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2019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4-17 浏览次数:128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 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以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B . 将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 . 将废旧手机投入标有“可回收”字样的垃圾箱 D . 开发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 2. 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熄灭酒精灯 B . 测溶液的pH C . 检查气密性 D .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
  • 3.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因为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B . 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C .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D . 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来脱色,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 4. 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 . ③表示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 ④属于阳离子,离子符号为S-2 D . 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 5. (2017·南沙模拟) 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①和② B . ②和③ C . ①和④ D . ③和④
  • 6. 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原理正确的是(   )
    A . 白磷始终不燃烧 B . 验证甲烷燃烧生成水 C .   探究水对铁钉锈蚀的影响 D .  黄铜上出现划痕
  • 7. 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 . 电解水一段时间 B . 用等质量、 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C . 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浓硫酸 D . 向一定量稀氢氧化钠液中滴入水
二、填空题
  • 8. 香蕉是生活中常见的水果,每100g香蕉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

    蛋白质/g

    脂肪/g

    糖类/g

    矿物质/mg

    维生素C/mg

    维生素E/mg

    1.2

    0.5

    19.5

    9

    0.9

    400

    31

    24.0

    0.1

    1. (1) 补充维生素,除食用香蕉外,还可选择下列物质中的(填字母)。

      A猪肉     B米饭     C青菜.

    2. (2) 人体若缺少(填元素符号)元素,可能患佝偻病。
    3. (3) 化肥对香蕉的产量有重要作用,硝酸钾( KNO3)属于(填“氮”、“磷”、“钾”或“复合”)肥。
  • 9. 2018年10月,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合作发现了一种固态z一机制复合光催化剂,实现了太阳能人工光合成燃料过程,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 (1) 该转化过程中,(填“原子”或“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
    2. (2) 该过程可缓解,是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之一。
  • 10. 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1. (1) 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m”和“n”两条溶解度曲线如图1,其中表示KCl溶解度曲线的是
    2. (2) 20 ℃时,向10 g水中加入2.5 g KNO3充分搅拌得到x;再加入2.5 g KNO3充分搅拌得到y;继续升温至50 ℃得到z;则x、y、z中为饱和溶液的是,z 的溶液质量为 g。
    3. (3) 如图2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填字母)。

      A氢氧化钠固体

      B生石灰固体

      C冰块

      D硝酸铵固体

三、实验题
  • 11. 金属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是关于金属的三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1. (1) 实验Ⅰ中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该实验设计不够合理,理由是
    2. (2) 写出实验Ⅱ中C试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3) 实验Ⅲ为实验室模拟炼铁的装置图。

      ①加热Fe2O3之前要先通一会 CO,目的是

      ②装置末加酒精灯装置的目的是

  • 12.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从A~E中选择,填字母) ,若用F装置测量CO2气体的体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填“有”或“没有” )明显影响。
四、推断题
  • 13. 同学们在复习时构建了如图所示的知识网络,“一” 表示相连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图中M所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2. (2) 写出一种酸与一种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3. (3) 图中有 ( 填数字)条连线间的物质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
五、科学探究题
  • 14. 小明同学在理化实验考查中抽到的考题是“探究某种盐的性质”,他按照实验流程将一定质量该白色固体溶于水配成溶液,再用贴有标号的3支试管分别取适量上述溶液,按照如图1所示的方法进行实验。

    1. (1)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Ⅰ. [实验现象]A.溶液变红;B.;C.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以上现象,小明得出结论:白色固体为碳酸钠。根据该结论写出试管C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 (2) Ⅱ.考试结束后,小明和小伙伴们讨论结果,提出问题,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继续进行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酚酞试液变红究竟与溶液中哪种微粒有关呢?

      [进行实验]同学们取了三份酚酞试液进行如图2实验:

      ①实验1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水分子不能使酚酞变红。小明认为实验1没必要做,你认为小明的理由是

      ②实验2中酚酞试液未变红。

      ③实验3滴入碳酸钠溶液,振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出结论]酚酞试液变红与溶液中的 (填离子符号)有关。

    3. (3) [实验反思]若将[进行实验](3)中的氯化钙溶液换成石灰水,能否得出同样的结论?原因是
六、计算题
  • 15.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粗锌中锌的质量分数,在10g粗锌中分5次共加入50.0g稀硫酸(杂质不与硫酸反应),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请计算:

    容器中硫酸的质量/g

    10

    20

    40

    50

    气体质量/g

    0.1

    0.2

    m

    0.3

    1. (1) 当加入40g硫酸时,对应的气体质量m是g。
    2. (2) 粗锌中锌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