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联盟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0-06-16 浏览次数:16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11题,每题2分,共22分)
  • 1. (2018·河南)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
    A . 创建新中国 B . 实现祖国统一 C . 进行土地改革 D . 恢复国民经济
  • 2.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50年10月上半月多次召开会议,毛泽东指出:“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上述积极政策”是指(    )
    A . 土地改革 B . 抗美援朝 C . 一五计划 D .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 3. (2018·吉林)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西藏和平解放 C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 土地改革的完成
  • 4. “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建国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
    A . 和平解放西藏 B . 实行土地改革 C . 进行抗美援朝 D . 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 5. 下面是王老师上课时出示的学习卡。卡中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   )

    A . 第一个五年计划 B . “大跃进”运动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改革开放
  • 6. (2018·聊城) 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 .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7.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但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   )
    A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 .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 . 新中国的成立 D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8. 下列新中国初期工农业产品产量统计表中,粮棉钢煤产量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
    年度 粮产量 棉产量  钢产量 煤产量
    1952年 1.64亿吨 130.4万吨 135万吨 0.65亿吨
    1957年 1.95亿吨 164万万吨 535万吨 1.3亿吨
    ①土地改革的完成     ②一五计划的实行

    ③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④国有企业的改革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9. (2018·贵港) “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它结束的标志是(    )
    A . “四五”运动 B . 九一三事件 C . “二月抗争” D . “四人帮”被粉碎
  • 10. (2018·济宁)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的行动”指的是(    )
    A .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B . 设立珠江三角洲开放区 C . 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D . 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 11.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对图片所示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 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 . 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 . 都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D . 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
二、非选择题(共三大题,12题7分,13题9分,14题7分)
  • 12.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来广受关注。2019年底肆虐非洲和南亚的蝗灾以及现在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可能会造成全球性粮食危机。水稻专家袁隆平及国家相关部门多次表示我国粮食完全可以自给,大家不要恐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1950年 农民拔除地主的界碑                 图二 1953年  农民积极入社

    材料二:

    图三 某个时期的宣传画                            图四

    1. (1) 图一中情景的发生与哪一法律文件的颁布有关?它使我国的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 (2) 写出图二中农民所入的“社”的名称。
    3. (3)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造成图三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带来了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4. (4) 图四中粮食产量的提高得益于党中央在农村采取的哪一举措?
    5. (5)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
  • 13. 习近平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材料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曾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_A_被称为“铁人”,他“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坚强意志跟冲天干劲,带领钻井队艰难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_B_助人为乐的大爱行动,回答了‘怎样做人,为谁活着’这个根本问题,赋予了自己22年生命以无限的长度;1973年,我国成功培育出的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联合国粮农组织曾授予他“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

    材料三:“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材料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提出:“利用临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1. (1) 材料一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 (2) 材料三中的A、B分别是谁?除籼型杂交水稻外,试再举一例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
    3. (3) 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4. (4) 请你列举广东两个特区的名称,并说明它们“特”在哪里?
    5. (5) 综合以上材料,对于新时代做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 14. 新中国建立后,强国成为时代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艰难起步】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

    【神奇逆转】

    材料二:

    如图是 1952 年和 1957 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

    【艰苦创业】

    材料三:1962 年 12 月焦裕禄调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通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粮食产量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在一年多时间里,在全县 149 个大队中,他跑遍了 120 多个。他家里也很困难,没有像样的棉被,县里补助他 3 斤棉花票,他就是不要,说群众比他更困难。他患了肝癌,仍坚持工作,为改变兰考县的落后面貌奋斗到最后一息。群众说:“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改革发展】

    材料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自习近平讲话

    1. (1) 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
    2. (2) 材料二中 1952 年到 1957 年工业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一时期我国在桥梁建设方面的成就。
    3. (3) 材料三中焦裕禄的事迹体现了哪些精神?
    4. (4) 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改革开放的开端是什么事件?“这条道路”的开创者是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