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

更新时间:2020-06-01 浏览次数:32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48分)
  • 1. 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发育迅速。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角度分析,下列要求不合理的是(    )
    A . 尽量不与异性交往 B . 端正坐姿与看书姿态 C . 保证全面、丰富的营养 D . 按时作息,参加体育活动
  • 2. (2020七下·温州月考) 人的受精卵形成、开始分裂以及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
    A . 卵巢、输卵管、子宫 B . 输卵管、输卵管、子宫 C . 输卵管、子宫、子宫 D . 阴道、输卵管、子宫
  • 3. 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 . 桃花能发出红光 B . 桃花能吸收红光 C . 桃花能反射红光 D . 桃花能透过红光
  • 4. 耳机现在已经成为广大年轻人离不开的物品。长期使用耳机会对耳的结构造成伤害,使听力下降。下列与听觉的形成无关的结构(    )
    A . 鼓膜 B . 听小骨 C . 耳蜗 D . 半规管
  • 5. 下列现象不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的是(    )
    A . 地球磁场出现异常,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B . 夜晚天空出现流星 C . 气候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 . 两极地区出现极光
  • 6. 如图阴影部分示蝗虫和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点,对其共同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有性生殖 B . 体内受精 C . 受精卵体外发育 D . 变态发育
  • 7. 假如地轴不倾斜会发生怎样的现象呢?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
    A . 世界上所有的地方都是白昼和黑夜各12小时 B . 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 C . 在同一地区不会出现季节变化 D . 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 8.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大叶黄杨植物体上保留顶芽和剪去顶芽的枝条,从枝条的发育情况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枝条具有顶端优势,抑制了侧芽的生长 B . 乙枝条由于去除顶端优势,使侧枝生长较快 C . 甲枝条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更有利于开花结果提高产量 D . 乙枝条的措施在园林绿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 9. 光使世界绚丽多彩,人们的生活更离不开光。下列关于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阳光主要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所组成 B . 银行用验钞机识别伪钞,利用了紫外线的荧光效应 C . 用红外线灯治疗关节炎,利用了红外线的热作用 D . 用太阳光来杀菌,利用了可见光具有较大的能量
  • 10. 如图依次为葡萄、水蜜桃、马铃薯、酵母菌四种生物的无性生殖,其中属于出芽生殖的是(    )
    A . B . C . D .
  • 11. (2019七下·长兴期末) 2018年12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我和我的祖国》主题MV红遍网络,唱者激情无限,欢笑与润水交织,听者观者动容,激发人性中真实、温暖、朴素的爱国情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歌手可以通过麦克风来提高声音的音调 B . 歌声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的耳朵 C . 现场观众大合唱的声音比歌手的声音传播速度更快 D . 电视机前的观众根据响度来识别不同的伴奏乐器
  • 12.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科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卵细胞的体积大且富含营养,有利于受精卵的早期发育 B . 有些植物的雌蕊柱头成羽毛状,有助于提高传粉的成功率 C . 有的细菌长有长长的鞭毛,有助于自由移动 D . 有些植物的花颜色鲜艳,有助于美化环境
  • 13. 关于太阳系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行星带位于木星和土星之间 B . 除了太阳外其他个别天体也能自身发光 C .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D . 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中心
  • 14. 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对如图装置进行的操作是(    )

    A . 改变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B . 改变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C . 沿法线向后转动板E D . 沿法线向后转动板F
  • 15. 在月球上和地球上都能办到或者发生的是(    )
    A . 放风筝 B . 观看流星雨 C . 开采矿产 D . 听到雷声
  • 16. (2018·嘉兴) 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 17.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如图表示某地男女身高增长速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表示的是(选填“男”或“女”)性身高增长速度的变化曲线.
    2. (2) 甲和乙在青春期出现的外表上的不同变化称为
  • 18. (2019七下·台州期末) 指压板是常见的游戏道具。如图所示,当脚踩在指压板上时,脚底是用感受器来感知板的软硬程度,站立时让人觉得疼痛难忍,游戏者形成痛觉的部位是在

  • 19. 太阳和月亮有时候会缺掉一部分,甚至全部变黑,古时候人们不知道这种现象形成的科学原理,实际上这是很普通的天文现象——日食和月食。

    1. (1) 如图甲,把大、小两个球放置在同一水平面的视线上,并将小球由A向B移动,观察大球被小球遮掩的过程。该实验模拟的是(填“日食”或“月食”)过程;
    2. (2) 图乙中,月球在A,B,C,D的哪一位置时可能看到月食?
  • 20. 农业上果农经常采用营养繁殖的方式进行花卉和果树的栽培,嫁接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请回答:
    1. (1) 嫁接这种繁殖技术的关键步骤是要确保接穗和砧木两部分的紧密结合。如果将桂味荔枝的枝条嫁接到妃子笑的砧木上,那么长出的荔枝是(填序号)。

      A.桂味荔枝     B.妃子笑荔枝     C.杂交品种

    2. (2) 果树通常不采用种子进行繁殖而采用营养繁殖栽培,请你写出一条该种繁殖方式的优点
  • 21. 生活中很多现象都与光学知识有关,请试着回答下列问题:

    1. (1) 每一位同学都能看到老师写在黑板上的粉笔字可用图(填“甲”或“乙”)解释。
    2. (2) 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湖深2米,当小鸟距水面5米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距小鸟m。
  • 22. 某地全年12个月的白昼和黑夜时间统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该地属半球,5月份该地昼夜长短情况是
    2. (2) 该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
  • 23. 小海在家中做“研究光的传播”实验,在玻璃缸中盛上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从侧壁水平照射激光,看到缸内光的路线如图所示,这属于光的(选填“反射”、“折射”或“色散”)现象。当搅拌缸中的水后,观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

三、探究题(本题共5小题,24题6分,25题8分,26题8分,27题6分,28题8分,共36分)
  • 24. 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杨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的上面都放入25粒豌豆种子,然后将它们放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如表,请回答:

    装置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23℃

    23℃

    23℃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含一定水分)

    干燥

    潮湿(含一定水分)

    干燥

    种子萌发数量

    23

    0

    24

    0

    1. (1) 实验设计中,实验甲和丁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
    2. (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可以得出“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结论,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
    3. (3) 根据以上实验获得的事实和证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种子的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A . 充足的水分 B . 水分和光照 C . 水分、光照和适宜的温度 D . 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 25. 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

             , 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完成后,小明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单层

    79

    78

    82

    80

    73

    84

    84

    82

    81

    80

    80

    双层

    20

    23

    24

    24

    24

    25

    22

    22

    21

    25

    23

    1. (1) 步骤②中小明为了使橡胶球每次撞击玻璃板的力度是一样的,请问他是如何操作的?
    2. (2) 请完善表格中的“▲”处内容:
    3. (3) 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来反映的;
    4. (4) 小明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了相应的实验结论,由此小明想为了更好的控制噪声污染,我们卧室的玻璃应选用玻璃(单层/双层)。
  • 26. 面对新冠肺炎我们需要常洗手,洗手可以减少手沾染病原菌的数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实验前,在培养皿内放入经灭菌处理的酵母菌培养基,甲乙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每次握手前,乙均用无菌棉蘸取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擦遍自己的手。

    第一步:甲与乙握手,清洗手后用大拇指在1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第二步:甲与乙再握手,不洗手直接用大拇指在2号培养基上按三下,盖上盖子。

    第三步: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培养箱中,在28℃条件下培养24小时,并观察。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酵母菌与细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
    2. (2) 培养24小时后,如果在号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较多,则结论得以验证。
    3. (3) 实验中不是立刻观察甲手上的酵母菌,而是在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观察,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
    4. (4) 用大拇指在培养基按三下后,立即盖上盖子这样做的目的是
  • 27. 小敏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然后把另一支同样大小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它后方的桌面上并移动,欲使它跟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的像重合,如图1所示。

    1. (1) 该实验研究的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为什么却用玻璃板进行实验?
    2. (2) 实验前,小敏他们猜想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为了检验这个猜测是否正确,应怎么办?
    3. (3) 平面镜是魔术师表演节目常用的道具。如图2,当演员躺在挡住观众视线的挡板后面的转盘上做各种动作时,利用平面镜,观众看到的却是她竖直悬在空中做优美的动作,请问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平面镜该如何放置在A点处?请作图说明并标注角度。
  • 28.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形成了季节的变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找到许多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有关的现象,并由此推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⑴提出问题:哪些现象是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有关的?

    ⑵建立假设:

    ①现象一:两幢南北分列的高层公寓,前面一幢楼往往把后面的部分楼层的正午太阳光遮挡住。

    假设一:被遮挡住阳光的楼层多少与正午太阳高度有关。

    ②现象二:学校旗杆的影子,一年中的不同季节,杆影的长短是不一样的。

    假设二:

    ⑶寻找证据:

    为了证明物体的影子长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找到相关证据,我们应该如何去测量呢?

    ①证据一:后面一幢楼被遮挡的楼层多少与前面一幢楼的日影长短有关,日影越长,后面一幢楼被遮挡正午阳光的楼层越多。太阳高度越小,楼的日影越长。如果夏季正午后面一幢楼被遮挡的楼层较少甚至没有,说明楼的日影短,正午太阳高度比较大;如果冬季正午后面一幢楼被遮挡楼层较多,说明楼的日影长,正午太阳高度比较小。

    ②证据二:太阳高度越大,杆影越短;太阳高度越小,杆影越长

    ⑷得出结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是:在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

    ⑸交流成果。

四、简答题(每空2分,共44分)
  • 29. 请按下列要求,分别完成相应的光路图。

    1. (1) 完成下列图1的反射光路图
    2. (2) 图2中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画出其折射光线。
  • 30. 今天是2020年5月14日(农历四月二十二)。请结合下列图示,思考以下问题:

    1. (1) 今天地球运行到图1中的区域之间。
    2. (2) 今晚的月相名称是,此时月球处于图2中的位置左右。
  • 31. 菜粉蝶是一种危害蔬菜的害虫,根据它的发育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 (1) 菜粉蝶的发育顺序是。(填序号)
    2. (2) 与菜粉蝶相比,蝗虫不经过的发育时期是
    3. (3) 消灭菜粉蝶的最佳时期是
  • 32.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 (1) 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它说明了
    2. (2) 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 (3) 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
    4. (4) 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声音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可知:
  • 33. 大豆原产于中国,是“五谷”之一,其种子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被称为“豆中之王”。

    1. (1) 图1为大豆花,花粉从雄蕊中的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
    2. (2) 图2为大豆果实,它由雌蕊中的(结构)发育而成,其中含有3颗种子,可推测花的雌蕊中含有3个
    3. (3) 为了验证大豆种子中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将大豆种子浸泡膨胀后,设计并实施了相关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处理方式

      萌发 5 天后胚轴的长度( cm)

      A

      保留 2 片子叶

      5.5

      B

      去除 1 片子叶

      4.5

      C

      去除 2 片子叶

      0.05

      该实验结果能否支持大豆种子中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 34. 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知识后,小明所在的科学兴趣小组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完成了以下探究活动:

    1. (1) 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在一张卡片上挖了一个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孔(如图1所示),在阳光下卡片水平放在离地面5cm处,发现地面上的光斑是正方形;若要在地面上能出现圆形光斑,应将卡片(填“靠近”或“远离”)地面。上述实验中光斑的形状虽然是不同的,但是它们的形成原理却是相同的,它们的形成原理是:
    2. (2) 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该兴趣小组成员关于开孔的形状有了不同看法,小明设计了图2的装置,小华设计了图3的装置,小红设计了图4的装置。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改变孔的大小,同时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你认为谁的设计更合理并说明理由:
  • 35. 同学们对于试管婴儿并不陌生,但你了解“三亲婴儿”吗?婴儿的母亲部分线粒体带有严重的基因缺陷,医学专家通过如图所示的操作获得了线粒体基因正常的早期胚胎,然后将胚胎移入母亲的子宫内孕育,这个胚胎最终发育成了正常的婴儿。这样诞生的孩子会有一小部分基因来自捐献者,他获得了三个人的遗传物质,“三亲婴儿”可以弥补他母亲的基因缺陷。请思考以下问题:

    1. (1) “三亲婴儿”培育方式属于生殖。
    2. (2) 结合图示回答: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
    3. (3) “三亲婴儿”技术引发各种争议,下列观点属于支持该技术的是       (填写字母)。
      A . 该技术能使孩子获得更加健康的身体。 B . 运用这种技术实施基因改造会带来伦理问题。 C . 该技术开启了生殖医学的新时代,可以避免一些遗传病患者把生理缺陷遗传给孩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