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

更新时间:2020-04-30 浏览次数:221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二、新添加的题型
  • 31. 下面是某同学在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食”的实验设计。材料用具:一截劈开的竹筒(长15cm)、一只蚂蚁、一个放大镜、两支滴管等。

    1. (1)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筒的一端,用滴管滴上一滴浓糖水,在另一端A滴上,将一只蚂蚁等距离放在中间。

      ②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请根据以上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2. (2) 本实验的假设是
    3. (3)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4. (4) 对实验结果的预测和分析:

      预测一: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A端成停留在原处不动或不定向爬动,则说明

      预测二:若实验结果是蚂蚁爬向浓糖水一端取食,则说明

    5. (5) 本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是
  • 32. 泡菜是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制作的食品,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检验泡菜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人体摄入亚硝酸盐过量时,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下表是某兴趣小组探究“盐水浓度对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影响”得到的数据,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发酵天数

    第3天

    第5天

    第7天

    第9天

    第11天

    第13天

    4%(1号坛)

    1.6

    3.2

    3.8

    3.5

    3.4

    3.2

    6%(2号坛)

    1.2

    5.5

    4.0

    1.8

    1.2

    1.2

    8%(3号坛)

    0.5

    2.0

    1.8

    1.3

    1.5

    1.2

    1. (1) 由实验数据可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随发酵天数增多而呈现的变化趋势是。为避免制作的泡菜危害人体健康,应该
    2. (2) 制作过程中所利用的微生物是制作时将备好的原材料和盐水按一定的比例装坛后,泡菜既要加盖,还要用来封口,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该试验中除了盐水浓度不同外,蔬菜的品种、重量、处理方法以及所加调料都要
    3. (3) 兴趣小组在25℃测定的各发酵天数的亚硝酸盐含量都低于15℃时测定的数据,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亚硝酸盐是其他杂菌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在较高的温度下,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分解产生大量,抑制了杂菌的生长繁殖。
三、综合题
  • 33. 提起《昆虫记》人们会想起“迁徙的蜘蛛”“会唱歌的蟋蟀”,还有“勤劳的蜜蜂”等十分有趣的故事。
    1. (1) 上述三种动物均属于动物,体表都具有坚韧的、防止水分散失的但其中只有两种动物属于昆虫,具有对翅、对足等特征,它们是
    2. (2) “会唱歌的蟋蟀”在繁殖期间凭着本能“唱歌”以吸引异性。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属于行为,该行为是由其体内的决定的。
    3. (3) “勤劳的蜜蜂”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分工明确,这符合行为的特征。当蜜蜂发现蜜源时,向其它的蜜蜂“跳舞”,这是蜜蜂通过向同伴传递信息。
  • 34.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下面是3种微生物的形态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 (1) 图中3种生物都没有叶绿体,故它们的营养方式均为。除丙外,其余都由构成,它们共有的细胞结构为;甲与乙相比其细胞内无
    2. (2) 图中甲能够通过快速产生新个体,遇到不良的生活环境时,甲以形态来度过不良的生存环境,故能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丙侵入患者的细胞后,靠自己和寄主细胞中的物质,不断地制造出新的个体。广东有“菌耳之乡”的美誉,这里的“菌”指的是(填“细菌”或“真菌”)。
    3. (3) 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甲乙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和无机盐,说明它们对于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