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年云南省中考化学试模拟试卷(一)

更新时间:2016-12-22 浏览次数:1077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b >1-15</b><b>每小题</b><b>2</b><b >分,</b><b >16-20</b><b>每小题</b><b>2</b><b >分)</b>
  • 1.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 汽油燃烧  铁生锈 B . 汽油挥发  工业上制取氧气 C . 冰雪融化  食物腐烂 D . 水的电解  水的沸腾
  • 2.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洁净的空气 B . 可口的饮料 C . 新鲜的牛奶 D . 蒸馏水
  • 3. 下列做法对环境保护有利的是(  )

    A . 旅游时随意乱丢垃圾 B . 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 C . 拆除建筑物时喷洒水雾 D . 向河中大量排放生产和生活污水
  • 4. 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其单质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是(  )

    A . Fe B . Si C . Al D . O
  •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B . 给试管中液体加热 C . 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 D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6.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 . 端午时节粽子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 干冰升华变为气体,所占体积变大﹣﹣气体分子变大 C . 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 D . 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 7. 与元素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  )

    A . 电子层数 B . 质子数 C . 中子数 D . 最外层电子数
  • 8. 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 2HgO 2Hg+O2 B . H2+CuO Cu+H2O C . C2 H5OH+3 O2 2CO2+3 H2O D . C+O2 CO2
  • 9. 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4 B . +1 C . +3 D . +2
  • 10.

    近来中国部分地区出现镉污染的大米,食用后对人体有害.下列有关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镉的原子序数是48 B . 镉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镉的元素符号是Cd D . 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
  • 11.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  的结论 B .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C . 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 D . 稀有气体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 12. 下列有关钢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生铁和钢都属于铁合金 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2O3 C . 在钢管表面镀锌可以防止锈蚀 D . 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 13. 某运动型饮料的成分含量如图所示,其中钾、钙、钠指的是(  )

    某运动型饮料

    阳离子

    Cationg mg/100mL

    Na+(钠)    49

    K+(钾)     21

    Ca2+(钙)    2

    A . 单质 B . 原子 C . 元素 D . 分子
  • 14. 下列物质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如果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

    ①氢气  ②汽油蒸气  ③面粉  ④煤尘  ⑤天然气.

    A . 仅① B . ①⑤ C . ①②⑤ D . ①②③④⑤
  • 15.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过多CO2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应提倡“低碳生活” B . 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C .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但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也不同 D . CO、CO2、葡萄糖都属于有机物
  • 16. 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B . 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 C . 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 . 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 17.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B . 溶质只能是固体物质 C .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D . 将少量泥土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
  • 18.

    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要使注射器中的活塞向右移动,使用的液体M和固态N可能是      (           )

    ①稀盐酸和石灰石;②稀硫酸和锌;③水和氢氧化钠;④水和硝酸铵.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9. 金属M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2AgNO3=M(NO32+2A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金属M可能是铝 C . 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 D . 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改变
  • 20.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组合是(  )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④⑤ D . ②③
二、<b >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b><b >5</b><b>个小题)</b>
  • 21.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①2个氧原子: ;②钙离子: ;③+2价的镁元素: ;④1个氮分子: .

    2.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氢气在氧气中点燃: ;

      ②镁与稀硫酸反应: .

  • 22.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 (1) 现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物质:

      a:CO2      b.小苏打(NaHCO3)    c.SO2       d.金刚石

      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会导致酸雨的是

      ②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

    2. (2) ①洗涤剂能洗掉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功能;

      ②2013年5月30日,中缅油气管道全线贯通,每年可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23.

    t℃时,分别向盛有40mL水的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可溶性的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图Ⅰ所示的现象.

    1. (1) t℃时,(填“A”或“B”)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两溶液中甲溶质质量分数乙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 (2) 图Ⅱ中可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要使A烧杯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用或的方法   .

  • 24.

    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 (1) 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

      A . 蒸馏水 B . 河水 C . 自来水
    2. (2) 用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3. (3) 我国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有些农村居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水,人们常用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 (4)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高铁酸钾受热时发生的反应为4K2FeO4 2R+4K2O+3O2 , 则R是(填化学式).

    5. (5) 请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

  • 25.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

    1. (1)

      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序号)



    2. (2) 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①生活中用铁锅做炊具,利用了铁的性;

      ②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和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反应.为防止铁制栏杆生锈,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写一条).

    3. (3) 已知金属M和N能够发生如下反应:M+H2SO4═MSO4+H2↑ Fe+MCl2═M+FeCl2  N+FeCl2═Fe+NCl2判断Fe、Cu、M、N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以上三个化学反应均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4. (4) 在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①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②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有种情况.

三、<b >实验与探究</b>
  • 26.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 (1) 若选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补充的一种仪器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实验室若选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则需要改正的一点是,请你写出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 (3) 用制取的二氧化碳进行试验:

      ①实验(Ⅱ)中溶液变色;

      ②实验(Ⅲ)中加热之后,溶液又变为 色,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 .

  • 27. 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2012教育部审定)“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

    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I.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II.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III.将实验II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

    IV.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 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

    实验结论:

    1. (1) A中产生的气体是

    2. (2) 实验II、III证明:氧化铁的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3. (3) 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 (4) 实验评价:

      ①实验设计IV的目的是

      ②若实验IV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5. (5) 实验拓展:

      查阅资料得知:CuO、CuSO4、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 MnO2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B . 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 .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 . 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E . 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催化剂,它属于糖类.
四、<b >分析与计算</b>
  • 28. 将8.1g氧化锌固体放入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

    ①可生成硫酸锌多少克?

    ②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化学方程式:ZnO+H2SO4=ZnSO4+H2O)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