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卷(一)

更新时间:2017-09-04 浏览次数:421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积累与运用</b>
  •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你想美好吗?那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chí zhī yǐ héng,优美就像,měi bú shèng shōu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 2.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运动会上,同学们各得其所 , 运动健将们参加比赛,文学高手写稿件,拉拉队员们都是文艺活跃分子。 B . 白霜涧里老树郁郁葱葱,野花多彩缤纷,瀑布飞流直下,这景色真是令人美不胜收! C . 李明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同学,这归功于他经常自我反省,逝者如斯是他坚持的做人原则。 D . 你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实在不适合参加这次活动。
  • 3.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魏晋士大夫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南北朝时刘义庆组织一批门人食客编写的。 B . 《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作品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抒写了作者的感想和回忆。 C .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D . 老舍,原名舒庆春,杰出的语言大师。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 4. 用原文语句回答。

    1. (1)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朱自清《春》)

    2. (2)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 (3) 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4) 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新事物终将替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5. (5) 李白《峨眉山月歌》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是:

    6. (6) 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中的“。”来劝诫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

  • 5. 某校七(1)班举办了以“感悟亲情”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 (1) 古今中外,有很多文人墨客用自己深情的笔触表达着对亲情的眷恋。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一句表现亲情的完整诗句。

    2. (2) 该班班委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同学把相当多的时间花在网络上,与家人沟通和交流的时间很少。班委决定布置一次特殊的“亲情作业”。请你仿照示例,再布置两道作业。

      示例:邀请父母同看一部电影,一起感悟亲情。

二、<b >阅读理解</b>
  •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

        【甲】……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僰人舞猴

        【乙】僰①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②,左右皆蹈节。巴童恬然③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④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日: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选自《郁离子》)

    【注释】①僰(bó):我国古代西南部的一个民族,今川南及滇东一带。②伫:站立。③怡然:静止貌。④褫(chǐ):剥去,脱下。

    1.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元方入门不      ②己之不如也

      ③思所以败之        ④乃茅栗以往

    2. (2) 翻译下列语句。

      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

    3. (3) 元方、巴童聪明机智,其令友人“惭”、使猴舞“败”的原因有何共同之处?

    4. (4) 你认为两文在“修身”“治军”方面提出的积极主张分别是什么?

  • 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康熙字典

    梁晓声

        ①午后三点多,热闹的集市渐渐散去了,卖书的少年仍蹲坐在那张刺眼的白纸旁。

        ②白纸正中,摆着一部瘦骨嶙峋的字典。1949年以后,全中国再没有任何一家出版社出版过这种字典。它颜色泛黄,纸页破损,已没了原先的封皮,后贴上去的封皮上写着“康熙字典”,这四个字笔迹工整又拘束,是少年的“杰作”。

        ③少年的左边,是卖肉的摊位,从上午到现在,买肉的人就络绎不绝;右边,是卖油条的,生意也不错。唯独少年的地摊依旧无人驻足。

        ④卖书的少年今年刚刚考上了县重点高中,每天上学要走几十里的山路,拮据的家庭让他负担不起住校费用。他渴望拥有一辆自行车,节省花在路上的时间,可他靠卖废品才存下二十元钱,要想拥有旧货店里那辆状态还算好的自行车,得先卖掉这部家藏的“康熙字典”。父亲病故了,母亲在南方打工。他清楚母亲挣钱的辛苦,不忍向母亲开口;并且他也清楚,母亲正省吃俭用地攒钱,预备他将来考上大学的花费。

        ⑤傍晚,终于有四个人围住了少年。其中一个带着眼镜,看上去像是文化人,他对字典的兴趣挺大,拿在手里翻看良久,少年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⑥不料他说:“这字典其实没有什么收藏价值,是1949年以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生字典而已,至今民间仍多得是……再说,好像做了手脚,把最后一页撕掉了,最后一页应该是印着出版年份什么的……”

        ⑦“没做手脚!”少年愤怒了,他确实撕掉了最后一页,但不是为了骗人,而是最后一页太破了……少年的辩解已无济于事,他用那张白纸包起字典离开小镇时,天已黑了下来。

        ⑧“那孩子,过来,帮帮我!”少年听出是那个坏了他事的男人的声音。原来那人的左腿半截是假肢。他因为躲一辆卡车而摔倒,假肢的关节处摔坏了,站都站不起来,他的处境无疑很危险,路那么窄,不被压到才怪呢!少年尽管恨他,但还是站住了,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扶起他,帮他捡起跌落的眼镜……

        ⑨他是县重点高中的一位数学老师。开学后,任班主任的他手持点名册点名时,意外地见到那卖“康熙字典”的少年应声站在他面前,他愕然了……

        ⑩下课后,老师将学生引到无人处,对上次他帮助自己的事表示感谢,然后问:“字典卖掉了吗?”学生摇头。“我收回我的话,因为老师说得不对,那字典其实很有收藏价值……”学生将目光望向别处,不言语。“卖给我吧,我出两百元。”“我不能和老师做交易!”学生说罢,转身跑掉。

        ⑪过了几天,老师旧话重提,可学生还是说不能和老师做交易。再后来,老师真的生气了:“老师都和你说过几次了,你都不给老师一点面子吗?你本来就是想卖的,不是吗?”于是,老师得到了“康熙字典”。他拿着这本有分量的“康熙字典”,用胜利者的姿态对学生说:“有收藏价值的东西本来就应该由知道它价值的人来收藏,对不对?”……不久,校园车棚里多了一辆自行车,崭新的。

        ⑫三年弹指一挥间,少年考上了上海交大。临行,他送老师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老师,我明白您为什么非要买我那本‘康熙字典’,也明白了某些东西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每每看到它,老师心里就漾起一股暖意。    (有删改)

    1. (1) 本文以为线索,讲述了一个留守少年的故事。

    2. (2) 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3. (3) 文中“老师”三次评价“康熙字典”时所说的话都不相同,表现出的人物(“老师”)心理也不一样。请在表格里填上相应的内容。

      语言

      心理

      第一次:这字典其实没有什么收藏价值……再说,好像做了手脚……

      第二次:②

      为自己无意中伤害了学生深感愧疚,很想补救。

      第三次:有收藏价值的东西本来就应该由知道它价值的人来收藏……

    4. (4)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无中生有的吻

    阿炉·芦根

        ①那一天,我向父亲努了努嘴唇,示意一切都妥帖了,他可以转身回去了。

        ②四年后,我学成归来。四年南来北往,父亲只第一天送过我;我也很少写信或打电话回家。他只管寄出汗水里掰出的生活费,我也只管花光它们。

        ③但这一天,他老人家既高兴又激动不已;我也是。

        ④我和父亲,坐在黑白电视机前,他爆火子酒下着生花生,我不时看他爆火子酒下着生花生。任电视里面花样百出,只顾谈笑,追忆,展望。

        ⑤父亲只好这口爆火子酒。他有一种咯血的病根,在大山里这种病是要死人的,亲族好友都规劝他上大医院看看,但他想:农民挣个钱不容易,得处处计算着,才能勉强度过年终。

        ⑥为这天杀的病,父亲不信医生,不信僧巫,只信了天。说是只要心头有个这样的念想,病就自然跑掉了。他说的这个念想,身为人子,我是知道的。

    ⑦母亲看见父子俩这般和谐,也很欢乐,半带嗔嫌地说:唉哟哟,平日里装冤家赌气,现在呐,好似隔天隔地才见的铁杆朋友呐!

        ⑧切切切!女人家边边上凉快去。父亲难得地顶撞了一下自己的婆娘。

        ⑨我儿呀,那次呀,那次我送他,还像电视里头一样,给了他老汉儿一个,一个飞吻呐。父亲捂着半边脸,脖子一扭,咯咯地笑了三两声,像害了羞的姑娘。

        ⑩羡煞你,羡煞你——父亲没完没了,挑逗不知道啥子是飞吻的母亲。

        ⑪而此刻,我的心里,是的!真有一坨什么掉了下去。我的全身都在发热,无数个毛孔张开了——我努力回想,搜索着记忆中那帧唯一的老父送儿图。

        ⑫父亲拎着土鸡蛋,身披舅舅送他的半旧军大衣,脚踏高帮草绿布鞋,嘴叼山烟锅。他很少明白城里事,我做什么他只是紧跟身后,不说话,不搭手——

        ⑬班车到了。我起身。没言语。接住父亲的土鸡蛋——

        ⑭班车启动了。我坐在靠窗处。看见父亲立在那里,叼着山烟锅,空着手。当时,好像还有一丝风吹过,弄散了他吞吐的烟雾——

        ⑮这时,我向父亲努了努嘴——

        ⑯啊呀!我不禁叫出了声,眼眶有些热,什么也听不见、看不见了。

        ⑰等我转过神来,父亲已经斟上第二小杯。他的脸腮又红又亮,眼睛少了许多浑浊,声气也更加洪亮。他不住地看看我,点点头,又摇摇头,陷入无限的自我陶醉之中!

        ⑱母亲又来插话,说话时只看着父亲,好像是一种代言。她说,你老汉儿,自从你考上中师,就抖擞起来了,每顿饭非三斗碗不下桌,跟初春青草满坡时的小牯牛有个比,一天胜一天地壮。

        ⑲现在我才知道,父亲的那种病,农村里头叫劳累病,主要是因为劳动繁重加营养不良所致。

        ⑳这使我更感到愧疚不已。

        父亲错把儿子冷漠的努嘴,当成包治百病的热吻,四年来一直敷在身体里最不安的地方,依赖着,念想着——

        如此,我这个儿子本身就能够,为父亲做很多漂亮事情呢。他的要求和需要那么简单,或许只是一个轻飘飘的飞吻,甚至不需要儿子用一点点心血作代价,他就会高兴,就会健康,就会觉得希望明亮,生活幸福。

        就像这个四年前的飞吻——一个让父亲想当然的无中生有的飞吻,就是大山一样的证据。

    (选自2016年2月27日《人民日报》)

    1. (1) 文中第②段说“他只管寄出汗水里掰出的生活费”,此句为下文的哪些情节埋下了伏笔?

    2. (2) 第⑥段“他说的这个念想,身为人子,我是知道的。”除了“我”,谁还能理解这个念想?并用原文回答这个念想的具体表现。

    3. (3) 塑造人物可用多种手法。第⑨段画横线处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4. (4) 选文第⑥~⑩段的作用是什么?

    5. (5) 那个“无中生有的吻”却被喻作是“大山一样的证据”,对父子二人而言,“证据”分别是什么?

三、<b >作文</b>
  • 9.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生命的旅途中,我们不是一个人前行。很多时候,我们庆幸有人陪伴在身边,给自己鼓励,给自己掌声。

    请以“幸亏有你在身边”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写一篇记叙文;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