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汾阳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0-04-17 浏览次数:20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伏(quǎn)       怪(chēn)     怪不经(dàng)       悴(qiǎo) B . 然(chàn)       恍(hū)       乎不同(jǒng)      静(mì) C . 恿(cóng)       干(hé)       人迹至(hán)       啬(lìn) D . 红(yān)        狭(ài)       而不舍(qiè)          笑(nì)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梦寐以求       大相进庭       惊慌失措       赅人听闻 B . 漠不关心       疲倦不堪       妇孺皆知       锋芒必露 C . 见异思迁       油然而生       咄咄逼人       鞠躬尽瘁 D . 截然不同       翻来复去       随声附和       杞人忧天
  • 3.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阳春三月,微风还带着寒意。西湖边的垂柳却花枝招展 , 嫩叶满枝,翩翩起舞,仿佛在迎接来自远方的客人。 B .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C . 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D . 课堂上张老师卖弄着自己的学问,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阅读名著是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 B . 李爷爷刚收获的辣椒基本上全卖完了。 C . 没有谁不能不被“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感动。 D . 糖就像烟草和酒精一样,是一种有潜在危害且容易让人上瘾。
二、字词书写
  • 5. 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内容为《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的 2017 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请欣赏这幅作品,并用楷体按现代语序正确、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

三、句子默写
  • 6. 古诗文默写。
    1. (1) 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2)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 (3) 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4. (4)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 (5) 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
    6. (6) ,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7. (7)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将羁旅漂泊的游子的悲痛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句子是:
    8. (8) 刘禹锡在《秋词》诗中一反悲秋的传统观念,其中“。”两句用豪迈之情描绘出一幅壮丽、开阔的秋日图景。
四、名著阅读
  • 7. 名著考查。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先言拜借芭蕉扇,不展骁雄耐性柔。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体。

    1. (1) 这段文字节选自(人名)创作的(作品)。
    2. (2) 文中的“裙钗”指的是。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
五、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最高明的魔术师

        ①我曾带过小学三年级的一个班,这个班有一个男生,学习很好,特别喜欢做手工,但他有一个很不好的毛病,就是喜欢拿人家的东西,看到别的同学有什么漂亮的笔和本子,就想装进自己的口袋里。其实,他什么都不缺,家里条件很好,父母在他学习上也舍得投资。或许是家庭条件太优越,他有点桀骜不驯。

        ②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想找出一个恰当的方法,提醒他一下,而又不伤了他的自尊心。我想,孩子还很小,心灵很脆弱,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伤了那颗脆弱的心,给他的心灵造成很大的阴影。

        ③一天下课后,我下意识地走到他座位旁,仿佛想起了什么似的,对他说:“老师有个手工劳动老是做不好,放学后,你能到老师办公室去,教老师做吗?”

        ④他听了,高兴地答应了。

        ⑤放学后,我回到办公室稍微迟了一点。当我从办公室窗户经过时,发现他已经坐在办公桌的座位上,正在翻动我的抽屉。

        ⑥我心想,多么没有礼貌的一个孩子,太随便了,怎么能随便翻动别人的抽屉?突然,我发现他拿出一把小剪刀,看了看,然后迅速装进口袋里。

        ⑦这一幕,我在窗外看得清清楚楚。

        ⑧我进了办公室,假装什么也不知道,热情地和他打着招呼。

        ⑨他看到我来了,马上站起身,将座位让开。

        ⑩我拿起一本手工贴画,说:“这架飞机我总做不好,你能教教我吗?”

        ⑪他看了看说:“这很容易,我做给你看。”他拿起贴画,很认真地教我做起来。不一会儿,飞机就做好了。我拿起飞机,对他说道:“你很聪明,这下我终于会做飞机了。为了奖赏你,老师教你玩一个小魔术。”

        ⑫他听我要教他玩个小魔术,高兴地说道:“谢谢老师!”

        ⑬我拿出一把小刀,对他说:“我能把这把小刀变成一把小剪刀。”

        ⑭他听了,脸上闪过一丝不安,勉强地“哦”了一声,另一只手不自然地摸了摸自己的口袋。这一细微动作,没有逃过我的眼睛。

        ⑮我将小刀握在手心里,轻轻地吹了一口气,又在空中胡乱挥舞了一下,然后将手心打开:小刀果然不见了。

        ⑯变这个魔术,我心里一直很紧张,因为我一点也不会变魔术,这个魔术纯粹是我临时瞎编的。我对他说:“这把小刀已经变成一把小剪刀,这把小剪刀现在跑到你口袋里了,你掏掏看。”

        ⑯他脸一下子红了,将那把剪刀从口袋里掏了出来。我故意惊呼道:“你看,老师厉害吧!”

        ⑱他轻轻地点了点头。我接过小剪刀,对他说:“你看,这把小剪刀跟随老师好多年了,刀口已破损了,但我一直舍不得丢,我用橡皮筋缠在把手上,就显得有些新颖和别致了,这把小剪刀就送给你吧,以后你看到这把小剪刀,就会想起老师,想起老师变的小魔术。”我把“小魔术”三个字有意说得很重。

        ⑲他接过小剪刀,对我鞠了一躬,说道:“老师,您真好,谢谢您!”

        ⑳看着他身轻如燕地走出办公室的背影,我轻轻舒了一口气。不过,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同学反映他拿过别人什么东西了,相反,他喜欢教同学用五颜六色的橡皮筋缠绕各种文具用品,把同学们的文具用品变得色彩斑斓起来。

        ㉑很多年后,我收到这位学生给我写的一封信,他在信中写道:“您不仅是一名好老师,也是一名高明的魔术师。尽管您那个小魔术变得很不高明,当时,我看得清清楚楚――那把小刀就掉在我的脚下。但是,我一直认为,您就是世界上最高明的魔术师,您把一个人的心灵,变得健康、积极、纯洁起来。”

    1. (1) 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将小说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①“我”想找出一个恰当的方法,提醒他一下。

      ③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同学反映他拿过别人什么东西。

    2. (2)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第⑭段中画线句。
    3. (3) 阅读第⑳段中画线句,“我”为什么“轻轻舒了一口气”?
    4. (4) 最后一段中,这位学生在信中写道:“您不仅是一名好老师,也是一名高明的魔术师。”试分析“我”“好”在哪里,又“高明”在何处。
  • 9.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温暖心窝的话语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1. (1) 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
    2. (2) 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3. (3) 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
    4. (4) 结合全文,说说第⑨段有何作用。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六、课内阅读
  • 1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 (1) 给下面画线的词注音。

      学而不思则         思而不学则

    2. (2) 解释下面画线的词。

      人不知而不              博学而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 (4) “吾日三省吾身”曾子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
    5. (5) 一天晚上,小明因和同学玩耍而没有完成作业,遭到妈妈的严厉批评。小明不服气而与妈妈辩驳。请你引用《<论语>十二章》中的话劝说小明。(50字左右)
七、综合性学习
  • 11. 《天上的街市》一诗引发了同学们对天空的无尽遐想,为此,班级开展了“我所了解的天空”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题目。
    1. (1) 写出两个跟天空有关的成语。
    2. (2) 默写出两句带“天”字的诗句。
    3. (3) 列举两个跟天空有关的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
八、作文
  • 12. 请以“                               在心中流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叙事要有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 600 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