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开封市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5-15 浏览次数:192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粮食酿酒 B . 蜡烛燃烧 C . 铁锅生锈 D . 干冰升华
  • 2. 开封是八朝古都,特产丰富,小吃闻名。下列特产或小吃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A . 花生糕 B . 汴梁西瓜 C . 黄焖鱼 D . 炒红薯泥
  • 3. 中国是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办国。今年世界环境日将聚焦“空气污染”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B . 减少使用含铅汽油 C . 将工厂排放废气的烟囱加高 D . 大力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 4.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是(   )
    A .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B . 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C . 通过蒸馏可将硬水软化 D . 水电解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 5.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重新鼓起来,其原因是( )
    A .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C .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 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 6.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 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C . 氧气验满 D . 探究分子运动
  • 7. 2019年被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以纪念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 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 B . X表示N2 C .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g D . 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 8.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 . 1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B . 分别将1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 . 30℃时,向80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70g水,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0% D . 分别将3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甲析出固体质量比乙多
  • 9.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2X,氯气有毒。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 . X的化学式为H2O B . 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4变为+2 C . 制取氯气时要有尾气处理 D . 可采用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制取氯气
  • 10.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是(   )
    A . 常见的碱:烧碱、纯碱、熟石灰 B . 混合物:石油、空气、冰水共存物 C . 合成材料:合金、塑料、合成纤维 D . 有机物:甲烷、醋酸、葡萄糖
  • 11. 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是(   )
    A .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 B . 硫酸铵和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 C . 黄铜和黄金-----------加硝酸银 D . 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加稀硫酸
  • 12. 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符合要求的是(   )

    A . C、CO2、CO B . H2O2、H2O、O2 C . CuCl2、Cu、CuO D . KOH、K2SO4、KNO3
  • 13.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B . 足量的镁粉和铁粉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 C .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 D .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入水
  • 14. 取碳酸钾、碳酸镁和碳酸锌的固体混合物7.5g,加入到100g7.3%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蒸干溶液得到8.27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 . 50% B . 44% C . 35% D . 12.9%
二、填空题
  • 15. 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如缺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的构成粒子是(填化学符号)。
  • 16.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其灭火原理是
  • 17. 2018年11月,我国首艘001A型国产航母第三次海试成功。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接触而锈蚀;金属铝比铁活泼,但通常铝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铝在高温条件下能与氧化铁发生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 甲醇(CH3OH)是一种液体燃料,下图是制取甲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碳酸钙高温分解可得到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则碳酸钙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化钙占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到0.1%)
  • 20. 某化学小组向Mg(NO3)2、Fe(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和固体。
    1. (1) 若向所得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请分析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2. (2) 反应后所得固体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前锌粉质量。
三、推断题
  • 21. A~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经略去)。已知C常用作干燥剂;D是最常用的溶剂;E为红棕色粉末。则物质B的用途为;A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简答题
  • 22. 用稀盐酸中和一定量氢氧化钙溶液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稀盐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 (1)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若向c点溶液中逐滴滴加足量碳酸钠溶液,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 23. 如图一所示,三个充满CO2气体的烧瓶,注射器内各装有85mL的液体(分别是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将注射器内液体注人烧瓶中,关闭活塞。观察到烧瓶内气压变化图象如图二所示。

    1. (1) 曲线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曲线1和曲线3对比可得出的结论为
    3. (3) 曲线2与曲线3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 24. 已知草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用如图微型实验装置可制取CO,然后用CO还原Fe3O4并检验气体产物。

    1. (1) 装置B中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
    2. (2) 写出C中Fe3O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采用微型实验装置有哪些优点?(答出一条即可)
五、综合题
  • 25.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1. (1) 某化学小组选用以下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已知:蓝色石蕊试纸遇酸性溶液会变红色。)

      ①写出装置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要制取一瓶较为纯净、干燥的CO2 , 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接

      ②若将A,C,F直接连接,观察到F瓶中干燥试纸不变色,湿润试纸变红。分析该现象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原因

      ③若用下图装置收集氢气,气体从m进,请将装置中导管补画完整。

    2. (2) 某同学欲除去NaCl溶液中CaCl2、MgCl2杂质制取精盐,设计提纯方案如下:

      ①固体A的成分为。(写化学式)

      ②写出加入Ca(OH)2溶液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溶液B中含有NaOH。(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3. (3) 将25g碳酸钠加入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反应后烧杯中有固体剩余物,且固体剩余物和溶液的总质量为116.2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试计算反应前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