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年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16-04-26 浏览次数:1230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共</b><b >10</b><b>小题,每小题</b><b>2</b><b >分,满分</b><b >20</b><b>分)</b>
  • 1.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 . 食物腐烂 B . 酒精挥发 C . 蜡烛燃烧 D . 铁器生锈
  • 2. 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时期,每餐食谱中需要一定量的蛋白质.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 牛奶 B . 黄瓜 C . 矿泉水 D . 玉米
  • 3. 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  )

    A . 分子可以再分 B .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 4. 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净水剂.根据高铁酸钠的化学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高铁酸钠属于有机化合物 B . 高铁酸钠由钠、铁、氧三种元素组成 C . 高铁酸钠中钠、碳、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1:4 D . 高铁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5.

    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钒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3 C .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3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读取液体体积 C . 取用固体药品 D . 称量固体质量
  • 7.

    如图是某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 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 C . 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D . 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汽油去油污和用洗洁精去油污的原理相同 B . 废弃塑料可自行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C . 向农田中过量施用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 D . 生活垃圾是无用的废物,无需分类收集
  • 9.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 B . 碱溶液的pH大于7,则pH大于7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C . 单质中含有一种元素,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单质 D .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则只需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
  • 10.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氧气、二氧化碳、氮气

    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种气体中

    B

    除去氯化钾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铵

    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C

    区别涤纶制品和纯棉制品

    灼烧、观察是否能燃烧

    D

    验证盐酸中的H+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将紫色石蕊溶液分别滴入蒸馏水、稀盐酸、氯化钠溶液中

    A . A B . B C . C D . D
二、<b >解答题(共</b><b >2</b><b>小题,满分</b><b>15</b><b >分)</b>
  • 11.

    我们生活在化学的世界中,化学使我们周围的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1. (1)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物质的化学式是.如图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实验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2. (2) 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请用化学符号表示一个水分子.自来水净水过程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如图2为电解水实验,能说明水中含有氧元素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3. (3)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能源和资源.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化石能源的利用,会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有(至少写两种).化石能源储存有限,不可再生.开发和利用清洁的新型能源如(写一种)将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最佳途径.

  • 12. 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得氯化钠和氯化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KCl

     27.6

     34.0

     40.0

    45.5

    51.1

     56.7

    1. (1) 8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

    2. (2) 20℃时,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的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为.若想增大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

    3. (3)

      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上表所提供的数据,在图中坐标纸上绘制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并标出图象中分别对应的物质.


    4. (4) 从你所绘制的图象中查找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约为

三、<b >简答题(共</b><b >2</b><b>小题,满分</b><b>13</b><b >分)</b>
  • 13.

    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敞口存放的氢氧化钠固体,同学们推测该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他们围绕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全部变质展开探究,并对该固体进行了分离提纯实验.请你根据实验过程及产生的现象作出判断.

    1. (1) 加入的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无色溶液C中含有的阳离子是.(写粒子符号)

    2. (2) 从现象“变为红色”可得出的结论是

    3. (3) 操作①和操作②中都用到的实验仪器有

    4. (4) 无色溶液A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钙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4. 在一节化学复习课上,同学们整理了铁、盐酸、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硫酸铜五种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并构建了知识网络.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有两种物质能与铁发生化学反应,其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相同,都属于置换反应,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2. (2) 写出能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3. (3) 写出上述物质的化学式,并将能相互反应的物质之间用“﹣”连接,构建用化学式表示的知识网络.

四、<b >实验探究题(共</b><b >2</b><b>小题,满分</b><b>15</b><b >分)</b>
  • 15.

    同学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以下两套装置用于制取并收集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a的名称是

    2. (2) 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集气瓶中收集满氧气后,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的并正确放置的方法是

    3. (3) 若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从仪器a中添加的药品是,检验集气瓶中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 16. 小明同学在家里用洁厕液清洁陶瓷卫生洁具,发现洁具上的水垢快速消失,并有气泡产生.他联系化学课上所学知识,与同学们在实验室围绕“洁厕液”探究了以下问题.


    1. (1)

      提出问题

      作出猜想

      实验验证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问题一:洁厕液是酸性还是碱性?

      查阅资料: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洁厕液显酸性,他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

       .

      用pH试纸检测其酸碱度,方法是 

      pH=2

      洁厕液显酸性.(老师提示:主要成分为盐酸)通过实验可知: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度时,应注意  

      用洁厕液除水垢时,产生气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将洁厕液加水稀释后,再次检测pH.

      测得pH

       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问题二:洁厕液能与炉具清洁剂混合使用吗?

      查阅资料:炉具清洁剂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

       二者能混合使用,并能提高清洁效果.

      将洁厕液倾倒入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炉具清洁剂

      没有观察到任何现象

      二者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混合使用能同时除去水垢和油污.

    2. (2) 评价与反思:小花同学对上述问题二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得出了洁厕液与炉具清洁剂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二者不能混合使用的结论.她设计的方案是 .(写出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

    3. (3) 拓展探究:请你围绕“洁厕液”再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洁厕液能够清洗大理石地板吗.

      总结延伸:除了以上探究的问题,你认为在使用洁厕液时还应该注意 .(写出一条即可)

五、<b >计算题(共</b><b >1</b><b>小题,满分</b><b>7</b><b >分)</b>
  • 17.

    二氧化锰和硫酸铜溶液都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在一节化学实验课上,小花同学向10g过氧化氢中加入1.65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实验过程中溶液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 (1) 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

    2. (2) 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3. (3) 反应结束后,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