 C . 河姆渡人 D . 北京人
  • 13. 下列关于北京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2019年)70万至20万年前 B . 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 C .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D . 北京人从事原始畜牧业,饲养猪、牛、狗等家畜
  • 14. 据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大约有180万年,如果这一结论确凿的话,可以把中国已知最早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    )。
    A . 10万年 B . 20万年 C . 100万年 D . 110万年
  • 15. 下图所示装饰品采用的是磨光和钻孔技术,它出土于(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河姆渡遗址 D . 山顶洞人遗址
  • 16. 在原始社会,按这种方式组成的比较固定的生产、生活集体叫氏族。这种方式是(    )。
    A . 种族 B . 血缘关系 C . 地域环境 D . 个人喜好
  • 17. 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        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8. 浙江绍兴出土的丝织品残片和黄河上游出土的绳纹、蚕纹陶器,证明当时人们已懂得( )
    A . 纺织、荞蚕 B . 纺织、造船 C . 纺织、打井 D . 养蚕、造车
  • 19. 被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的蛋壳黑陶杯出土于黄河流域。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 )

    A . 黄河流域的文明程度要比长江流域高很多 B . 黄河流域的农业水平已经非常高 C . 黄河流域的手工制作水平已经超过了现代 D . 黄河流域的文明程度相对比较高
  • 20. 下图是在浙江河姆渡发现的用于捻麻纱的木、陶锭盘,制作时间约为公元前5000年。这类文物可以用来证明我国古代(    )

    A . 纺织技术的起源 B . 青铜技艺的高超 C . 原始农业的发展 D . 商品交易的活跃
  • 21. 黄河中游的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远古时代的半坡人在这里创造出璀察的农耕文明。下列哪些是对半坡居民生活状况的正确描述?(    )

    ①要种植的农作物是粟

    ②居住样式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③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

    ④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⑤会用象牙和兽骨雕刻成古朴的艺术品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⑤ D . ②③④
  • 22. 下列关于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半坡人位于长江流域,河姆渡人位于黄河流域 B . 半坡人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结构,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结构 C . 半坡人主要种植水稻,河姆渡人主要种植粟 D . 半坡人已会制造黑陶作品,河姆渡人会制造彩陶
  • 23. “钓鱼”是一项修养身心的户外活动,回眸历史在距今约6000年,已经懂得用“渔钩”捕鱼的原始农耕居民是(    )
    A . 河姆渡人 B . 半坡人 C . 元谋人 D . 北京人
  • 24. 英语单词china的意思是“瓷器”。当第一个字母大写时,意思就是“中国”。早在几千年前,有个地方的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如下图所示精美的彩陶。他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半坡原始居民 D . 河姆渡原始居民
  • 25. 在中国古老传说中,有很多发明创造,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    )
    A . 盘古、女娲 B . 女娲、后羿 C . 唐尧、虞舜 D . 炎帝、皇帝
  • 26.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主要氏族部落有(    )。

    ①黄帝    ②炎帝    ③蚩尤    ④三苗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7. 下面图片说明了黄帝时期已经出现了文字的萌芽和原始音乐。文字的发明者是(    )

    A . 黄帝 B . 黄帝的下属官员 C . 炎帝 D . 炎帝的下属官员
  • 28. 传说中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蔬菜;尝遍百草,发明医药的是(    )
    A . 女娲 B . 伏羲 C . 炎帝 D . 黄帝
  • 29. 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体现了我们先祖的创造力和智慧。根据神话传说,以下搭配错误的是(    )
    A . 黄帝——发明算盘 B . 仓颉——创造文字 C . 嫘祖——养蚕缫丝 D . 伶伦——制作音律
  • 30.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出自《山海经》,与该材料相关的事件是(    )
    A . 涿鹿之战 B . 盘古开天辟地 C . 尧舜禅让 D . 大禹治水
  • 31. 在古史传说中,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开辟集市,被誉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创始人的英雄人物是(    )
    A . 黄帝 B . 炎帝 C . D .
  • 32. 小刚同学在搜索一次传说时代的战役时,搜到了以下内容:黄帝竖起七面大旗,摆开了星斗七旗战法。炎帝面对星斗七旗战法,无计可施,一败涂地,躲回营内不敢挑衅。小刚同学搜索的这次战役是(    )
    A . 涿鹿之战 B . 牧野之战 C . 阪泉之战 D . 巨鹿之战
  • 33. 中华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庆典在郑州黄河岸边炎黄广场隆重举行。我们中国人常常称自己为“黄炎子孙”是因为炎帝和黄帝(    )
    A . 他们创造了人类 B . 结成联盟打败蚩尤 C . 他们之间曾经发生过战争 D . 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 34. 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结合在一起形成部落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后来的(    )
    A . 夷族 B . 华夏族 C . 匈奴族 D . 戎族
  • 35. 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开创了中国原始农业文明的是(    )
    A . 炎帝 B . 黄帝 C . 蚩尤 D . 大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