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阳泉市盂县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17-09-23 浏览次数:621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研究蜜蜂飞行时翅膀的振动特点时,蜜蜂可以看做质点 B . 时间间隔是较长的一段时间,时刻是较短的一段时间 C .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D .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运动轨迹可能不同
  • 2.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 . 某物体重心的位置必然在该物体上 C .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有可能是运动的 D . 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必然相反
  • 3. 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可以不断增大 B . 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C . 物体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 D . 加速度为正值,表明物体在做加速运动
  • 4. 一汽车在运动的过程中突然刹车,从开始刹车计时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18t﹣1.5t2(m),则刹车后8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

    A . 6m/s B . 6.75m/s C . 8 m/s D . 9 m/s
  • 5.

    A、B、C三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在20s时间内,它们的平均速率关系是(  )

    A . vA=vB=vc B . vA>vB=vc C . vA>vB>vc D . vA=vB<vc
  • 6. 观察者站在列车第一节车厢前端一侧,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测得第一节车厢通过他用了5s,列车全部通过他共用20s,问这列车一共由几节车厢组成(车厢等长且不计车厢间距离)(  )

    A . 9节 B . 12节 C . 16节 D . 20节
  • 7.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从某时刻开始,在第一个0.5秒内的位移为5m,在第一个1.5秒内的位移为7.5m,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 10 m/s2 B . ﹣10m/s2 C . 5 m/s2 D . ﹣5 m/s2
  • 8. 一悬链长8.75m,从悬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整条悬链通过悬点正下方12.8m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g=10m/s2)(  )

    A . 0.4s B . 0.5s C . 0.7s D . 1.2s
  • 9. 氢气球下系一小重物G,重物只在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重物运动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虚线方向,图中气球和重物G在运动中所处的位置可能是(  )

    A . B . C . D .
  • 10.

    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间有质量均为m的两块相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均静止不动,如图所示.设所有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  )

    A . 两块砖之间的摩擦力为0 B . 木板和砖之间的摩擦力为μF C . F 越大,木板和砖之间的摩擦力越大 D . 木板和砖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砖的重力
  • 11.

    如图大致地表示了伽利略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思维过程,以下对于此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其中甲、乙、丙图是实验现象,丁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出的结论 B . 其中丁图是实验现象,甲、乙、丙图是经过合理的外推得出的结论 C . 运用丁图的实验,可“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 . 运用甲图的实验,可“冲淡”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 12.

    如图所示,静止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受重力和绳对它的拉力 B . 小球受重力、绳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C . 小球受重力和斜面对球的支持力 D . 小球受到的合力为零
  • 13.

    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t=1s时,甲、乙在同一位置 B . 在t=2s至t=6s内,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在t=4s时,乙的加速度方向改变 D . 在t=0s至t=6s内,甲、乙相距最远距离为8m
  • 14.

    如图所示,在足够高的空间内,小球位于空心管的正上方h处,空心管长为L,小球球心与管的轴线重合,并在竖直线上,释放小球,小球可能穿过空心管,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两者均无初速度同时释放,小球在空中不能穿过管 B . 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 , 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且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无关 C . 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 , 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且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 D . 两者均无初速度释放,但小球提前了△t时间释放,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但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
二、<b >实验题</b>
  • 15.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

    1. (1) 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步骤是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A .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B . 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C .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悬挂适当重的钩码 D . 将小车移至靠近定滑轮处 E . 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2. (2)

      如图给出了从O点开始,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的纸带,其中0、1、2、3、4、5、6都为计数点.测得x1=1.40cm,x2=1.90cm,x3=2.38cm,x4=2.88cm,x5=3.39cm,x6=3.87cm.那么:在计时器打出计数点4时,小车的速度为 m/s;小车的加速度为m/s2 . (所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b >计算题</b>
  • 16. 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球获得30m/s的速度并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脚与球作用时间为0.1s,球又在空中飞行0.3s后被守门员挡出,守门员双手与球接触时间为0.1s,且球被挡出后以10m/s沿原路反弹,求

    ①罚点球的瞬间,球的加速度的大小;

    ②守门员接球瞬时,球的加速度的大小.

  • 17.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0.02kg和m2=0.03kg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根原长为l=9cm、劲度系数为k=2N/m的轻弹簧连结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0.1.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多少?(重力加速度g=10m/s2

  • 18. 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某时刻起,甲以初速度v=16m/s,加速度大小a=2m/s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同时在甲后面x0=26m处,乙以初速度v=4m/s,加速度a=1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 (1) 乙车追上甲车前二者间的最大距离;

    2. (2) 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运动的时间.

  • 19. 一枚小火箭携带试验炸弹竖直发射升空,小火箭的加速度a= m/s2 , 经t1=30s后小火箭与试验炸弹分离,预定试验炸弹在最高点爆炸,取g=10m/s2 , 不计空气阻力,求:

    1. (1) 试验炸弹预定爆炸点的高度是多少?

    2. (2) 若试验失败,炸弹未爆炸,如果不采取措施,炸弹会在分离后多长时间落地?

    3. (3) 若在第(2)问中,在炸弹到达最高点10s后,以v0=400m/s竖直发射一枚拦截炮弹进行拦截,拦截点高度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