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届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常家学校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

更新时间:2016-12-22 浏览次数:294 类型:月考试卷
一、<b >选择题</b><b ></b>
  • 1.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氢气 D . 二氧化碳
  • 2.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 . 质子数 B . 中子数 C . 核外电子数 D . 最外层电子数
  • 3.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 B . C . D .
  • 4.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

    A . 往右盘增加砝码 B . 从右盘减少砝码 C .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D . 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 5.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 . 木炭 B . 镁条 C . 红磷 D . 铁丝
  • 6. 下列常见的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 蒸馏水 B . 矿泉水 C . 碘酒 D . 盐酸
  • 7. 市场上有“加碘食盐”、“加铁酱油”等商品,这里的“碘、铁”应理解为(  )

    A . 元素 B . 原子 C . 单质 D . 分子
  • 8. 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主要的有毒气体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一氧化碳 D . 二氧化碳
  • 9. 能够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

    A . O2 B . N2 C . H2 D . CO2
  • 10.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B . 有强烈的腐蚀性 C . 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 D . 可在量筒中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 11.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 O2 B . H2O C . CO2 D . H2O2
  • 1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熄灭酒精灯 B . 闻气体气味 C . 倾倒液体 D . 稀释浓硫酸
  • 13. 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 . 用自来水洗手 B . 用汽油清洗油污 C . 用盐酸除水垢 D . 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 14. 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

    A . 生石灰 B . 熟石灰 C . 食盐 D . 大理石
  • 15. 二氧化钛(TiO2)可制作用于家装的白色涂料,其中Ti的化合价是(  )

    A . +1 B . +2 C . +3 D . +4
  • 16.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N2表示2个氮分子 B . 镁离子的符号为Mg2+ C . 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 氯化钙的化学式是CaCl
  • 17. 服务员在餐厅用盖子熄灭酒精火锅,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

    A . 隔绝空气 B . 清除酒精 C . 降低酒精灯着火点 D . 使酒精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 18.

    金属钛(Ti)是重要的航空航天材料.金属钛可以由TiO2与Si高温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Si SiO2+Ti.该反应属于(  )

    A . 化合反应 B . 分解反应 C . 置换反应 D . 有金属单质参加的反应
  • 19. 低碳减排,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  )

    A .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B . 上学用手帕代替纸巾 C . 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 D . 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
  • 20.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

    A . 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B . 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C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D . 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 21. 某种核原料的原子,原子核内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核电荷数为3 B . 电子总数为2 C . 属于氢元素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1
  • 22.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硫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6 B . 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C .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 . 硫原子核外共有16个电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
  • 23.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 24. 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 . Na2CO3+2HCl═2NaCl+H2O+CO2 B . 2NaOH+H2SO4═Na2SO4+2H2O C . CO2+2NaOH═Na2CO3+H2O D . Fe+CuSO4═Cu+FeSO4
  • 25. 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 生石灰 B . 氯化钠 C . 浓硫酸 D . 浓盐酸
  • 26. 下列物质不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

    A . 紫色石蕊溶液 B . 氯化钠溶液 C . 铁粉 D . pH试纸
  • 27. 下了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

    A . 浓硫酸 B . 浓盐酸 C . 氢氧化钠 D . 氯化钠
  • 28. 下列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酸性最强的是(  )

    A . 胆汁(6.8﹣7.4) B . 唾液(6.6﹣7.1) C . 血液(7.35﹣7.45) D . 胃液(0.8﹣1.5)
  • 29. 物质保存的方法取决其性质.下列药品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

    A . 氢氧化钠 B . 浓硫酸 C . 氯化钠 D . 浓盐酸
  • 30.

    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剂X是下列物质中的( )


    A . Mg B . H2O C . NaOH D . CaCO3
  • 31. 将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pH可能是(  )

    A . 6 B . 8 C . 11 D . 14
  • 32. 下列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大于7的是(  )

    A . CO2 B . HCl C . NaCl D . Ca(OH)2
  • 33. 下列溶液中,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是(  )

    A . 烧碱溶液 B . 稀硫酸 C . 稀盐酸 D . 醋酸溶液
  • 34.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 . 常温下,测得溶液的pH<7 B . 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 C . 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 D . 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
  • 35. 下列做法会加剧大气污染的是(  )

    A . 风力发电 B . 焚烧秸杆 C . 处理尾气 D . 植树造林
  • 36. 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 .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与二氧化碳 C . 用熟石灰中和废液中的盐酸 D . 用紫色石蕊试液鉴别稀硫酸和蒸馏水
  • 37. 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石蜡熔化 B . 瓷碗破碎 C . 洗净的铁锅出现锈渍 D . 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
  • 38.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 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 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 . 在t1℃时,10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
二、<b >填空题</b><b ></b>
  • 39.

    2011年9月29日,“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将中国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为在太空建立中国空间站打下基础.


    1. (1) 在对太空的探索过程中,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陨石坑中存在Hg、CH4、固态H2O等物质,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

    2. (2) 火箭用联氨(N2H4)做燃料,用四氧化二氮(N2O4)助燃,生成物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①完成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2H4+N2O4═3+4H2O

      ②通过此反应谈谈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

  • 40.

    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a.稀硫酸中阳离子的符号是

    b.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色;

    c.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d.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填序号).

  • 41.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1) 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

    2. (2) 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

    3. (3)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4. (4) 盐酸与三氧化二铁

    5. (5) 铁与稀硫酸

    6. (6) 石灰水与二氧化碳

    7. (7) 石灰水与碳酸钠

    8. (8) 氨碱法制纯碱原理

  • 42.

    根据如图所给的装置,回答问题.


    1. (1) 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涉及以下关键步骤:①连接仪器;②装药固定;③检查气密性;④加热;⑤熄灭酒精灯;⑥从水槽中撤出导气管;⑦收集.正确的顺序是(填字母序号).

    3. (3)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4. (4) 如果用装置F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口进(填“b”或“c”).

  • 43.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 (1) 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7(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 (2) 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下同)滴入中,

    3. (3) 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色.

三、<b >计算题</b><b ></b>
  • 44. 媒体近日报道:某些方便面遭到增塑剂(化学式为C10H10O4)污染,长期摄入增塑剂可引起血液系统、生殖系统损害.计算:

    ①增塑剂的相对分子质量 ;②增塑剂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③增塑剂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5. 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6g石灰石样品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使之与样品充分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时,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90g,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5g.请计算:

    1. (1)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2. (2)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

四、<b >探究题</b><b ></b>
  • 46.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1. (1)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2)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  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

    3. (3)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  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 47. 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常温下碳酸钠饱和溶液的酸碱度.

    1. (1) [猜想与假设]溶液的pH可能是(填入你的猜想与假设):

      ①pH>7;②pH;③pH

    2. (2) [设计与实验]小方、小钟、小陈三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小方: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测得pH>7.

      小钟: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测得pH>7.

      小陈:取pH试直接浸入碳酸钠溶液中,测得pH>7.

      [评价]以上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同学,其余两位同学操作上的错误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