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达标卷(一)

更新时间:2017-09-12 浏览次数:949 类型:单元试卷
一、<b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b>
  • 1.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略无处(què)     林寒肃(jiàn)    修(qì)     漏(pǐ) B . 鸟乱鸣(yuán) 沉竞跃(lín) 龙(qiú) 旖(nǐ) C . 艟数百(méng) 僦看幕(lìn) 河(pàn) 怩(niū) D . 一痕(tī)      木求鱼(yuán)    丽(guī)    旅(jī)
  • 2. 下列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每至晴初霜旦      晴初:天刚晴 B . 如银线          仅:仅仅 C . 并有乘骑弄旗枪舞刀于水面者    标:树立、举 D . 珠翠罗绮溢目      溢目:满眼
  • 3. 下列划线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 . 至于夏水襄陵 C .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D .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 4.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B .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C .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 .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 5. 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B . 而旗尾略不沾湿 C . 溯迎而上 D .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6.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 .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C .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D . 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
  • 7. 填空。

    1. (1) 《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

    2. (2) 《渡荆门送别》中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3. (3) 《使至塞上》描绘西北高原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

    4. (4) 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

  • 8. 以“我们”为主语,将下列句子改写成一个单句。(文字可增减,语序可调整,但不能改变原意)
    我们,从遥远的地方走来,身上背着昨天的故事,脚下踏着历史的尘埃。
二、<b >阅读理解</b>
  • 9.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春思

    贾至①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释】①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②历乱:烂漫。

    1. (1) 本诗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景物?通过对它们的描写,体现出春天的什么特点?

    2. (2) 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呜;夕目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

      ①五色交辉     交辉:

      ②沉鳞跃      竞:

    2.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 (3) 全文是抓住哪一个字来写的?写了哪些景物?

    4. (4)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是谢中书给陶弘景的一封书信。 B . 本文以感慨发端,又以感慨作结,前后照应,结构严谨。 C . 本文抓住景物的灵魂,即生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传达出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愉悦之感。 D . 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全篇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 (1) 以上是《湖心亭看雪》,选自《》,作者是明末清初的

    2. (2)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日更定矣,余一小船  

      ②上下

      ③余强饮三大而别

      ④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 (3) 作者说“独往湖心亭看雪”,结合文章理解一个“独”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4) 文章写雪景的语句有哪些?采用什么表现手法?

    5. (5) 结尾用舟子的话收束全文,有何用意?

  • 1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澈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雏。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1. (1)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与“夜登华子岗”中的“夜”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 上使将兵 B . 其一坐于前 C . 白玉之环 D . 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欲界之仙都       然中有深趣也 B . 未复有能其奇者     月上下 C . 复与疏钟相间        肉食者谋之又何 D . 倘能我游乎        请吏夜归
    3.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②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4. (4) 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对声音的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

    5. (5) 【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三、<b >作文</b>
  • 13. 题目:家乡的                              

    仔细观察周围的景物,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写景文章,要抓住特点,做具体描绘。

    如:花圃  月夜  秋晨  河流  雪山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下来。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