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九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共同面对前所未有的全球性问题 /第二课 日益严峻的资源问题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第二课 日益严峻的资...

更新时间:2016-04-27 浏览次数:51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面的漫画《流水作业》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要坚持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②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③要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 ④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2.

    右图漫画《姜太公钓鱼新编》启示我们(     )

    A .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矛盾的,必须先保护环境 B . 我国的水资源严重缺乏,必须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C . 我国能源消耗量大,必须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 . 资源、环境形势严峻,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 3. 浙江省相对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有(     )

    A . 海洋资源、煤炭资源  B . 海洋资源、山区资源 C . 煤炭资源、石油资源  D . 石油资源、淡水资源
  • 4. 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这些重大工程的实施主要是为了解决(    )


    A . 资源分布地区不平衡的问题    B . 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问题 C . 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          D . 资源科学利用不够的问题
  • 5. 苏州一家资源循环利用公司每月能从电子垃圾中提取10公斤黄金。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解决资源问题的关键是(     )


    A . 增强资源意识 B . 依靠科学技术   C . 控制生产规模   D . 提高人口素质
  • 6. 我国许多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平衡的。下列工程中,能直接解决我国资源分布不平衡问题的有(     )

    ①西气东输      ②西电东送      ③南水北调      ④希望工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从节约资源的角度看,“新年祝福”应倡导的方式有(     )

    ①短信拜年    ②送纸质贺卡    ③网络传递祝福    ④请人大吃大喝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8.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供热采暖和制冷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太阳能利用系统。材料表明我国在解决资源问题上(     )

    ①坚持依法治国战略       ②大力推进废弃物资源化

    ③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④实施“开源”与“节流”并举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9. 我国有《森林法》,但不少林场依然在滥伐天然林;我国有《土地管理法》,但仍有不少良田被随意侵占闲置。可见,要解决我国的资源问题,必须(     )

    A . 做好立法工作                B . 做好开源节流工作 C . 依靠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 D . 健全法制,严格执法
  • 10. 2011年9月29日,全球瞩目的“天宫一号”奔向太空。从资源角度看,这有利于(     )


    A . 改善生活环境         B .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C . 扩展资源开发范围       D . 改变资源的时空分布
  • 11. 我国的矿产资源虽然丰富,但贫矿多,富矿少;中小型矿多,大型、超大型矿少。矿产资源的回采率只有30%~50%,比国外平均低10%~30%;能源利用率只有30%,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这说明(     )

    ①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②我国资源存在结构性短缺③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平衡    ④我国资源的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与损失严重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①②④
  • 12. 下面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自然资源总量十分贫乏                 ②地大物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③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    ④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①③
  • 13.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出现了空前的电荒、油荒和煤荒,许多企业因电力不足而被迫停产。这主要说明(     )


    A . 我国存在资源浪费现象             B . 我国资源不足 C . 资源问题已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D . 我国的资源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14. “如果中国的能源利用率提高15%~25%,每年至少可以节约标准煤3亿吨。”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我国资源利用率高,可挖潜力不大  ②开发新能源不如挖掘现有能源的利用率

    ③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④我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要减少能源的浪费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④       D . ②③④
  • 15.

    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划定“耕地红线”(见下图)的做法(  )

       )

    A . 说明我国人均耕地占有量多 B . 违背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C . 反映了我国耕地资源形势严峻 D . 不利于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 16. 人们常用“地大物博”来赞美我们的祖国,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建议把“博”改为“薄”。提出这种质疑的原因可能是(     )

    A . 中国自然资源总量不大            B . 中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C . 中国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  D . 中国自然资源的质量不高
  • 17. 从2009年1月20日到12月31日,我国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按5%征收车辆购置税(原来为10%);2月5日,财政部和科技部联合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规定,节油率在40%以上的混合动力汽车,其补助标准为每辆5万元。上述举措的出台(   )

    ①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②基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现状

    ③体现了“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④表明我国在解决资源问题上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8. 下列做法能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②增加地下水的开采       ③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④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⑤推广节水器具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⑤       C . ①③⑤      D . ②④⑤
  • 19.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要战胜垃圾得首先战胜自己!”关于这些说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 简单的堆放、焚烧都可以使垃圾变成“宝贝” B . 此说法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注重循环利用资源 C . 个人的文化素质与垃圾的利用无关 D . 垃圾真的是人为放错了地方
  • 20. 下列做法中,体现人地协调发展的人地观的是(     )


    A .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  B . 大规模围海造田   C . 逐水草而居   D . 毁林开荒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通常人们生产一辆汽车,至少需要消耗铁矿石16.9吨、石油3.1吨、煤炭19.3吨等材料。据此回答1~2题。


    1. (1) 上述生产汽车的材料都是(     )

      ①自然资源    ②非可再生资源    ③数量有限的    ④可再生资源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 (2) 上述材料说明(     )

      ①经济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       ②人类的生产活动与自然资源密切相关

      ③人类应当停止开发自然资源     ④经济发展必然破坏自然资源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