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张家口市沙城实验中学2020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4-20 浏览次数:245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 1. (2018高二下·邯郸开学考) 秦朝正式开启了中国千余年的封建王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个里程碑。但马克思却形象地比喻其为:“好像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马克思这番话旨在强调(    )
    A . 先秦分封制催生了中央集权 B . 秦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结合 C . 秦官僚政治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D . 秦表面的统一掩盖不了“分散”的现实
  • 2. (2018高二下·徐州期中)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理想,但人们出于求生的欲望,对农业的开发并非永远处于理智状态。下列属于非理智状态的是(    )
    A . “不违农时,谷物不可胜食也” B . “昔之曰江、曰湖、曰草荡者,今皆田也” C . “方夏,长养、鸟兽孳育之时,不得纵火于郊” D . “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 3. (2017高三上·黑龙江期中) 两宋时期,绘画技巧有不少成功的创造,画家注意对生活的深入观察体验,艺术上倡导写实,具有精密不苟严谨认真的精神。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 . 社会危机的加深 B . 科学技术的发展 C . 深受理学的影响 D . 统治阶级的倡导
  • 4. (2018高二下·邯郸开学考) 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正式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作为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最高地方军政机构,其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奴儿干都司的设立(    )
    A . 完善了地方监察体制 B . 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 C . 改变了中央行政体制 D . 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 5. 1895年8月,日军以强大兵力进攻台湾彰化城北的八卦山,黑旗军和义军与日军展开肉搏战,击毙日本号称最精锐的近卫师团一千余人,此役日军死亡人数超过甲午战争。这体现出(   )
    A . 清政府出卖人民抗日活动 B . 甲午战争中日军伤亡很大 C . 台湾军民英勇的抗日精神 D . 全国人民反对割地议和
  • 6. (2018高三下·三明开学考) 清政府在1893年正式承认海外华人归国的自由权利,之后十年又陆续出台措施给予华侨投资以国民待遇,对华侨富商授予一定官职功名。这些举措(    )
    A . 意在分化民主革命力量 B . 有利于近代工商业发展 C . 适应了近代化外交要求 D . 加强了清王朝统治基础
  • 7. 从1948年底至1949年初,中共计划安排南方民主人士到哈尔滨居住一段时间,待大军渡江后再南下至北平。随后,“北上计划’’改为到吉林、长春、抚顺、鞍山、哈尔滨等地方去参观学习。“北上计划”的改变反映出(   )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胜利 B . 解放战争开始进入了决战阶段 C . 解放区社会发展的欣欣向荣 D . 民主人士成为两党争夺的焦点
  • 8. (2019高一下·兰州期中) 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提出的主要根据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国民经济的恢复完成 C . 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D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 9. (2020高二下·河北月考) 苏格拉底在民主的雅典度过了一生,在战争中为雅典而战,至死服从雅典法律……他坚持认为,民主的目的不是引导非哲学家尽可能行善,而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或高尚或卑贱地生活。由此可见,苏格拉   底以死捍卫的是(   )
    A . 自由 B . 民主 C . 法治 D . 平等
  • 10. 马丁•路德宣称,人只要信仰上帝,就可以被上帝称为“义人”,于是信徒就不再是“罪人”,就得救了。这种主张在当时的主要进步意义在于(   )
    A . 打破了罗马天主教会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B . 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救赎的自主权 C . 打击了宗教神权和专制王权 D . 使个人获得了与教皇同等的宗教地位
  • 11. 20世纪60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在苏美接触的同时,欧洲国家应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样可把“铁幕”一块一块地撕碎。这一主张(   )
    A . 体现了欧洲外交独立自主的愿望 B . 是西欧各国共同的外交政策理念 C . 反映了法国战后一贯的外交政策 D . 宣告了欧、美、日鼎力局面的形成
  • 12. (2019高一下·通州期中) 罗斯福新政首先从整顿银行着手,考虑的不仅是因为危机由此发端,更重视银行作为经济“神经中枢”的作用。可见,“首先从整顿银行着手”的用意在于(   )
    A . 紧缩银根,平抑市场 B . 调整机构,打击投机 C . 稳定金融,增强信心 D . 创新制度,活跃经济
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古希腊各城邦,国家观念也随之出现。随着基督教的出现,神学国家观逐渐形成,教会提出国家存在是因为人有原罪,国家是减轻原罪所必须的安排,国家是上帝的产物。启蒙运动时期的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都用社会契约论来阐释自己的国家观念。霍布斯认为人生是自私自利且充满恶意的,理性为人们提出一些简单可行的和平契约,每个人都同意把权力和力量转让给主权者,从而形成国家。洛克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不可让渡、不可剥夺,否则人民将有权革命,强调政府必须实行法治和分权。

    ﹣﹣摘编自《西方文明史》等

    材料二:中国传统的君主统治形式实质是“家天下”,它将家和国联结成一个“共同体”,“家长”是独一无二的权威主体。维新时期,梁启超批判旧的国家观念,介绍西方新观念。他认为当务之急是速养成自己的国家观念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他强调只有兴民权才能强国家,人人有自由之权,国事决于公论。他更明确了君、臣、民三者的关系,君和臣都是为民办事者。

    ﹣﹣摘编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启蒙思想家对近代国家观念形成的促进作用。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时期的国家观念与近代欧洲国家观念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 1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科学技术正像希腊神话里的具有前后两个面孔的门神雅努斯,开启光明,也带来黑暗。一百多年来,特别是 20世纪以来,人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文明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科学主义、工业主义究竟是人类的福祉,还是人类的灾难,也一直有这样的两种认识。

    第一种是肯定的、乐观主义的认识。对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持赞扬态度者,视之为建立一个富足、自由的人类社会开辟了一条阳光普照的大道。韦伯曾借用席勒的名句“为世界解除魔咒”来描绘西方社会理性化进程。如果以科技为带动此进程走向普遍化的最重要动力,那么,“解除魔咒”之功应当归之于现代科技。……

    第二种是否定的、悲观主义的认识。激进的反工业化、现代化者强调现代科技和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批判者认为:科学技术进步乃至整个现代工业文明导致一种以科技为主导的“科技理性”。标准化、工具化、普遍主义和技术进步观念等等垄断了社会生活,造成冷冰冰的技术统治。人类的创造反过来控制了人类。

    ﹣﹣董正华编著《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选择材料中关于科技进步的一种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985年5月颁发《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认为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强高等学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1986年3月,国务院发布《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决定扩大高等学校在招生、毕业分配、干部任免、外事、教职工聘任、教师任职资格评定、教学科研工作等方面的管理权限,高效党委集中力量抓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1988年4月,国家教委下发《关于高等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意见》,要求建立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至1989年初,全国已有100多所高等学校实行了校长负责制,涌现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先进典型如武汉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华中工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上海交通大学的管理体制改革,深圳大学的办学体制改革等。

    ﹣﹣摘编自杨东平《重温和借鉴:80年代的高等教育改革》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界80年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意义。
  • 1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8年6月7日,美、英、法、比、荷、卢等六国在伦敦会议上就建立西德政府达成了协议,规定美英占区与法占区协调经济政策,统一对外贸易,实行币制改革并参加马歇尔计划,还规定9月1日在三个占领区内召开制宪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法国也放弃了分离莱茵兰的要求,充分表明这时法国最终放弃了自战争结束以来一直追求的对德强硬政策。

    ﹣﹣摘编自王国范《论二战后初期法国对德国政策的变化》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改变对德国政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对德政策改变产生的影响。
  • 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新中国成立后,针对旧的“国民党的六法全书及其一切反动法律”,作为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主任的董必武指出“旧的必须彻底粉碎,断的才能顺利成长。”而对既有旧的法律从业人员、他的办法则是改造,从1949年下半年到1952年上半年有4000多名旧司法人员经过改造,被吸收到司法部门参加工作。在新的法律不能立即制定出来之前,董必武一方面指示“各级司法机关办案,有纲领、条例、命令、决议等规定的从规定;没有规定的,照新民主主义的政策办理。”使得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各层面的运行都做到了“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在1949年至1953年间,他直接“参与和领导制订的各种法律、法令和条例就达到3000多种”,在1949年到1951年间,相继成立了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政法干部学校等,逐步创建了一套适合中国当时客观需要的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各种法律人才的法学教育系统。

    ﹣﹣摘编自王立《董必武对中国法制的两大贡献解析》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董必武领导法制建设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董必武对新中国初期法制建设的贡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