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名校调研省命题A)...

更新时间:2020-04-16 浏览次数:283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电影《中国机长》主要讲述的是发生在高空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B . 少林妄自菲薄别人,在班上很受孤立,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很自负的人。 C . 吉林省一批黑势力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被铲除,群众对此无不拍手称快 D . 在未来的通信行业中,5G网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必将引领一场崭新的网络技术革命。
二、情景默写
  • 2. 请在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1. (1) 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
    2. (2)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 (3) 杜甫《春望》中的“”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蕴含丰富,实为诗人内心情感的写照。
    4. (4)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运用燕昭王易水筑台放金揽人的典故,歌颂了守边将士为报效朝廷浴血奋战、视死如归这一英雄气概的句子是:“”。
三、基础知识综合
  • 3.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 (1) “铺砌”中“砌”字的读音是
    2. (2) “惟妙惟肖”的意思是(   )
      A . 形容模仿的效果不好 B . 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C . 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D . 形容文艺作品中人物形象生动
    3. (3) 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   )
      A . 排比 B . 设问 C . 对偶 D . 引用
四、字词书写
  • 4. “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引来了许许多多的小密蜂,嗡嗡嗡地边歌边舞”中有一个字书写错误,应将“”改为“”。(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
五、综合性学习
  • 5. 寒假即将来临,小东的心情异常兴奋。
    1. (1) 为了这个寒假生活能过得更有意义,小东即兴创作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所拟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寒假生活丰富多彩;

      下联:

    2. (2) 小东将自己对寒假的一些想法与妈妈进行交流,妈妈却坚决反对。妈妈认为假期正是学习冲刺的最佳时期,不应该安排其他课外活动。如果你是小东,你会怎么进一步与妈妈沟通?
  • 6. 阅读是一个全民性的话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你所在的学校开展了“我阅读,我受益”的读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1) 作为校报记者的你,请根据下面这则新闻报道,为校报拟写一句话新闻。

          2019年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为培育“多读书,读好书”的风尚,在装粉一新的长春文化广场,长春市举行了2019年“全民阅读”启动仪式。据悉,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顺应人民群众对阅读生活的新期待,号召进一步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努力改着全社会阅读条件,大力弘扬“多读书,读好书”的社会风尚,让群众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一句话新闻:

    2. (2) 如果你是此次活动的组织者,请你写一段话来呼吁同学们积极参加本次活动。(不少于60字)
    3. (3) 在央视《朗读者》栏目里,牛犇朗读了《习近平给新近人党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的信》,是献给和他一样有着坚定信仰的人们;演员胡歌朗读《哈姆雷特》片段,是献给所有在迷雾中砥砺前行的人们。请仿照前面的示例,根据下面的格式写一句话。

      我读(作者)的,是献给

六、课内阅读
  •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1) 孟子,名时期的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
    2. (2) 下列画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傅说于版筑之间(选拔、任用) B . 人恒(经过) C . 于虑(同“横”,梗塞、不顺) D . 而后(了解、明白)
    3. (3) 本文围绕哪两个话题来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中心论点的?
    4. (4)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并举一例来证明这一观点。
    5. (5) 你认为文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今天的人们增长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理由。
七、课外阅读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阴照人 , 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 , 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 , 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选自郑板桥《题画三则》)

    (注释)①新篁:新竹。②绿荫照人:绿色的竹影照在人身上。③窗棂:窗子上雕花的窗格。④冻蝇:秋冬受冻的苍蝇。⑤师承:受过老师指教,有相承的师法。

    1. (1) “置一小榻其中”中“置”字在文中的意思是
    2.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于时一片竹影凌乱,岂非天然图画乎!

    3. (3) 作者认为自己画竹的灵感“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此句意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八、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送时间的人

        ①人到中年,越来越容易看见时间的维度。

        ②居然也认同了时间是一棵树。当叶子掉得所剩无几,一年便真到头了。风带走尘埃,大把大把的时间,如同叶子婆娑腐烂,多少情感被大地堆积。对于美的追随者,时间注定是不死的美。

        ③时间之美,永远保存在收藏时间的人眼里。他眼里的时间鲜活、生动、营养、唯美、不加化肥,不打激素。

        ④他收藏的时间不为自己,只用来送人。

        ⑤送时间的人,年年出现在日历的尾巴上。他先是给我打电话,继而约定好不超过上午十点,他要把精心准备的时间送到我手上。当时,我正从二环高架线上下来。那些擦肩而过的人,行色匆匆的表情,丝毫不在乎丁酉年的时间即将用完。想着这些,我心里既慌张又空茫,兴奋的手,仿佛攥有一千颗饥饿的沙粒。

        ⑥他终于到了,嘴里哈着冷空气。

        ⑦远远地,我站在残留着几片叶子的银杏树下,朝他挥手。他看见了我,把手高高地举在空中,轻轻地舞动。然后,两手匆忙地提着时间向我奔来。

        ⑧那辆跟随他的脚踏车静静地停在文化馆门口。

        ⑨近了,他取下灰色的毛线手套,微笑着与我的手紧握。很快,他从塑料口袋的空气里掏出时间,交到我手上——那是一帧2018农历戊戌年挂历,那是他用心打造的时间。

        ⑩你瘦了!我说。

        ⑪他说,你胖了。

        ⑫这是时间接头的唯有见证,如同一个暗号,却难以违背时间的真理。时间不愿说出来的话,我们彼此都替时间说了。我们不怕得罪时间,时间却怕得罪我们。

        ⑬我欣赏他送我的时间。画面上,他用100毫米微距镜头查看时间的表情,用300毫米长焦镜头伸缩时间的每一个毛孔与心跳。这些时间的碎片,取材于他楼顶的菜园子:小白菜、香葱、南瓜花蕊、莴笋叶、四季豆藤蔓、二荆条、洋姜茎、西红柿、佛手瓜、丝瓜、泡青菜、金瓜、半豆红、大青虫、蜗牛、小蜜蜂、蚊子等时蔬与微生物。当然,还有露珠、斜阳、正午的阳光、冰块等多种时间物语,它们构成了天然的光和影,自然的轮回与生命真相的袒露,尽在他的时间秘密里呈现。

        ⑭谁能想到挂历的每一张时间表情,代表了送时间的人一千零一夜与时间过招的勇气?最终,他从一千多张时间底片里,筛选出十三张满意的时间答案,送人。

        ⑮每年到了撕挂历的日子,我就会望着他送我的时间发呆。他每年送的时间主题都不一样,他总变幻着革新时间的审美,努力发现时间不同的维度与格调,总想带给受领他时间的人惊喜、震撼。即使时间一页页被岁月翻过,我也不能撕掉他送我的时间,因为那是时间之心啊!

        ⑯他不仅送我时间,还把画面上亲自栽种的菜也送我。总是在时间的背后想送时间的人,我拿什么送他?似乎能拿出手的都不够格。新年伊始,悄悄给自己种了一个简单愿望,我要像送时间的人那样,做一个有情怀的人,让生活有滋味又有诗意。

    1. (1) 文中送时间的人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出其中两点。
    2. (2) 第⑤段中岁未将至那些行色匆匆的人与“我”在对将时间这个同题上,有着怎样的不同?
    3. (3) 将文题“送时间的人”改为“送挂历的人”,是否可以?为什么?
    4. (4) 文章结尾写道:“做一个有情怀的人,让生活有滋味又有诗意。”你从“我”这一愿望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谁将成为新的杀手?

        ①就在我们不断攻克现有的疾病时,将在21世纪时刻陪伴我们左右的一颗颗新定时炸弹已经悄然准备就绪,它们就是天然或者人造的新型病菌。

        ②我们面临的21世纪无疑将是一场血腥的捉虫大赛。可以肯定的是,各种古怪恐怖的新传染病将此起彼伏,针对这些新病魔的战斗将令我们今日与艾滋病所作的艰难斗争显得微不足道。届时,我们手中早已有了艾滋病疫苗,人们只需花几美元或者根本不用付钱就可以得到疫苗。

        ③今天,新病毒正走出大自然,“发现”人类。在医院和丛林诊所里,异常强大的变异细菌不断出现,人类根本来不及找出对付它们的抗生素。仅从1994年以来,已有30多种新病毒现身,它们之中像艾博拉出血热、F和G型肝炎、安第斯病毒、法基病毒、比利多病毒、白水旱谷病毒等等已经令医学界一筹莫展。而2003年春季出现的SARS冠状病毒,由于易于传播,严重的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和生活。

        ④病毒越来越易于侵入人体的原因之一便是人口膨胀。在病毒看来,我们人类无异于一顿越来越丰盛的午餐。在自然界,当某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过高、并且过于集中时,由病菌引发的疾病势必爆发,有效地减少该种群的数量。没有理由认为,我们人类就可以逃过这条自然法则。

        ⑤推动大自然着手实施这项法则的因素之一便是我们正在兴建的超级城市,它们通常都建立在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联合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到公元2015年,地球上将有26个这样的超级城市,其中的22个将出现在并不发达的地域。到2030年,世界上60%的人口都将住进城市,届时,一些巨型城市的固定人口将超过3000万。可以设想一下,把所有这些人都塞入一座城市,撤走绝大部分医生,只留下几座医院,而且连最基本的卫生设施也不复存在。这样你得到的就是一颗随时都可能发作的生物炸弹。现在你要复制8到10枚这样的炸弹,然后把它们分别安放在世界各地。

        ⑥更糟糕的是,这些炸弹之间是有导火索相连的。人们乘坐飞机四处旅行,把病毒迅速有效地带往世界各地。人类已经结成了一个高速严密的生物互联网,下个世纪,这个生物互联网的运行速度只会更快。越来越多的人口日益频繁地外出旅行,结果自然加快了疾病的传播。

        ⑦除此之外,令人心悸的还有生物武器。20世纪80年代,原苏联曾运用最基本的基因工程技术制造了可以抵抗一切传统药物的黑死病系列病毒,并将这种病毒装入导弹弹头。随着生物技术日臻完善,人类将解开越来越多的生物基因密码,生物学家们也将学会怎样混合不同病毒的基因,从而制造出致命的、非天然的病毒系列,最终用于弹无虚发的新式武器。

    1. (1) 第⑥段中的“人类已经结成了一个高速严密的生物互联网”一句中的“生物互联网”指什么?
    2. (2) 文中第②③段分别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以此来说明哪方面的内容?
    3. (3)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第④段是从“病毒越来越易于侵人人体的原因之一便是人口膨胀”的角度进行说明的。 B . 第⑤段是从“人口的集中也会导致病毒的大量侵人”的角度进行说明的。 C . 第⑥段是从“人类的交往来说明人类易于新病菌的传播”的角度进行说明的。 D . 第⑦段是“从生物学家们怎样混合不同病毒的基因”的角度进行说明的。
九、名著阅读
  • 11. 名著阅读。
    1. (1) 下面有关《昆虫记》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蜘蛛是一种非常怕冷的动物。 B . 孔雀蛾是一种长得很漂亮的蛾,靠吃杏叶为生。 C . 热爱家庭,喜欢在烟囱内部建巢的昆虫是舍腰蜂。 D . 法布尔称赞黄蜂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它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2. (2)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红蚂蚁们正沿着那一条白色的石子路凯旋呢!我取了一张叶子,截走几只蚂蚁,放到别处。这几只就这样迷了路,其它的,凭着它们的记忆力顺着原路回去了。这证明它们并不是像蜂那样,直接辨认回家的方向,而是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的。所以即使它们出征的路程很长,需要几天几夜,但只要沿途不发生变化,它们也照旧回得来。

      ①选文中的红蚂蚁表现出了哪些特点?

      ②在选文中,作者对红蚂蚁的喜爱之情滥于言表,请结合“凯旋”一词来加以分析。

十、作文
  • 12. 作文题目:阳光一直都在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⑤行款格式规范。⑥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学校名。

  • 13. 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05年,大专毕业的赵立杰成为一名快递员,每天工作14小时,风尘仆仆派选快件。一次偶然的机会,公司招收6名飞行学员,经过严格体检和英语考核,他成为其中一员。十几年过去了,赵立杰已经由普通飞行员升为机长。如今,他已累计飞行4000多个小时,但他追梦的脚步并未停下。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500字。④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⑤行款格式规范。⑥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学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