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19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0-04-10 浏览次数:14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 1. 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齐鲁晚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得名,与下列哪一古代制度有关(   )
    A . 分封制 B . 世袭制 C . 禅让制 D . 郡县制
  • 2.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不包括(   )
    A . 推行独尊儒术 B . 实行盐铁专卖 C . 制造焚书坑儒 D . 设立司隶校尉
  • 3. 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开始于(   )
    A . 春秋战国时期 B . 秦汉时期 C . 三国时期 D . 东晋南朝时期
  • 4. 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主要因果关系的是(   )
    A . 北方统一的实现 B . 鲜卑族的封建化 C . 北方民族大融合 D . 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 5. 经过学习,王鹏同学认为隋朝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隋朝得以统一全国的必然因素有(   )

    ①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的民族交融    ③江南经济的发展    ④大运河的开凿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6. “他亲身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变化……创作了大量忧国忧民、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诗作。”“他”是(   )
    A . 李白 B . 白居易 C . 杜甫 D . 韩愈
  • 7. 北宋初年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从最初目的看,产生的最重要的积极作用是(   )
    A . 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 B . 大大加强了皇权 C .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D . 割除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祸根
  • 8. 某兴趣小组在学习“闭关锁国”这一知识点时,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闭关锁国

    表现

    A.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B.绝对禁止一切出口商品和出海船只

    C.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海外贸易

    影响

    D.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在世界上落伍

    A . A B . B C . C D . D
  • 9. 张老师在给八年级(3)班的同学们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制作了如图。此图不能说明(   )

    A .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B . 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C . 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D . 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
  • 10. 下列文献中,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是(   )
    A .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 . 《庶民的胜利》 C .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 . 《谈政治》
  • 11.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是一篇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讴歌了长征精神。下列不属于红军长征胜利意义的是(   )
    A .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B . 使反动派放弃了消灭红军的企图 C .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主干力量 D . 沿途播下革命的种子
  • 12. (2018八上·高邮期末) 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日本全面侵华期间,南海诸岛为日本非法侵占。我国收复日本非法侵占的南海诸岛,恢复行使主权是在(  )
    A . 五四运动后 B . 西安事变后 C . 抗日战争胜利后 D . 三大战役胜利后
  • 13. (2019·常熟模拟)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如图是其曲折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哪一事件客观上减小了F2(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 .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 . 国民党发动内战 D . 辛亥革命的爆发
  • 14. (2017·潮阳模拟) “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的一场崭新的、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文艺复兴的目的是为了弘扬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

    ②文艺复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③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④文艺复兴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5. 列宁说:“整个19世纪,即给与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概念下度过的”下列表述与材料不相符的是(   )
    A . 法国大革命彻底推殷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B . 法国大革命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 C . 法国大革命具有不彻底性 D . 法国大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
  • 16. 如图所示杂志名称的由来与哪次“革命”有关(   )

    A . 第一次工业革命 B . 第二次工业革命 C . 第三次工业革命 D . 信息技术革命
  • 17. 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是(   )
    A . 《复活》 B . 《人间喜剧》 C . 《命运交响曲》 D . 《战争与和平》
  • 18. (2015九上·郾城月考) 顺应时代潮流的革命与改革推动社会进步,下列推动俄国(苏俄、苏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改革有(      )

    ①俄国1861年改革     ②俄国十月革命

    ③新经济政策          ④戈尔巴乔夫改革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9. 如图是“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图中 所表示的军事侵略集团是(   )

    A . 三国协约 B . 三国同盟 C . 轴心国同盟 D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20.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构成这一体系的主要条约《凡尔赛和约》与《九国公约》的相同之处是(    )

    A . 宰割中国 B . 削弱英国  C . 限制日本 D . 瓜分德国
  • 21. 罗斯福新政釆取的措施主要“新”在(   )
    A . 采用国有化的形式 B . 用改良的方法克服危机 C . 兴办公共工程 D . 采用国家干预的方法消除危机
  • 22. (2017·安徽模拟) “次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他随后签署了对日本帝国的正式宣战声明。”上述材料表明(    )

    A . 二战开始爆发 B . 二战开始扩大 C . 二战进一步扩大 D . 二战即将胜利结束
  • 23.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二战中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根本原因是(   )
    A . 中国人民坚决抗战 B . 世界人民团结反法西斯 C . 苏联参战 D . 美国原子弹
  • 24. 下列组织或机构中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是(   )
    A . 欧洲联盟 B . 世界贸易组织 C . 联合国 D . 亚太经合组织
  • 25. 下列如图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该趋势是(   )

    A . 单极化趋势 B . 两极对峙趋势 C . 多极化趋势 D . 全球化趋势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8分,27题8分,28题9分,共25分)
  • 26.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举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主题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没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引领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一位阿拉伯商人记述:两宋时期,信用券被广泛应用……中国商人把钱给别人时会写下借条……他们主张以信接物,……不卖假货,不赚黑钱,不会乘人之危而牟利。

    ﹣﹣摘编自《新全球史》

    材料四: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气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法家的韩非子提出了怎样的济世主张?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项唐宋时期“引领着全世界”科技发明,并说说它的影响。
    3. (3) 材料三中“信用券”在北宋时期叫什么?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哪一地区?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商人具有的优秀品质。
    4. (4) 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 27.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1. (1) 中国近代史,既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又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近代中国随着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据此完成下表:

      战争

      战后签订的条约

      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甲午战争

      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2)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请举出上述侵华战争中抗击外来侵略的一位英雄人物。
    3. (3) 为了改变中国落后和挨打的局面,中国的先进人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进行近代化的探索,依据上面三幅图文材料,分别写出相对应的运动名称。
    4. (4) 结合上述图文材料,谈谈这些运动有什么启示?
  • 28.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大国纷纷崛起,各领风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最早地确立现代的国家制度,这样的政治制度能够使得这个国家长治久安……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美西战争为界,在此前几十年里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在经济问题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

    ﹣﹣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三: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归纳指出英国能够引领世界发展的两大合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大合力”之间的内在联系。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府是通过什么方式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的?这一问题的解决对美国发展有哪些主要作用?
    3. (3) 材料三中“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是指哪场变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变革在发展工业上的主要措施。
    4. (4)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历史上的大国崛起对当代中国有何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