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松江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6-29 浏览次数:232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 下列资料中能够作为研究原始农耕的一手材料是(   )
    A . 姜寨遗址中的磨制石器 B . 魏国墓葬中的铁制农具 C . 殷墟遗址中的青铜器具 D . 秦砖汉瓦中的画像石刻
  • 2.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这一时间可以表述为(   )
    A . 公元前2世纪前期 B . 公元前2世纪后期 C . 公元前3世纪前期 D . 公元前3世纪后期
  • 3. 秦王朝改分封制为郡县制,西汉为加强对地方的监督,设置(   )
    A . 御史大夫 B . 刺史 C . 参知政事 D . 军机大臣
  • 4. 上海地区在三国并立时期处于哪一政权的辖地?(   )
    A . B . C . D . 北魏
  • 5. 白居易27岁中进士时有“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诗句,其“题名”得益于(   )

    自然科学

    人文科学

    类别

    条数

    类别

    条数

    数学

    4

    经学

    16

    天文

    22

    文学

    34

    地理

    16

    艺术

    25

    物理

    5

    音乐

    44

    水利

    9

    典籍

    17

    工程

    16

    博戏

    4

    地质

    11

    考古

    28

    气象

    12

    军事

    16

    A . 世卿世禄制 B . 推举制 C . 军功授爵制 D . 科举制
  • 6. 下侧是两宋时期某著作内容统计,据此判断此书为(   )
    A . 《梦溪笔谈》 B . 《古今图书集成》 C . 《四库全书》 D . 《几何原本》
  • 7. 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与宋并列对峙时期,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是(   )
    A . 丝路贸易 B . 朝贡贸易 C . 榷场贸易 D . 殖民贸易
  • 8. “小小的三棱镜、时钟和地图……竟成为藉以敲破中国森严的思想堡垒的法宝”,这得益于(   )
    A . 遣唐使 B . 粟特人 C . 传教士 D . 留学生
  • 9. 元朝经略台湾的举措是(   )
    A . 设宣政院 B . 派郑氏收复台湾 C . 设台湾府 D . 设立澎湖巡检司
  • 10. “……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该条款出自(   )
    A . 《南京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11. 下侧法国《时事画报》刊登的漫画反映了近代史上哪一现象?(   )

    A . 五口通商 B . 租界设立 C . 瓜分狂潮 D . 门户开放
  • 12. 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处应为(   )

    A . 克里米亚战争 B . 培里叩关 C . 珍珠港事件 D . 中途岛海战
  • 13. 20世纪初的国际政治中,最突出的现象是(   )
    A . 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 B . 列强发展的不平衡与冲突 C . 世界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 D . 工业化浪潮席卷全球
  • 14. 一战后,在列强的争吵与妥协中达成的重建欧洲政治秩序的重要条约是(   )
    A . 《凡尔赛和约》 B . 《五国海军协定》 C . 《慕尼黑协定》 D . 《九国公约》
  • 15. 如图徽章最早诞生于(   )

    A . 土地革命时期 B . 北伐战争时期 C . 解放战争时期 D . 北洋军阀时期
  • 16. 在美国人民评选的“最受欢迎的总统”中,罗斯福常名列前茅,原因之一是他(   )
    A . 领导美国独立 B . 引导美国走出经济危机 C . 维护联邦统一 D . 倡议成立国际联盟
  • 17. 日军某部《战斗详报》载:12月13日(1937年),“根据旅团部命令,俘虏全部杀掉,其方法可以十几名为一组枪杀。”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卢沟桥事变 B . 八一三事变 C . 南京大屠杀 D . 九一八事变
  • 18. 如图宣传画中的欧洲人民正期待着来自美国的货物,这一援助来自于(   )

    A . 富尔敦演说 B . 布雷顿森林体系 C . 马歇尔计划 D . 莫洛托夫计划
  • 19. 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呼吁:“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当时新中国(   )
    A . 初登国际舞台 B . 恢复联合国席位 C . 加入世贸组织 D . 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 20. 画面中的英国正在意图脱离的国际组织是(   )

    A . 联合国 B . 欧盟 C . 北约 D . WTO
二、综合分析题(60分)
  • 21. 根据提示,将下列选项填入时间轴。(填写字母)

    A.马克思  B.魏源  C.董仲舒  D.孔子  E.陈独秀  F.严复  G.伏尔泰  H.马丁·路德

    (一)思想引领时代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②     ③     ④
        ⑥     ⑦          ⑧

  • 22. (二)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工人状况

    不同类型的史料具有不同的史学价值,同时还可以传递出不同的历史信息。根据研究主题运用史料论证问题是史学素养的重要体现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材料五                           材料六

    问题:

    1. (1) 如果你要研究“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工人状况”这一问题,上述材料中,你将优先选择哪三则材料,说明理由。
    2. (2) 请找出上述材料中与研究“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工人状况”主题没有直接关系的两则材料,并说明理由。
    3. (3) 请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工人状况”问题的看法。
  • 23. (三)维新与革命

    1902年,康有为发表《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能行革命书》,引起章太炎不满,翌年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针锋相对展开论战。

    问题:

    1. (1) 根据材料信息,简述此论战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概述论战的焦点问题。
    3. (3)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这一论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