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检测

更新时间:2016-08-12 浏览次数:566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积累与运用</b><b >(25</b><b >分</b><b>)</b>
  • 1. 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záo)       息(sùn)        古(gèn)       育(pǔ) B . (huái)      脑(suì)         然(hè)         含(xù) C . 歌(lí)           收(liǎn)        蝉(tuì)         痛(chì) D . 丧(zǔ)         花(pǔ)         躇(chóu)      笑(shàn)
  • 2. 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在方格内改正。

      鞠躬尽瘁    炯乎不同     全神贯注     寻欢做乐

      忘呼所以     一如既往     家喻户晓      回环屈折

    错别字

    改正

  • 3.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农贸市场上人声鼎沸 , 叫卖声、讨价声此起彼伏。 B . 他在演讲的时候,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 C . 走进图书馆,只见林立的一排排书架上,杂乱无章地堆着有序摆放的书籍。 D . 洪水虽然来势汹汹 , 但我们的抗洪工程安然无恙。
  • 4. 选出作家作品常识有误的一项( )。

    A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野草》 B . 《伤仲永》——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C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法国 D . 《孙权劝学》——司马光——《资治通鉴》
  •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港湾里灯火摇曳,人声喧哗,把我对大海的沉思冥想打断了。 B . 星期天,书店人山人海,让人看到的全是攒动的人影和嘈杂的人声。 C . 第十届“校园形象大使”选拔赛总决赛,按既定时间如期举行。 D . 我国部分城市开展以“拒绝冷漠,唤醒真爱”为主题的交通安全教育。
  • 6. 填空。

    ①春潮带雨晚来急,。(《滁州西涧》)

    ,云从窗里出。(《山中杂诗》)

    ③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④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诗句是:

    ⑤请写出古诗文中描写战争的一个上下连贯的名句:

  • 7.

    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1. (1) 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2. (2) 这幅漫画对你有什么启示?简要回答。

  • 8. 综合性学习。

    我市某中学正在开展以“我是小小主人翁”为主题的活动,意在增强同学们的责任意识,培养同学们的担当精神。请你也参与到这一次活动中来。

    材料一 张丽莉,是黑龙江佳木斯第十九中学没有编制的女教师。2012年5月8日,在一辆失控的汽车即将撞向学生的危急关头,她挺身而出,奋力拉开两名学生,自己被轧,双腿截肢。

    材料二 在2012年5月20日的欧冠决赛中,坐拥主场优势的拜仁慕尼黑队在最后的点球大战中输掉1分,败给了切尔西队,遗憾地与冠军失之交臂。德国媒体报道,拜仁多名球员,特别是队长季莫什丘克,在点球大战前就表现出了对失利的极大恐惧,拒绝主罚点球。这就像赫内斯赛后所说的那样:“面对极大的压力,拜仁缺乏一名真正的领袖,缺少一名能在困境中真正站出来的人。”

    材料三 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第10次发射升空爆炸、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后,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发表了电视讲话。他说:“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真正的英雄》)

    1. (1) 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有关“责任”话题的大讨论。其中有一个问题:面对责任,为何有人敢于担当,而有人却退缩逃避呢?请你根据上面的三则材料,探究其原因。

    2. (2) 第三则材料是里根对遇难航天员的评价。请你从“责任”的角度,对前面一、二则材料中的张丽莉老师或者队长季莫什丘克的行为表现,也做出简要的评价。(50字左右)

    3. (3) 学校为了加强对“敢于面对,勇于担当”精神的宣传,拟为同学们编写一段“三字经”,以便大家传诵。下面编写好了开头,请你续写几句填在横线上。要求:念着顺口,读着有味。

      人在世,居群体;尽己任,担道义;

二、<b >阅读感悟</b><b >(45</b><b >分</b><b>)</b>
  • 9.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5)题。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选自《伤仲永》)

           【乙】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选自《鹤林玉露》)

        【注】①谪:官员降职或远调。②昧爽:拂晓,黎明。③洎(jì):到。④趺(fǔ):脚背。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仲永 

      日扳仲永环于邑人

      而读 

      每日昧爽执书立窗下

    2.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②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3. (3) 【甲】文写的是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常人的故事,开头为什么要交代他的家庭出身(世隶耕)?

    4. (4) 【乙】文“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可见张无垢是个的人;“如是者十四年”,可见张无垢是个的人。

    5. (5) 看到两文主人公的学习态度,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 10.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奋发向上的钱三强

    笑  笑

        浙江绍兴的古越藏书楼,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窗槛雕斗,颇为雅致,是个书香花香同芳、地气人气俱旺的地方。

    20世纪初,这里曾住过一户钱姓人家,主人钱玄同,早年留学日本,是我国近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他年轻时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闯将,曾参加过《新青年》的编辑工作。

        1913年10月,正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北京大学担任国文教授的钱玄同,接到了来自家乡绍兴的喜讯:他有儿子了!异常喜悦的钱玄同,给儿子取名叫“秉穹”,意思是说,掌握苍穹,控制宇宙!

        不难看出,博学而思想开明的父亲,对儿子寄予了怎样的厚望!在小秉穹出生9个月后,钱玄同就把他和妈妈接到了北平,住进了当时赫赫有名的北京大学子弟学校——孔德学校。

        天性聪明的钱秉穹在父亲的教育下,在孔德校风的熏陶与感染下,自幼养成了爱好读书的习惯,什么书他都喜欢读读,读不明白就问。

    转眼,钱秉穹6岁了,该上学了。由于他在父亲身边接受了很好的启蒙教育,因此,孔德学校根据他的实际文化程度,让他直接插入二年级。

    孔德学校是一所开明的新式学校,当时的校长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学校除抓德、智、体三育外,还强调美育与劳动,对音乐、图画、劳作课很重视。而且孔德学校师资力量较强、阵容整齐,老师们的水平足以胜任高中的教学工作。

    有着这么优良的学习环境,再加上钱秉穹自幼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胸怀大志,奋发上进,因此,虽然他是跳级生,在班上年龄最小、个头最矮,但是学习成绩很快跃居前列。而且,他热爱体育,是运动场上的一名健将。刚进初中,年方13岁的他就成了班上“山猫”篮球队的队员,在比赛中,他的个人技巧、拼搏精神和集体意识都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一次,一个体质瘦弱的同学给钱秉穹写信,信中自称“大弱”,而称秉穹为“三强”。这封孩子们之间互称绰号的调皮信,恰巧被父亲钱玄同看见了。

    “你的同学为什么叫你‘三强’呀?”钱玄同风趣地问。

        “他叫我‘三强’,一是因为我在家排行老三,二是因为我喜欢运动,身强、手强、力强。”钱秉穹笑嘻嘻地回答了父亲的询问。

    钱玄同先生一听,连声叫好:“我看这个名字起得好。不过,你不能光是身体强壮,‘三强’,也可以解释为立志争取德、智、体三个方面样样强。”

        “父亲,我知道了!”钱秉穹挺直身体,朗声答道。

        “我看‘三强’这个名字很好,干脆,你就改名叫钱三强?”

        “好啊!”本来就很喜欢这个外号的钱秉穹,欣然同意了父亲的建议,从此,钱秉穹就正式改名为钱三强了。这个名字,时时激励着钱三强,使他日后在学业事业上一强再强。他23岁就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24岁远赴法国留学,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指导老师是居里夫人的女儿和女婿!

    他对原子核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的发现,以及分裂机制的合理解释,深化了人类对核裂变的认识。

    1948年,钱三强回到祖国,担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等职,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原子核研究的人才,对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和“两弹”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选自《小爱迪生》)

    1. (1) 同学们为何称钱秉穹为“钱三强”?

    2. (2) 文中哪些描写表现了钱三强的“奋发上进”?

    3. (3) 从文中来看,钱三强的成功有哪几方面的因素?

    4. (4) 读完全文,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 11. 阅读下文,回答(1)~(4)题。

    流泪的蓑衣

    余君才

        那件蓑衣,被我的父亲挂在老屋的土墙上。

        土墙上有一截嵌入在泥里的木头,有些腐朽了,蓑衣就被挂在了土墙的木头上。蓑衣轻轻靠在土墙上,当夜晚的风吹过窗户,吹进老屋,蓑衣也就开始飘荡。而很长的时间里,在土墙的角落,蓑衣始终显得有些无趣和落寞。

        已经很久了,蓑衣一直挂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与时光的碎片。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被无情地挂在了土墙上。于是,蓑衣开始在一个下雨的夜里流泪了,它开始回忆起自己辉煌而又辛苦的一生。

        它想,那应该是在很久远年代的一个雨天,有一个放牧的男子,荷蓑荷笠地走进了江南的细雨,或许是要去见一个想往已久的女子。而在唐朝风雨里,有一个词人吟唱着这样的词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蓑衣想到自己的前生,心里一阵喜悦。但它更愿意回忆的是和我父亲相依为命的苦涩的日子。

        那时候,父亲在农村,在三月的细雨里,父亲牵着牛,戴着斗笠,披着蓑衣行走在田埂上。或者,父亲在冬水田里,赶着牛犁田。或者,在稻田里插秧,蓑衣紧紧地贴着父亲的脊背。蓑衣被冷漠了一个冬天,终于感受到了来自我父亲的温暖。于是感动的泪水顺着蓑衣流了下来,滴落在冬水田里。

    多少个这样的雨天,蓑衣紧贴着我父亲的脊背,行走在田间地头。可以说,在农村,看见了蓑衣,就好像看见了辛苦劳作的父亲。蓑衣被雨水冲刷,棕榈的颜色渐渐地褪却,它是农忙时劳动的功臣。农忙之后,蓑衣,又被父亲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

    蓑衣想着这些昔日的事情,想着那些苦涩的日子,蓑衣躲在老屋的角落哭了。顺着土墙,有蓑衣哭泣的泪痕。但是,它万万没想到的是,我的父亲把它永远地挂在了乡下老屋的土墙上。

        生活在乡下的父亲,终于被说服到城里和我们一起生活。父亲是在一个雨天离开乡村的,离开的时候,蓑衣高兴极了,以为父亲会和往日一样披上它,穿梭在细雨之中。但它失望了,它一直躲在那个角落,默默地等待我的父亲。

        一转眼,父亲到城里已经生活了六年。那年回到乡下修缮老屋,才又看到父亲的蓑衣,像一件精致的蝴蝶标本,挂在土墙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这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在田间地头里辛勤劳作的日子。让我想起,父亲披着蓑衣,赶着牛从乡村的土路上回家的日子。让我想起,饭熟之后,在山坡上呼喊父亲,寻找那披着蓑衣的身影的日子。

        但是,那件蓑衣,已经被父亲永远挂在了老屋的土墙上。但我相信,在每一个雨天,父亲都会想起那挂在土墙上默默流泪的蓑衣。 

    (选自《散文选刊》2012年第3期)

    1. (1) 品味第3段中画线的句子,结合下文,看看蓑衣的“辉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 (2) 蓑衣的泪水里蕴含着哪些复杂的情感?试简要分析。

    3. (3) 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回答。

      ①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②第3段中“它,好像被父亲遗忘了”,父亲是否无情地忘记了蓑衣?

    4. (4) 文章以“流泪的蓑衣”为题有什么好处?(可从构思、表达效果等方面赏析)

三、<b >写作</b>(50分)
  • 12. 请以“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言之有理,表达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学校名;④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