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0-03-16 浏览次数:146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划线字注意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cuì)    慈(lián)     蔽(yīn)    水波粼(línɡ) B . 然(jié)     黑(zhì)      尬(ɡān)    宽大量(hónɡ) C . (niànɡ)   枯(hé)      应(hé)     一那(shà) D . (mèi)    廓(liáo)     曲(quán)    黄(yūn)
  • 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 蹂躏  弥漫  盘虬卧龙  一丝不苟 B . 洗濯  阴蔽  仙露琼浆  恍然大悟 C . 堕落  菡萏  弱肉强食  惊慌失措 D . 嶙峋  蔷薇  海枯石烂  多愁善感
  • 3. 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家诚挚的劝慰,使他消除了顾虑,这才说出了难言之隐的苦衷。 B . 小张是个说话能手,平平常常的一件小事,他能说得神魂颠倒 C . 宋小宝的小品让人忍俊不禁 D . 李四一不小心从高山上跌下来,肝脑涂地 , 惨不忍睹。
  •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文中描述了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表现了他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史铁生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 B . 《荷叶·母亲》是一篇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其代表作《繁星》、《春水》等,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C . 《济南的冬天》是有着“人民艺术家”之称的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老舍原名舒庆春,其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和《背影》等。 D . 《蚊子和狮子》选自寓言故事,《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二、名著阅读
  • 5. 名著阅读。

        卢俊义道:“可以回避否?”吴用再把铁算子搭了一回,便回员外道:“则除非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方可免此大难,虽有些惊恐,却不伤大体”。卢俊义道:“若是免的此难,当以厚报”。吴用道:“命中有四句卦歌,小生说与员外,写于壁上,日后应验,方知小生灵处”。卢俊义叫取笔砚来,便去白粉壁上写,吴用口歌四句:“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1. (1) 本选段选自,作者是
    2. (2) 文中“去东南方巽地上,一千里之外”,必须经过地方?吴用让卢俊义去那里避难的用意是
三、句子默写
  • 6. 古诗文默写。
    1. (1) 客路青山外,
    2. (2) ,却话巴山夜雨时。
    3. (3) 僵卧孤村不自哀,
    4. (4) ,崔九堂前几度闻。
    5. (5) ,山岛竦峙。
    6. (6) 唐代诗人王湾用“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而大诗人李白则以“”来表达自己对好友王昌龄的思念之情。
    7. (7) 谭嗣同在《潼关》中表现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句子是
    8. (8) 谢道韫将“白雪纷纷”比喻成“。”
四、综合性学习
  • 7. 一股韩剧热潮,正席卷大江南北。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正围绕“我看韩剧”这一主题开展语文专题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 (1) 阅读下面的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

          最近热播的韩国某偶像剧已剧终。由于该剧的超高人气,除了啤酒和炸鸡热卖外,赴韩国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五成。地理距离近、济州岛落地签政策、首尔转机72小时过境政策等条件,为“星迷”们赴韩提供了便利。

    2. (2) 韩剧热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热议。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接受采访时称,“韩剧热潮,已经不仅是韩剧的问题了,这让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伤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用很轻松的语调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看韩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大家喜欢看国外的影视作品,主要一个原因是他们编故事编得确实好。但是,也有很多观众喜欢国产的片子啊。”对此,很多网友纷纷发表评论。看了下面两位网友的评论,请你也发表一下评论吧。

          网友甲:就韩剧热现象,停留在影视生产的技术层面讨论即可,不必上升到传统文化的高度。若追韩剧就让我们的文化自尊受挫,那这自尊是有多脆弱,文化自信极其匮乏?

          网友乙:我赞同许委员的说法,韩剧热会降低人们关注传统文化的兴趣,降低对国产电视剧的关注度。不利于国产剧的健康发展。

      你的评论:

    3. (3) 最近,王梅同学热衷于看韩剧,还模仿剧中人物稀奇古怪的发型和穿着。如果让你劝说她不要盲目模仿明星,你打算怎样说呢?
五、课内阅读
  • 8.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 (1) 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温故而知(新的理解和体会) B . 学而不思则(迷惑) C . 思而不学则(疑惑) D . 择其者而从之(善良的)
    2.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 (3) 你认为孔子在学习态度方面特别强调什么?
    4. (4) 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谈谈你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理解。
六、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关注父母

        ①我不是孝顺女,总觉得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a________,从不知感恩,还时常惹他们生气,顶嘴耍赖也不以为过。但有几件事让我感触颇深,并觉得无论怎样的真情实意,只有表现出来才是最真实的。

    ②去年爸爸70岁生日,我送了一块语言报时表和两瓶酒给他。爱酒的他b________要把那两瓶普通的花雕酒留下等远方朋友来时共享,手表则立马戴在手上。尽管自动报时声把他折腾得一宿没睡好,但平时遇到熟人,他仍会乐颠颠地按一下,告诉人家是女儿送的礼物。一天,我见他不停地按表,就嗔道:“这样很费电池。”他孩子般地低下头,不好意思地咕哝:“我觉得就像你在告诉我几点钟……”我猛地感悟:这不仅仅是千金难买的慈父童心啊!

        ③去年,我心血来潮,忽然拉上母亲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歪打正着,那天是母亲的生日。看着看着,她打起瞌睡来。我捅捅她,问她好不好看。她没睁眼就答:“好看,好看,这么热闹的场面还是第一次看到呢!”尽管不识字的她把故事理解得南辕北辙,但这并不妨碍她事后与老姐妹反复津津乐道。其实,母亲无所谓电影内容本身,而在意女儿对她的关注。

        ④过年了,我破天荒地给父母各包了50元的“压岁”钱,父亲惊奇地问:“你发财了吗?”一句话问得我双眼c________:我为父亲的知足而感动,为自己多年来对双亲的忽略而羞愧。曾几何时,做儿女的我们,习惯了对别人的慷慨大方,而不善体恤父母,我们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而不愿为父母洗一只碗……下班回家,放松肢体,等待父母送饭菜上桌;在外受气回来,举止粗鲁,余波殃及双亲,使得父母赔上不少小心……多少年来,我们习惯了等待父母的爱和关怀,而不知回报,哪怕是父母给予的千分之一。也许,父母之于我们,抚养的辛劳,成长的牵挂,是我们难以偿还的,但不要轻视一声真诚的问候,一个尊敬的举动,一点d________和关注。这些都能成为老人夏天的秋凉,冬天的温暖,暗夜的烛光 , 它会照亮父母的晚年。

        ⑤马上动手,给我们的父母一份关注,一份体谅,一份惊喜。

    1. (1) 根据上下文语境,将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a~d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 缘分 决意 潮涌 体察 B . 本分 决意 潮湿 体察 C . 本分 执意 潮涌 体贴 D . 本分 执意 潮湿 体贴
    2. (2) 第②段中,“他孩子般地低下头,不好意思地咕哝”,不仅反映了慈父童心,而且因为女儿送给自己生日礼物这件事,使父亲感受到了女儿的爱心,心中充满了感。
    3. (3) 第④段中,“我破天荒地给父母各包了50元的‘压岁’钱”,竟使父母感到“惊奇”。父母感到“惊奇”的原因是什么?
    4. (4)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这些都能成为老人夏天的秋凉,冬天的温暖,暗夜的烛光”一句的妙处。
    5. (5) 本文通过三个事例,阐述了一个中心。请从文章中找出反映主旨的关键语句,归纳整理后,连贯地表达在下面。
  • 10.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秋天的黄昏

        ①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②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③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④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⑤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⑥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⑦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⑧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⑨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⑩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

        ⑪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⑫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1. (1) 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
    2. (2) 文章第⑥、⑦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
    3. (3) 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赏析第⑥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入手)
    4. (4) 各个季节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文章第②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
七、作文
  • 11. 请将“总想为你                         ”这个题目补充完整后,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③不得抄袭、仿写、套写。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 12. 按要求作文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一年四季,多姿多彩,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请以“季节”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主题鲜明,思路清晰,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③不得抄袭、仿写、套写。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