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2019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4-15 浏览次数:12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今年“两会”上省政府的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下不利于污染防治的是(   )
    A . 持续推进清洁燃料的使用,减少煤炭作为燃料的使用量 B . 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综合整治,降低废气、废渣的排放 C . 实施城镇垃圾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减少对水源的污染 D . 及时对垃圾场上废弃塑料露天焚烧,减少白色污染
  • 2.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倾倒液体 C . 给试管加胶塞 D . 读取液体体积
  • 3. 下列对生产或生活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 将很大体积的氧气压入钢瓶中—一压强增大氧气分子体积变小 B . 蔗糖溶解在热水中比溶解在冷水中的溶解速率快一一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 . 用水扑灭大火——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 . 不能用铜丝代替电表中的保险丝—铜的导电性比保险丝强
  • 4. 甲物质可以作为生物燃料来提供能量,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乙、丙、丁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B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 反应时甲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 . 甲与丁形成的化合物遇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5. 归纳是认识物质性质和其内在联系的一种方法,下列对物质性质归纳正确的是(   )
    A . 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B . 碳酸盐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 . 金属单质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D . 碱和盐都能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 6. 关于物质的分离除杂、鉴别制取的方案中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溶解,过滤后分别干燥和蒸发结晶

    B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滴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后过滤

    C

    鉴别真假黄金(铜锌合金)

    取样在酒精灯上灼烧

    D

    制取双氧水

    将足量氧气通入水中

    A . A   B . B   C . C   D . D
  • 7. 下列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   )
    A . 将氢氧化钠液体滴入稀盐酸中 B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 电解水通电一段时间后   D . 向氢氧化钾和氯化钡混合溶液中滴入足量稀硫酸
二、填空题
  • 8. 家中厨房就是一个小小的化学世界。
    1. (1) 米饭和馒头给人体提供的营养素是
    2. (2) 小红家用新买的铝壶烧开水,没几天壶底就有一层水垢,她家的自来水是__(填字母)。

      A 软水           B 硬水          C 无法判断

    3. (3) 小红爸爸在电冰箱中放了一个装有活性炭的盒子,其作用是
  • 9. 利用化学符号将宏观和微观之间架起桥梁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西安研制的铷原子钟在卫星中成功使用。如图是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一些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 (1) 铷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 (2) 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铷元素与__(填字母)所表示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3. (3) B与C粒子化合的生成物的化学式是
  • 10. 氯化钾和硝酸钾的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KCl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51.1

    54.0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1. (1)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是
    2. (2) 4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3. (3) M是两种物质中的一种,取35gM进行如下实验:

      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填字母);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

  • 11. 铝、铁、铜、银是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金属单质。

    1. (1) 生铁与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的区别是
    2. (2) 上图是一位学生设计的验证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要达到实验目的需要再将打磨过的铝丝和铜丝插入溶液中。
三、科学探究题
  • 12. 为了验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设计了三组实验,其中实验甲、乙中试管里面分别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实验甲中给试管中溶液滴入少量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2. (2) 实验乙中共同的现象是
    3. (3) 实验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三组实验中涉及的化合物的物质类别有(不包括指示剂)类。
  • 13. 老师配制植物生长营养液取用了一种同学们学过的氮肥。同学们对该氮肥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一:是尿素

    猜想二:是碳酸氢铵

    猜想三:是硫酸铵

    猜想四:是氯化钾

    猜想五:是氯化铵

    1. (1) (查阅资料)(1)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2)硫酸银微溶于水。

      (讨论分析)通过讨论认为猜想四不成立,其原因是

    2. (2) (实验探究)取样,加入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则猜想不成立。
    3. (3) 取样,加水溶解,滴入稀硝酸和硝酸钡溶液,观察到无生成,说明猜想三不成立。
    4. (4) 取样加入试管中加热,有气体生成,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则猜想二成立。
    5. (5) 反思评价)如要验证猜想五是否成立,可在实验步骤(2)所得溶液中滴入
    6. (6) (拓展应用)农田施用铵态氮肥时要避免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其原因是
四、实验题
  • 14.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和性质实验探究装置。

    1. (1) 将A、F装置相连,打开A装置的活塞、发现F装置中蜡烛发出明亮的火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对B装置进行的改进是;用D装置收集时,开始收集的最佳时机是
    3. (3) 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__(填字母)。
五、计算题
  • 15.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pH试纸测定酸和碱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向盛有4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不断测其溶液的pH,当测得溶液的pH值为7时,称量此时烧杯中溶液的总质量为90g。请回答:
    1. (1) 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硫酸的质量为__g。
    2. (2) 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