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辽宁省大连市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6-29 浏览次数:207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 16.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水、爱护水、 节约用水。
    1. (1) 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以下指标: a 不得呈现异色 b 不得有异味 c 应澄清透明,其中“b”指标可以通过加入达到, “c”指标可以通过 操作达到。
    2. (2) 下图为电解水的装置。b管中的气体为;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3. (3) 凉开水不宜养鱼,其主要原因是凉开水中几乎不含(填序号)。

      ① 氧元素    ② 水分子    ③ 氧原子    ④ 氧分子

    4. (4) 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不属节约用水是(填序号)。

      ① 洗澡擦香皂时不关上喷头

      ②不间断放水刷牙

      ③ 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④用洗衣水冲厕所

  • 17. 铁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多的金属。回答下列问题:
    1. (1) 认识铁:从宏观看,铁由组成:从微观看,铁由构成。
    2. (2) 生活中:如图是常用的铁锅。把铁制成铁锅利用了铁的延展性和性,防止铁制品锈蚀,可采用的一种防锈方法

    3. (3) 天然气主要成分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我们要合理开采、节约使用这些化石燃料,其主要原因是
  • 18. 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是重要的能源。
    1. (1) 组成煤的主要元素是
    2. (2) 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
    3. (3) 实验室: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19.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 (1) 在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2. (2) 在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小的是
    3. (3) 在t1℃时,将三种物质饱和溶液升温至 t2℃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是
    4. (4) 若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在保持溶质的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20.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 (1) 利用红磷与氧气反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 (2) 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3. (3) 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制少量氢氧化钠:
  • 21. 下列装置是研究可燃性粉尘浓度、颗粒大小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用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来衡量,容器内壁的传感器可测出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

    回答下列问题:

    1. (1) 装置中燃烧的蜡烛的作用是,可燃性粉尘燃烧越剧烈,传感器显示的压力越(填“大”或“小”)。
    2. (2) 要完成可燃性粉尘浓度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需进行多次对比实验,操作中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控制每次实验不同。从图 3 看,可燃性粉尘浓度过大时,传感器限时的压力并不大,其原因是
    3. (3) 分析图 2 中的图像,解释其原因
  • 22.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②
    2. (2) 以上装置图中共有处明显不正确,请你找出不正确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横线上:
    3. (3) 李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 A 和(填字母)进行组装。
    4. (4) 实验室选用 C 和 E 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填化学式),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5. (5) 装置 B、C 都可以用来制取(4)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 B 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
  • 23. 内江拥有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再生资源基地,可回收处理大量废旧塑料电器及玻璃等,某品牌电器的废旧电路板中还有Fe、Cu、Ag、Ni(镍,银白色金属)等金属,如下图是某车间回收部分金属的工艺流程,已知,2Cu+O2+2H2SO42CuSO4+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操作①中,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
    2. (2) 滤渣③中含有的金属是
    3. (3) 根据以上工艺流程图,可以得出Ni、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NiFe(填“>”或“<”)。
    4. (4) 滤液③中加入足量铁粉的主要目的是,固体A除主要含有铜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铁,为了进一步提纯铜,可以向固体A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相比于直接焚烧废旧电路板回收金属,该工艺流程的主要优点是
  • 24.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 H2SO4 加入到盛有 NaOH 溶液的小烧杯中。

    1. (1)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 Na2SO4

      猜想二:有 Na2SO4 和 H2SO4

      猜想三:有 Na2SO4 和 NaOH

      猜想四:有 Na2SO4、H2SO4 和 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3. (3) (实验探究)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 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4. (4) 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 pH 试纸、铜片、 BaCl2 溶液、Na2CO3 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测溶液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5. (5)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4)中存在两处明显不正确,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不正确:实验操作中的不正确是
    6. (6) 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不正确的,不正确的原因是
  • 25. 向13.6g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滴加稀盐酸,所加稀盐酸质量与生成气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计算:

    1. (1) 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 (2) 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 (3)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