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2019年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5-28 浏览次数:178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古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2. 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 冰水 B . 酸奶 C . 可乐 D . 果粒橙
  • 3. (2016九上·梁溪期中) 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碘盐”等物品,这里的“氟”、“碘”指的是(   )
    A . 元素 B . 分子 C . 原子 D . 单质
  • 4.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 B . 给液体加热 C . 闻气体气味 D . 测溶液pH
  • 5. 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下表所示:

    溶质




    溶剂

    酒精

    汽油

    苯(有毒)

    溶解性

    微溶

    可溶

    易溶

    易溶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的最佳选择是(  )

    A . B . 酒精 C . 汽油 D .
  • 6. 硼的用途十分广泛,硼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硼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常温下,硼单质为固体 C . 硼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5 D . 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 7. 能用于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的物质是(   )
    A . Fe B . Fe2O3 C . NaOH D . BaCl2
  • 8. (2017·平江模拟) 物质的用途与利用的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物质

    氧化钙

    氢气

    氩气

    活性炭

    用途

    干燥剂

    填充高空探测气球

    保护气

    冰箱除味剂

    性质

    能与水反应

    可燃性

    通电后能发有色光

    稳定性

    A . A    B . B    C . C    D . D
  • 9. 根据如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浓盐酸有挥发性 C . A烧杯溶液的颜色会改变 D . B烧杯内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 10.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C .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 . 化合物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 11. 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 B . 需用托盘天平称取3g氯化钠固体,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量取47mL蒸馏水 C . 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D . 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2.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应先检验气体纯度,再点燃 B . 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应先伸入瓶中吸液,再捏扁胶头赶尽空气 C .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应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D . 做CO还原CuO反应的实验时,应先加热,再通入CO
  • 13. 如图所示的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铜的表面附着银白色固体 B . 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C . 金属活动性强弱:Cu>Ag D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NO3)2+Cu=Ag+Cu(NO3)2
  • 14. 根据下表信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溶解度/g

    NaCl

    KCl

    NH4Cl

    KNO3

    10

    35.8

    31.0

    33.3

    20.9

    30

    36.3

    37.0

    41.4

    45.8

    50

    37.0

    42.6

    50.4

    85.5

    A . 四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小的是KNO3 B . 3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0% C . 50℃降温到30℃,NH4Cl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9.0g D . 3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KNO3固体,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145.8g
二、填空题
  • 15. 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 (1) 图1中出现“蓝色火焰”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 (2) 图2实验的目的是,实验的结果是
    3. (3) 图3中向鱼缸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4. (4) 图4中大理石地板上洒了稀盐酸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5. (5) 图5中沼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它属于(“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三、综合题
  • 16. 硫酸、氢氧化钠是常见的酸碱。
    1. (1) 硫酸中所含根的符号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任写一种)。
    2. (2) 将浓硫酸稀释和将固体氢氧化钠溶解都会热(填“吸”或“放”);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其原因是;写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稀硫酸不仅能与碱反应,还能与活泼金属反应制氢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含H2SO424.5g的稀硫酸与足量的锌反应,制得氢气的质量为
  • 1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工厂产生的废水中含有硫酸锌和少量的硫酸铜以及污泥,为了变废为宝,可利用废水制取七水硫酸锌(ZnSO4•7H2O),其工艺流程图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步骤①的操作名称是
    2. (2) 步骤②需加入过量的物质是(填化学式),其目的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步骤③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18.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利用海水制取碳酸钠和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过程省略)

    1. (1) 如表为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结合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温度/℃

      30

      50

      70

      100

      溶解度/g

      36.3

      37.0

      37.8

      39.8

      从海水中获取粗盐,宜选用(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2. (2) 粗盐提纯时,每步操作都会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填仪器名称)。
    3. (3) 步骤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4) 母液中含有MgCl2 , 步骤Ⅲ向母液中加入生石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步骤Ⅳ中Mg(OH)2与盐酸的反应中和反应(选填“是”或“不是”)。
  • 19. 某课外活动小组走进化学实验室,发现指导老师为大家提供了如图实验装置:

    1. (1) 仪器a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选用装置A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选用装置B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C也可用于制氧气,你认为装置C相对于装置B的优点有:①节约药品,②
    3. (3) 上述A,B,C,D装置中能用于制二氧化碳气体的有(填标号);若要选用装置D、E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请你在方框中将装置E补充完整
  • 20. 世界上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高达产量的20%~40%,某实验小组对铁的锈蚀和铁锈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1. (1) (一)如图所示,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观察到量筒内水沿着细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表

      序号

      样品

      量筒起始读数mL

      量筒最终读数mL

      所需时间/min

      1g铁粉、0.2g碳和10滴水

      100

      72

      约120

      1g铁粉、0.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

      100

      72

      约70

      --

      --

      --

      --

      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2. (2) 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速率。
    3. (3) 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是
    4. (4) (二)为探究铁锈的成分,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进行实验(每步反应和吸收均完全)。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吸水会由白色变为蓝色,碱石灰既能吸水也能吸收CO2

      该装置有一个明显缺陷是

    5. (5) 加热前,先通入CO一段时间,目的是;将铁锈样品加热,无水硫酸铜逐渐变蓝,由此推知铁锈中一定含有元素,从而推断出空气中的参加了铁生锈反应。
    6. (6) 若将铁锈的成分表示为FexOy•nH2O,为了准确测定该成分,除要称量铁锈样品的质量外,还需要测定装置(填标号)反应前后的质量。若缺少装置D,则测算出的x:y值将(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